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徽州(十)屯溪老街、黎阳老街

和光同尘

<p class="ql-block">  屯溪原属于古徽州休宁县治下(现隶属于黄山市),因三国时吴国大将毛甘、黄盖“屯兵溪上”所以得名为屯溪。旧时屯溪古镇的概念,是指率水与横江汇合后,榜新安江而下的一片古街巷,故有“一半街巷一半水”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古时屯溪有多美,我没有见过,只是古书上记载“屯浦归帆”是休宁八景之一。1934年5月,著名作家郁达夫到屯溪,夜泊新安江边,在船上写下了游记《夜泊屯溪记》,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句“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p> <p class="ql-block">  屯溪最令人瞩目的地方,当属屯溪老街了。</p><p class="ql-block"> 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江,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p> <p class="ql-block">  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9年6月10日,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屯溪老街和北京市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等共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四次来屯溪了,前三次分别是88年10月、03年7月、04年10月。老街的街道两边店铺鳞次栉比,各种仿古的招牌琳琅满目,行走在屯溪老街,徜徉其间,于从前的片言只语中,感受徽州的日常生活,感受徽州的古往今来。</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被时间推着离老街越来越远,老街被时间逼着离城市越来越远。唯独老街明清的徽派建筑,才是一座城市的独家记忆。</p> <p class="ql-block">  雨后的老街光亮而明净,夹杂着一丝古意,才显得落入了徽州的人情风貌。不宽的老街铺着青石板路,两侧林立着一幢幢徽派建筑,店铺便开在临街的屋子里,出售的也都是徽州特产。</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千年的徽州,浓缩成了笔墨纸砚或黄山毛峰,看南来北往的人聚人散。</p> <p class="ql-block">  一般游客都是第一天到了黄山市,第二天准备上黄山,晚上闲来无事,想要找个有当地特色的地方逛逛顺便解决吃饭问题,于是屯溪老街成了最好的选择。所以一般晚上的老街要比白天更热闹些,店铺开了灯,一串串红灯笼与白墙黑瓦相映,吃饭、逛街之余可以拍拍夜景。</p> <p class="ql-block">  臭鳜鱼又称腌鲜鱼,在休宁方言中“腌鲜”就是臭,臭鳜鱼是每一家徽菜馆的招牌菜。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既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肉质又醇厚入味,同时骨刺与鱼肉分离,肉成块状。</p> <p class="ql-block">  毛豆腐又称为“霉豆腐”,毛豆腐是通过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p> <p class="ql-block">  屯溪老大桥(镇海桥)是屯溪的标志和骄傲,始建于明嘉靖15年(1536年)的老屯溪大桥,在2020年7月被洪水冲毁,现屯溪大桥为重建。镇海桥横跨于横江口上,东西贯穿屯溪老街与黎阳老街。镇海桥下50米距离,率水、横江交汇,始称渐江,江面更为广阔雄浑。</p><p class="ql-block"> 每次来屯溪,都会到大桥上走一走、看一看。清晨和夜晚,站在老大桥上看屯溪,本身就是一首抒情诗。</p> <p class="ql-block">  镇海桥为六墩七孔石拱桥,长133米,两端引桥各15米,宽6米,高10米,拱洞跨度13米——15米不等。上部为等截面实腹式石拱,下部为浆砌条石重力式墩台。桥墩成等腰三角形,上水头的分水头石尖翘起,造成船头状,石墩背部为龟背纹,仿佛六只石龟驮着桥梁。</p> <p class="ql-block">  夜深时分,站在大桥上远望,古镇灯火阑珊,江水波光粼粼,长空碧空如洗,月色朦胧,真是美到了极致。</p> <p class="ql-block">  “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这是屯溪一直流传的俗语,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黎阳的存在相比屯溪更早,根据资料记载,黎阳老街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年之前,地处“两江交汇,三省通衢”这个重要的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 黎阳也有过自己辉煌热闹的过去,据说1987年时的门牌号还可以到273号,这也说明当时这里的可记载住户还是可观的。</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黎阳老街是在旧址的基础上翻新做旧的新街区,与大家熟知的屯溪老街仅一桥之隔(原来的屯溪老大桥)。</p><p class="ql-block"> 整个黎阳老街保留了仅仅几幢完整的徽派建筑,其他的都是仿建的,是一个新旧混合,古老气息和现代气息交汇的地方,街上有徽州传统风格的徽派民居数座及民国石库门风格的老宅。</p> <p class="ql-block">  烟雨江南,水墨徽州,我觉得黑白灰对于描述这里来说很恰当,毕竟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的颜色也是如此。一条小河把老街分成两部分,一旁是仅存的几座老宅,一旁是现代气息的商铺还有民宿,下雨天,街上的人不多,偶尔有人慢悠悠的走过,看去根本分不清楚是游客还是本地人。 </p><p class="ql-block"> 一座座小桥流水人家,一条条悠悠的老巷,旁边林立着新开发的精美建筑,融合到老街里,这里也是黄山市中的难得清静休闲之地。</p> <p class="ql-block">  老街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街边老店铺,地上青石板,街上行走的人,甚至空气中都弥漫着历史的味道。徜徉在老街,好像穿越时光隧道,找到一份宁静与悠远。</p><p class="ql-block"> 下雨天,路上的人也少,好不容易等来的背影,都是撑着伞。这就是眼里的黎阳老街了。</p> <p class="ql-block">  在老街上,随处一个巷口街尾都会遇到一个老宅,它夹落在新建筑中间,原始的味道不再只有古朴,小资的情调正在迅速生长,所以相比屯溪老街,这里更适合年轻人闲逛。</p> <p class="ql-block">  古徽州的老宅与西洋建筑相互交融,文化气息浓厚,八幢仅存的徽派老屋疏落有致地分布在整个街区,这些老屋被改造成博物馆古戏台,或者工作室,或是客栈餐厅酒吧,灰白的墙面上挂着红灯笼,古朴又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  步行在老街之内,犹如不断的穿梭在古韵徽州与时尚黎阳的时空之中,即体现了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又能感受到现代都巿的时代特征。一侧是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筑,另外一侧则是造型时尚美观的新式楼房,视觉上随时做着切换,喧闹宁静也不停的穿插交替。</p> <p class="ql-block">  找一处转角的咖啡厅,看着丝丝细雨的小巷,敲打在古老的屋阁上,让时间慢的可以心跳的声音,一个上午,听着一曲动人的歌,阅一本有趣的书,在花香中静静的品尝黎阳的旧时光味道。 </p><p class="ql-block"> 每个门楼能看到风景,一眼望进可瞟到天井。</p> <p class="ql-block">  石板路走着走着就看到了戏台,每逢假节日这里都有着特色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  教堂改造之后的酒吧,白天倒是看着冷清一点,可能晚上就会热闹起来。</p> <p class="ql-block">  新安江在一旁静静的流淌,青石板、石拱桥、斑驳的老建筑写尽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  老街的文艺书店,浓厚的艺术气息吸引着每一位追求书香味和文艺气息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窗棂,精湛的雕刻,仿佛是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徽派的版画,小小的版画承载着艺人们的传承和孜孜不倦发扬光大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行的万里路才更能理解什么是旅行,徽州是个底蕴厚重的地方,从来不敢随意的到来,哪怕黎阳老街这短短的几百米上,随处可见的马头墙说着徽州的建筑风格,老宅里的天井,一根横梁,一处雕花,一个飞檐都在述说。</p><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曾经的繁华已远去,留下的依然是秀美和古朴。新安江畔,徐徐微风吹来,把这个春天的回忆都刻在脑海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