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漠河在哪儿?</p><p class="ql-block"> 漠河在中国雄鸡地图的鸡冠上,漠河是一个充满神秘和诱惑力的地方,让许多人心向往之。</p> <p class="ql-block"> 漠河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北麓,中国最北端。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隔江相望,边境线242米。漠河市下辖6个镇、3个国有林场,户籍人口6万多人,总面积1万8千多平方公里。月平均气温0 ° C以下月份长达7个月,无霜期90天左右,最低气温-53 ° C,昼夜温差较大。</p><p class="ql-block"> 4月29日,我如愿到达中国最北端——漠河,去探索那片被冰雪与神秘眷顾的土地,开启一场极北春色的浪漫邂逅。</p> <p class="ql-block"> 漠河市区宛如一颗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璀璨明珠,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市区被茂密的森林所包围,仿佛是森林中的一座孤岛。市区街道干净整洁,建筑风格多样,既有欧式风格的尖顶房屋,也有东北特色的木刻楞建筑。欧式建筑宛如童话中的城堡,木刻楞房屋则给人一种质朴、温暖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城西山上是北极星广场,是漠河巿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广场上的北极星雕塑寓意着漠河是“金鸡之冠,天鹅之首”。顶端的北极星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仿佛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广场上-53度雕塑,展示了漠河极端寒冷的气候特点。</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漠河,是一场冰雪与生机的温柔博弈,带着极北之地独有的凛冽与清甜,在寒风中悄悄勾勒出春的轮廓;四月的漠河,风仍是硬的,带着西伯利亚的脾气,卷着细雪仆在脸上像撒了把碎玻璃;四月的漠河,既有春雪的浪漫,又有开江的壮观。气温逐渐回升,但整体仍较为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平均高温9℃,平均低温0℃。 四月末,黑龙江漠河段迎来开江期,开江俗称“跑冰排”,大大小小的冰排簇拥着顺流而下,时而翻滚、时而碰撞,发出阵阵撞击声,场面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4月30日,我们开启了充满期待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北极村—-“金鸡之冠”“神州北极”。</p><p class="ql-block"> 漠河市区距北极村约70公里,我们早上8点钟准时出发,一路上细雨蒙蒙,似乎夹杂着雪花,山坡上未融化的积雪随处可见,树木似乎还没有发芽,没有多少春日的气息。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这不就是我们的冬天吗?甚至比我们重庆的冬天更冬天。</p> <p class="ql-block"> 踏入北极村,雨滴滴答答的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我不改初衷,正式开启了我的“找北”之旅。</p> <p class="ql-block"> 首先来到最北邮局,最北邮局里,满是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留下的思念与祝福,我也忍不住想挑一张明信片,盖上独特的邮戳,寄给远方的自己,希望以后的我能回忆起此刻的美好。接下来,雨中逐一打卡北极村景点。</p> <p class="ql-block"> “金鸡之冠”——历史与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金鸡之冠”雕塑如一座凝固的惊雷,矗立在北极村广场中央。11米高的紫铜雄鸡昂首向天,冠羽如烈焰翻卷,每片翎羽都以锻打工艺刻出细密纹理,虽在雨中,也泛着金属特有的冷冽光泽。尾羽呈扇形舒展,末端悬着鎏金铜铃,风掠过北纬53度的荒原时,铃舌撞击出清越声响,恍若远古图腾的低语。基座以“天干地支”浮雕环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盘踞四方,青铜表面的包浆里嵌着苔痕与游人触摸的温热痕迹,仿佛将千年历法与地域文脉熔铸一体。</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陆地北极点的地标,它是“雄鸡版图”最尖锐的喙尖。