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校园安全的重要课题中,防震避险是关键一环。为切实提升全体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面对地震灾害时的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榆林市第四小学于5月12日精心组织了一场以“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防震避险疏散演练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演练旨在让师生在面对地震灾害时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撤离,最大程度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p> 精心筹备 <p class="ql-block"> 演练前期,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各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的演练指挥部,全面统筹规划演练活动。制定了详尽、科学、切实可行的演练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各人员的职责分工,对演练流程、疏散路线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致安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元渠道,学校向师生们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原则、方法以及疏散流程。各班级还专门组织学生进行演练前培训,着重强调演练的目的、流程、注意事项,手把手教导学生正确的避震姿势和逃生方法,并开展模拟演练,确保学生对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了然于心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勤保障组和安全保障组也积极行动起来,对校园内的疏散通道、楼梯、出口等进行全面检查,清理障碍物,保障通道畅通无阻;对应急照明设备、消防设施等进行调试,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p> 实战演练 <p class="ql-block"> 随着一阵连续急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模拟地震发生,演练正式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地震来了,不要慌,迅速躲到桌子底下!”老师们镇定自若地发出指令。教室里,学生们迅速做出反应,双手抱头,就近蹲在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用书包等物品护住头部,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p> <p class="ql-block"> 待地震波稍有减弱,第二次警报声随即响起,这是疏散信号。“按照疏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老师们迅速组织学生从前后门有序疏散,学生们猫腰低姿前行,用手或物品护住头部和颈部,沿着预定的疏散路线,快步向操场撤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疏散引导组的老师们早已在楼梯口、转角处、楼门口等关键位置严阵以待,他们一边指挥学生保持秩序,一边不断提醒学生:“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安静,不要拥挤!”学生们听从指挥,不推搡、不打闹,快速而有序地撤离。</p> <p class="ql-block"> 短短几分钟,全体师生安全抵达操场。各班迅速清点人数,班主任向总指挥报告班级情况,确保无一人遗漏。医疗救护组在操场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随时准备为可能受伤的师生提供紧急救治 。</p> 总结反思 <p class="ql-block"> 演练结束后,总指挥对本次演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讲评。他充分肯定了演练过程中师生们的快速反应和有序撤离,同时也指出了演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疏散初期略显慌乱、个别班级疏散速度有待提高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p> <p class="ql-block"> 此次防震避险疏散演练,是榆林市第四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实践。通过演练,师生们不仅熟悉了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流程,更切实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学校将持续强化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演练,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筑牢坚实防线,护航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