<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5月12日上午</p><p class="ql-block">地点:多媒体教室、各班教室、学校操场</p><p class="ql-block">参加人员:全校师生</p>  <p class="ql-block">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十七年前的今天,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数万人失去了生命。为了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熟悉地震发生后撤离教学楼的路线,提高应急疏散的能力。2025年5月12日上午,我校组织了防震疏散演练。演练前一天,王琼椿副校长在我校工作群发布了演练方案,明确活动要求,部署具体工作。</p>  <p class="ql-block">  演练当天早上升旗仪式后,全体教职工到多媒体教室集中,德育处沈铭梢主任对演练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以便老师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为演练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各班主任在各班教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学生逃生的路线和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  按照方案部署,老师们来到各自的点位严阵以待,守卫演练的安全和秩序。</p>  <p class="ql-block">  首先进行的是避震演练,学生们在老师的指令下缩到课桌底下躲避,学会在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p>  <p class="ql-block">  上午8:40,演练总指挥张余全校长在广播室宣布演练开始,随即拉响避震警报。学生们迅速而有序的撤离教室,按照班级的顺序排队沿教学楼东西两侧和功能楼南北两侧的楼梯离开教学楼,来到操场的地震应急疏散点集中。</p>  <p class="ql-block">  在操场上,张余全校长对本次演练的情况作了总结。本次撤离用时3分06秒,比原定的3分钟超出了6秒。虽然6秒看似不多,但在地震发生时,6秒或许可以拯救许多生命。尽管如此,本次演练总体进行比较顺利,只是在撤离的过程中有3名同学摔倒,张校长希望同学们在撤离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踩踏事故。</p>  <p class="ql-block">  本次防震演练是在第17个防灾减灾日进行的一堂最好的安全教育课。经过这次演练,全体师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地震逃生的技能和方法,更好的防患于未然。当然,希望我们永远也用不上这些逃生技能。</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译</p><p class="ql-block">审核:沈铭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