鸡冠直指北斗七星方位,暗含古人“仰观天象”的智慧;鸡爪稳稳扣住刻有“金鸡之冠”的基座,每道爪纹都形似地图上的经纬线。游人仰头观望时,常忍不住伸手丈量——从鸡冠到尾羽的弧线,恰似从漠河到曾母暗沙的距离,而掌心触到的青铜凉意,又瞬间将抽象的国土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温度。夕阳西下时,雕塑投下的长影如指针划过地面,与广场上“北”字地雕重叠,构成一幅立体的“神州方位图”。</p> <p class="ql-block"> 138号界碑,它那庄重的身姿,犹如一位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祖国的北疆。界碑上镶嵌着熠熠生辉的国徽,那是国家尊严与荣誉的象征,下方“中国138”的字样清晰醒目,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这片土地的归属。</p><p class="ql-block"> 138号界碑位于北纬53度,这里是祖国金鸡版图鸡冠的顶尖位置。它的身后是静静流淌的黑龙江,江水悠悠,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而江的对岸,便是俄罗斯的土地。站在界碑旁,极目远眺,一边是广袤无垠的祖国大地,另一边则是异国风光,让人不禁感叹地理边界的奇妙。</p><p class="ql-block"> 当你走近138号界碑,一种神圣感会油然而生。它是国家主权的象征,让每一个站在它面前的中国人都心生自豪与敬意。抚摸着界碑,仿佛能感受到无数边防战士的热血与坚守,他们用青春和汗水,甚至是生命,捍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让界碑在这片极寒之地永不褪色,成为了人们心中不朽的精神支柱。</p> <p class="ql-block"> 神州北极广场,如一枚璀璨的“北方之眼”,镶嵌在漠河北极村的最北端,直面黑龙江的壮阔水域。它是中国版图“鸡冠”顶端的地标性存在,与海南“天涯海角”遥相呼应,共同勾勒出华夏大地的南北边界。</p><p class="ql-block"> 广场的灵魂是那座巍峨的神州北极石碑,石碑高5.3米(象征漠河纬度53°),由天然花岗岩雕刻而成,整体呈北字造型,顶部横卧的碑体如展开的书页,镌刻着“神州北极”四个鎏金大字,字体苍劲雄浑,在阳光下金光流转,仿佛蘸着江水写成的豪迈宣言。</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流动着形形色色的“追北者”:有人自驾万里,带着国旗来此打卡;有人穿着传统民族服饰,在石碑前跳起欢快的舞蹈;有人铺开画纸,用画笔捕捉石碑与江天的轮廓。最动人的是那些白发老人,他们扶着碑体缓缓说:“这辈子,终于走到了祖国的最北边”。</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是地理终点,更是无数人心中“家国情怀”的具象化抵达。当手指抚过“神州北极”的刻痕,能感受到一种滚烫的联结:这四个字,连着长江黄河的血脉,连着千万里山河的壮阔。</p> <p class="ql-block"> “北”字广场,以“北”字为核心主题,深度挖掘了北极村的“北”字文化,将书法艺术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不仅是北极村独特的地理标志,更承载着人们对北方文化的认知与探索,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标志性雕塑取材于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小篆体“北”字,高11.8米,呈三面合围状设计,分别象征着北方凝重厚沉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主题雕塑的基座上刻有北极村至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直线距离,寓意来到这里不但能够找到“北”,还能找到吉祥,找到幸福。</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矗立着一块块刻有各种字体“北”字的石碑,涵盖楷体、宋体、隶书、草体、魏碑、篆体等,犹如一个书法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 爱情广场,位于北极村西北角,是中国最北的爱情广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浪漫的打卡胜地,也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力量,成为北极村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p> <p class="ql-block"> 打卡完北极村景点,沿着黑龙江畔漫步,江面上的冰排随着江水缓缓流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故事。