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1日我们一家五口又来到了一别五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城”昆明,2020年</span>1月23日我们曾到昆明,这一天恰逢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致使我们只停留了四天就提前中断了行程,这次前来是为了却五年前的心愿。这次,我们仍然选择入住翠湖边的酒店,翠湖周边有许多值得游览的景点,如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旧址、朱德旧居、卢汉公馆等。昆明是个美丽的旅游城市,却常被当作中转站,而我们却对昆明和海鸥情有独钟,<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鸥共嬉”是昆明的一大特色景观,</span>这次可以到大观楼、海埂大坝、捞鱼河湿地尽情地欣赏海鸥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西山区大观路284号大观公园内,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云南巡抚王继文兴建。历经多次修葺和重建,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韵味。现在的大观楼为清光绪年修复,因昆明寒士孙髯翁所撰 180 字长联而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上联描写昆明和滇池风光,下联回顾云南历史。毛泽东称其为“从古未有,别创一格”。</p> <p class="ql-block">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的湖光山色,相继修建了摧耕馆、观稼堂、牧梦亭、湧月亭、澄碧堂和大观楼,沿堤先后辟浴兰渚、唤度矶、涤虑湾、问津港、送客岛等亭、台、楼、阁、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大观楼南临滇池,远望西山,站在楼上可以尽览湖光山色。滇池碧波荡漾,<span style="font-size:18px;">渔帆点点,</span>与大观楼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大观楼为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呈方形,三层檐黄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整座建筑气势恢宏,结构稳重精巧,和谐美观,大观楼既为滇中古建筑珍品,又以独特的长联而闻名,形成滇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昆明深厚的人文积淀相结合的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孙髯(1688—1774年),字髯翁,祖籍陕西,长在昆明,博学多识,时有杰作。其题大观楼楹联凡一百八十字,混灏流转。因爱梅花,自制印章“万树梅花一布衣”,晚年寓于螺峰山圆通寺咒蛟台,自称“咒蛟老人”,后1774年殁于弥,光绪年间,弥勒知州胡国瑞为其修墓立碑,王运谦撰联“古冢城西留傲骨,名士滇南一布衣”。</p> <p class="ql-block"> 大观公园内还是赏花的好去处,髯翁亭周围白梅盛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大观公园内有一棵特别的梅树,它是已故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威尔士亲王1986年10月来云南访问时亲手种下的白梅。</p> <p class="ql-block"> 大观楼临滇池,也是观红嘴海鸥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圆通寺,位于昆明市区内的圆通街,始建于公元八世纪,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观世音菩萨道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宏伟的建筑,同时它也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 朱德旧居位于昆明市中心五华区红花巷四号和小梅园巷三号。1921年,朱德入住这里,取名“洁园”。它见证了朱德寻找真理,救国救民,走向共产主义起点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1886年生于四川,1909年朱德告别亲人,从四川长途跋涉70余天来到昆明,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启其军事生涯和参加革命的征程。朱德了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滇南剿匪,官至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被誉为“护国名将”。1921年,为安顿抵昆的亲人,朱德买下五华山下的一个宅院和附近的空地,建造住宅——“洁园”。1922年,朱德离开这座小院,远赴德国,在德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而走上全新的革命旅程。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先后3次到云南考察,并将这所他一生中唯一自建的住宅捐给了云南省政府,用作学校和居委会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卢汉公馆位于昆明翠湖南路4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昆明保存较为完好的砖石结构法式建筑,解放前是云南省主席卢汉的公馆。一层为卢汉客厅、会议室,二层为卢汉办公室、卧室、卢汉夫人卧室以及书房等。现为云南起义纪念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见证了云南和平起义的全过程,具有重要历史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 卢汉(1895年2月6日—1974年5月13日)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称为最后一任云南王。</span>民国三年,卢汉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在滇军中历任师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任卢汉为六十军军长,率部参加台儿庄等著名战役,升任军团长。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为云南解放、西南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span></p> <p class="ql-block"> 翠湖公园位于五华区翠湖南路67号, 昆明主城区的中心地带,翠湖公园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公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明洪武年(1382年),沐英筑云南府城,把翠湖圈人城内,挖河引水出城。