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三”字 ----廖宏义

廖宏义

“三”本来指数目,是二加一的和,人们却是把它神化了。民间早就传说,“三”是不祥之数,因大年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客家人就说“三”是穷鬼之数,每逢大年“初三”才去倒垃圾,名曰“送穷鬼”,对“三”避之不及!<br> 因为“三”字确实给国人带来过无边的祸患,就如日本侵略者在“3”日中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br> 1928年(戊辰年)5月3日,国民革命军在北伐途中经过山东济南城时,日本方面借口革命军对城内的日本侨民进行抢劫、强奸、屠杀,而出动军队展开报复,蓄意屠杀中国军人与民众六千余人的事件。这就是日军在我济南制造闻名于世的“五·三”惨案;<br>  1937年农历十月初三,侵华日军登陆金山卫海滩,对城内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大肆屠杀,金山卫地区1015名同胞不幸遇难,3059间民房被烧毁。金山全县被杀害2933人,被烧毁民房2.6万多间,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十月初三”惨案;<br>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下首都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六周内烧杀淫掠,杀死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烧毁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造成了城内几乎无中国人的惊人局面。<br>  1940年7月3日,日军“ 七三一部队”对我国实施灭绝人性的毒气,进行细菌战。穷凶极恶的日本强盗在侵华期间,推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仅1943年,日军在北岳区3个月内就烧毁民居10余万间,残杀、伤害、抓走群众高达5万多人。日寇侵华十几年间,致使中国人民灾难沉重,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军民死伤人数竟达5000万,中国直接经济损失(按当时物价计算)1000亿美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以上。可见“三”字确实是“不祥”、“祸患无穷”之数。 而《老子》中却写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知“三”是两性合和的结果,是万物生殖繁衍的体现,“三”是成数也!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常以“三”来描述人和自然。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辰”;福禄寿为“三星”;上寿、中寿、下寿为“三老”;人生每日维系生命的 “三餐”;人的“精、气、神”称为“三味”。一年四季时间用“孟季仲”划分“三春”、 “三夏”、“三秋”“三冬”。人们对松竹梅赞称“三友”;端午采集的菖蒲、艾、大蒜称为“端午三友”。人们还把灵芝一年开花三次,称为“三秀”,并称春分前、清明前、谷雨前所采新茶也合称为“三秀”,饮之香甘可口。 <br>  人们对道德规范也頗爱用“三”。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孔子说:“君子有‘三德’、‘三纲’”;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人们还把“立德、立功(行)、立言”称为“三立”,要求人们每天“三省吾身”,凡事必须“三思而行”,达到“家庭平安、心地坦然、教书育人”而常“三乐”。可知“三”可以说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角落,如儒道释三教、古今政治文学著名人物、医学、文学作品等以三叠式结构命名的不胜枚举、不再赘述。<br>  就连与“3”有关的日子也给国人带来了福运:自1946年9月3日,国民政府特定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9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以立法形式确立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国家层面的庄重仪式,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向这场血泪书写的伟大胜利致以崇高的敬礼。让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去激励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弘扬民族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圆中国梦!看来这个 “3日”确实给国人带来了吉祥和幸运!<br>  话要说回来,大家不管怎样把“三”字神化,它毕竟是一个数目而已,人们离不开数目“三”字,但切不可因“三”字忌讳或奉为至宝! 个人简介:廖宏义,五华县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五华县楹联学会副会长、与一文友合著《人生百年客家俗》一书,荣获“广东省第六届民间文艺著作奖优秀奖”,是五华县内第一部在省评比中获奖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