而对岸的俄罗斯村庄,红顶木屋错落有致,构成了一道别样的异国风景线,让人不禁心生向往。</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中国最北点——我国领土最北端。</p><p class="ql-block">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北极村便是中国最北,其实不然,真正的中国最北点是藏在龙江第一湾景区里的乌苏里卡伦浅滩上,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3°15 '30 ",北纬53 °33 '42 ",海拔287米。这里,才是这场寻北之旅的终极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从北极村前往中国最北点,一路上风景优美,第一次邂逅音乐公路,当车轮转动摩擦彩色的公路时,便会发出“我和我的祖国”歌曲的音乐声,音乐优美动听,美妙绝伦。公路两旁的白桦林,树干洁白笔直,还没发芽的树枝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最北点——寻北之旅的终极目的地,终于抵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8米、高2.45米的泰山石,上面刻着“中国最北点”五个大字,笔触苍劲有力 ,在阳光下闪烁着庄重的光芒。它稳稳扎根在这片土地,好似一位坚毅的守望者,标记着祖国雄鸡版图的最北末梢,彰显着独有的神圣与庄严。一旁还有“北国擎天石”石碑,5.4米的高度直插天际,更添豪迈壮阔之感,让每一位站在石碑前的游客,都忍不住心潮澎湃,掏出相机定格此刻,高声呼喊“我找到北了” ,声音在旷野中悠悠回荡。</p><p class="ql-block"> 周边地势平缓,举目远眺,黑龙江如一条蜿蜒巨龙,从脚下向着远方奔腾而去,将中国与俄罗斯自然分隔开来 。江面上,冰雪开始融化,冰排开始移动了,大块的浮冰相互推搡着,边缘被水流磨出温润的弧度,在漩涡里打转。对岸的俄罗斯山林还戴着雪冠,而江面上的浮冰已载着春信南下。</p><p class="ql-block"> 岸边的积雪退到了最后一道坎儿,露出被冰水泡软的黑土,几星鹅黄的达子香从石缝里探出头来,在料峭的风里抖了抖——这是黑龙江写给春天的第一行诗,用冰的碎裂作标点,以水的流淌为韵脚,在北纬53度的河岸上,缓缓铺展成一幅流动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龙江第一湾——大地的翡翠璎珞。</p><p class="ql-block"> 登上998级台阶,视野突然被巨幅绿绸铺满——黑龙江在此甩出一个完美的Ω形转弯,江水如翡翠项链绕过大金环岛,在北纬53度的褶皱里打了个优雅的结。</p><p class="ql-block"> 环岛被原始森林密不透风地覆盖,樟子松与落叶松的墨绿间,偶尔跳出几簇白桦的银白躯干。俯瞰时,最震撼的是江水的“静”与“动”——环岛内侧的水面平滑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而外侧的激流在礁石间奔涌,白浪劈开翡翠色的江面,画出惊心动魄的弧线。这一湾碧水,竟同时藏着岁月的静谧与时光的喧嚣。冰排过境时,整个江湾沸腾成流动的冰山剧场,巨大的冰块相互撞击,发出“隆隆”轰鸣,碎冰在漩涡里旋转成晶莹的陀螺,最终被江水卷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站在观景台上远眺,突然读懂“第一湾”的深意——它是黑龙江万里行程中的一次回眸,是大河对故土的眷恋,亦是天地间最磅礴的“圆”。环岛如同一座孤立的绿岛,被江水温柔环抱,却又永远与陆地隔水相望,像极了人生中那些“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美好。而水流绕过环岛继续向前的姿态,又暗含着“曲径通幽”的东方智慧——原来最壮阔的前行,从来不是直线的冲锋,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用一个优美的弧度,完成对自我的超越。</p> <p class="ql-block"> 在漠河的旅程中,每一处风景都让我流连忘返,每一段经历都让我难以忘怀。这次漠河之行,是一次充满惊喜与感动的旅程,它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让我感受到了极北之地独特的人文魅力。如果你也渴望一场与众不同的旅行,不妨去漠河吧,去邂逅那片神秘而迷人的极北春色,相信你也会被它深深吸引。 </p> <p class="ql-block"> 走过了漠河的春季,见过你春天的清纯;期待来日,读你夏天的瑰丽,秋天的丰饶,冬日的恬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