在翠湖西岸建“柳营”“种柳牧马”。沐英常在河边洗马,这条由翠湖出城的河称“洗马河”。康熙年(1692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湖心岛中建湖心亭,清道光年(1835年),云贵总督阮元倡捐筑堤,在放生池畔建观鱼楼,在莲华禅院山门外南堤的基础上,修筑贯通翠湖南北长堤,称“阮堤”。民国1919年,唐继尧主持由东向西筑长堤,与阮堤在湖心岛相交,名“唐堤”。</p> <p class="ql-block"> 云南陆军讲武堂位于昆明市翠湖西路22号,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创办于1909年,由四座米黄色两层砖木结构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建筑物围成一个方形四合院,院内为操场。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p> <p class="ql-block"> 朱德、叶剑英两位元帅的元帅服,<span style="font-size:18px;">叶剑英元帅的讲武堂毕业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本部,抗战时期为了保存文化教育命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成西南联大。八年间在简陋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位“两弹一星”元勋,</span>一百七十四位两院院士。<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就是西南联大,一个堪称传奇的学校。</span>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育界的奇迹。</span>西南联大回迁后,于其原址设立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演变为今之云南师范大学。</p> <p class="ql-block"> 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教授有: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华罗庚等,杰出校友杨振宁,李政道,费孝通,冯友兰,两弹一星和航天工程邓稼先,王希季,朱光亚,下图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西南联合大学学生注册片和历年成绩表。</p> <p class="ql-block"> 海埂大坝在滇池的旁边,可以看到西山下的滇池,海埂大坝是一条人工大坝,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为了控制滇池水位和发电。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集水利、观光、旅游以及与海鸥互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数万只红嘴鸥来此越冬,形成“人鸥同乐”的壮观景象,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5年的</span>几千只增至如今几十万只。2010年在市民评选中获“最佳观鸥点”,成为昆明的名片。五年前来昆明时,就想到海埂大坝看海鸥,一场疫情让愿望变成了泡影。今天终于把向往的地方,变成了走过的路。</p> <p class="ql-block"> 官渡古镇历史悠久,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诏大理国时期,已是滇池东北岸一大集镇和交通要冲。</span>因临近滇池,<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人们以捕食螺蛳为生,长久以往,螺蛳壳堆积如山,古称“蜗洞”。现存的许多古建筑就建在这一新石器时代贝丘文化遗址上。</span>宋以前设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又改坐轿或骑马过状员楼入昆明城,因此得名“官渡”。官渡古镇内汇聚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以及上百间保存完好的“一颗印式”民居。古时有“小云南”之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与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文物古迹3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刚塔”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 妙湛寺金刚塔始建于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原系妙湛寺建筑群的一部分,又因全部用石头砌成,故又名妙湛寺石塔,塔的基台四面皆有券洞可穿塔心而过,俗称“穿心塔”,金刚塔之名,系在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才开始使用。金刚塔造型别出心裁,雕刻粗犷,充分表现了明代的建筑风格,是劳动人民勒劳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滇池环湖东路,总面积734.31公顷。是一个经过提升改造、兼顾生态与景观功能的湿地公园。捞鱼河湿地在滇池周边的几个湿地公园中,风光绝对是最美的一个。偌大的一片杉树林,阳光从树木缝隙中投下的光影,氛围感十足,阳光下的杉树是金色的,美的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名不见经传的捞鱼河湿公园,虽比不上海埂大坝和翠湖的名气,只有来到了看过了才知道有多美,错过了会有多后悔。这是一个草木与木本兼有的湿地,看到大片金灿灿的杉树林已经令人惊叹不已,穿过杉树林来到滇池边,海鸥在滚滚的浪涛中翱翔的壮观场面,更加令人震撼。在昆明的这个冬天,一次又一次与海鸥的邂逅,着实令我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捞鱼河日落是一大亮点,许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时间很短,那个绝美的瞬间,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美的令人心醉,是我一生中所看到过的最美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 昆明老街,最具老昆明韵味的地方,弧形法式建筑“纸片楼”(又称对月楼或酒杯楼),是昆明市五华区光华街的一处独特历史建筑,以其极窄的正面宽度和弧形设计闻名,现为网红打卡地标和精品酒店。是两栋弧形建筑相对而立,整体呈红酒杯造型,故得名"酒杯楼"。建筑为法式风格,黄色外墙搭配拱形门窗,兼具历史感与艺术性。建于1946年,由清华大学教授设计,最初为呼应抗战胜利纪念堂的弧形布局,象征"双手托举胜利果实",后被民间赋予"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意别名。</p> 昆明最美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