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289:读《丢三落四的小豆豆》有感

Flora

<p class="ql-block">当我翻开黑柳彻子的《丢三落四的小豆豆》,立刻被书中那个充满童趣、纯真善良又有点“迷糊”的小豆豆吸引,在欢笑与感动中,也收获了许多关于教育和成长的深刻感悟。</p><p class="ql-block">书中的小豆豆,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充满奇思妙想、天真烂漫的孩子。她做着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事:把猫看成企鹅,将黄瓜认成香蕉 ,去吃“飞面”前以为面条会从远处飞进碗里 ,参加婚礼致词时用词不当引得哄堂大笑……这些常人眼中的“糗事”“错事”,在小豆豆这里却充满了天真无邪的色彩。她毫无保留地展现着自己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哪怕总是出糗,却依旧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坚信“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上天都必然赐予他一项出类拔萃的才能”,不断尝试着各种新鲜事物。</p><p class="ql-block">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想起自己的学生们。在课堂上,他们也会因为幼稚的想法和举动惹出不少“小麻烦”。比如,有的孩子会因为专注于窗外飞过的小鸟而走神;有的在回答问题时,给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充满童趣的答案。曾经,我可能会因为课堂秩序被打乱,或者教学进度受到影响而着急、生气。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小豆豆的经历让我明白,这些看似“捣乱”的行为,其实正是孩子们纯真天性和好奇心的体现。作为教师,我们不应一味地批评制止,而是要给予理解和引导,保护他们这份珍贵的好奇心,因为这可能就是他们探索世界、发现自我才能的开端。</p><p class="ql-block">书中还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小豆豆面对失败时的态度。她尝试学习骑马、跳水、打网球、芭蕾、英文打字、训犬、服装设计、变魔术等众多技能,然而大多以失败告终。可她从未气馁,每一次失败后都能迅速调整心态,继续投入到新的尝试中。这与我们在教育中面临的情况何其相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业完成得不好、回答问题错误……如果此时我们只是给予指责和批评,很可能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我们应该像小豆豆一样,拥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让他们明白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鼓励他们勇敢地再次尝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从教育理念的角度来看,《丢三落四的小豆豆》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更注重成绩和标准化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才能的发掘。就像书中所说,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发现自己的才能,而选择了别的职业。我们的教育不能成为埋没学生才能的“凶手”,而应是点亮他们才能的“灯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之处,善于发现他们在不同领域展现出的闪光点,无论是绘画、音乐、体育,还是文学、科学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兴趣爱好、挖掘潜能的机会。</p><p class="ql-block">《丢三落四的小豆豆》不仅是一本给孩子带来欢乐的书,更是一本为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提供启示的佳作。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呵护、个性的尊重和才能的发掘。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将带着从书中领悟到的真谛,用更多的耐心、爱心和包容心去陪伴学生成长,帮助他们找到上天赐予自己的那一项出类拔萃的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