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36600561</p><p class="ql-block"> 文 字:师古玉今</p><p class="ql-block"> 图 片:自 拍</p> <p class="ql-block"> 晨雾里,我站在运河拱宸桥头。水面抖动着絲绸般的薄雾,微风吹过,两岸的垂柳袅袅娜娜,枝条掠过水面,轻悠悠泛起的水波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瘦金体的宋词。货轮低沉的汽笛声揉碎了江南的湿气,两千多年前飘在运河的帆影,演变成了现今集装箱铁皮反射的彩虹。古意深深的运河仍保持着不衰的青春,载着百舸穿梭于纷繁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长江是波澜壮阔的,而运河则是流水写成的史诗。它用绵𨒂千里的水波串起了中华民族不同时空的的盛况:它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连接起来,用密布的水网将黄河流域的粟麦、江南水乡的稻米、中原地区的絲绸连为一体,成为物质文明交流的推手,极大的推动了全国的物质需求、商业繁荣和财政稳定。它也曾用自已博大的胸怀,慷慨大方的成为"南水北调"的主力水源,促进了京津冀多个城市的重大发展。水载春秋,舟连古今。运河它创造了沿岸一百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连它本身也成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 漕运连南北,文化贯东西。运河也促进了古今中外的文化融合和技术演进。水流之处,文明交融。南来北往的航船,带来的不仅仅是货物,昆曲的优雅、徽派建筑的美学、晋商的算学以及外国的佛学也随流而波及全国乃至世界。在杭州拱宸桥桥边的公园里,至今仍保持着“运河茶会”的传统。老船人们定期在这里聚会畅谈,东西南北中的智慧、谋略、经验、教训在这种形式中得到交流、应用和推广,老人们的语言里藏着山海,幽默的调侃中流着运河,他们对运河不仅有民族情怀,而且有着深度的私人感情。</p><p class="ql-block"> 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一代则在此创立了许多运河文创空间,将一些可能被时间湮灭的运河文化元素逆转为新的理念和现实。这种历史文化和现代艺术的浸润,让你能听懂莫扎特音乐的声响,也能听见运河船工号子的豪迈;能看见拱宸桥的画刻、亦能感受到毕加索画中的笔触。这种文化凝聚力正在转化为创新动力,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可持续进步,往往产生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之中。</p> <p class="ql-block"> 站在始建于明朝的拱宸桥上,手抚着被历史浸润而光滑的桥栏,俯视运河中,货轮与游船在水面交错而过,风动、水动、船动、心思亦动,初见时的激动变成了深深的沉思:粼粼波光中涌来唐诗宋词的水汽,声声汽笛中传岀新时代的繁华,运河呈现出古老历史和现代文明相拥的和谐,智慧的运河人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找到了黄金融合点,这种融合终将使运河在时光银河中凝结成永恒的星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