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铁路大发展】这辈子和火车的缘分

sake

昵称:sake<br>美篇号:319241635<br>图片:sake 从记事起就与中国的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由河南新乡到青岛的漫长铁路线,与中国铁路结缘是因一九五八年的部队家属还乡。此后的六十多年中,我家多次重大的事情都与铁路有关,那时是蜗牛似的绿皮火车,车少人多,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九七零年去武汉,从青岛一上车就是站票,过了徐州才有机会坐下,还是兄弟几个轮流着坐一会儿,过了郑州后家父好不容易才给哥几个整了个软座,才算是从苦难中解脱了出来。<br>  还有印象深刻的是一九七五年河南漯河水灾的那一次,那年我刚刚高中毕业,从武汉到青岛,由于害怕南方稻田里的蚂蝗,联系了参加军管工作归队的父亲,带着户口由武汉重返青岛下乡做知青,由于洪水冲垮了京广线,一路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好不容易的到了青岛。 做知青后,最后一次随家父一起回武汉度假,看到在郑州火车站站台上等待上车的人们因无法从车门正常上车,直接从敞开的车窗爬上火车的情景,这还是连喊带嚷地才上了车的,那年头乘火车出行真是苦不堪言。<br>  下乡回城工作后,心想此生和铁路肯定是无缘了,不曾料到工作不到半年,单位决定让与自己同时进局的十位年轻人一同去省城济南的邮电技工学校学习,一呆就是十个月,从济南学习回来后,又想这下子再不会有乘火车的机会了吧,老话说想啥来啥,你越不想坐火车,他还非让你去坐不可,那年为了学习海关的代收税款业务,领导带着自己乘火车进京,到当时的国家邮政总局海关税款结算部门去学习海关国际税款结算业务,这时的出行条件就好多了。当年由青岛发往北京的239次与240次列车还是济南列车段的先进乘务标兵车,服务工作做的可好了。 那时正值初春,在列车上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小伙子和姑娘们的服务态度可好了,那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虽说是公差来回都有卧铺,感觉在路上呆的时间还是长了点,自那以后就有好些年不曾坐火车了。<br>  就在不乘坐火车的这段时间里,我国的列车速度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首先出现了齐鲁号,将青岛到济南的时间由八小时缩短到四个小时,随后又出现了和谐号动车组。 二零一九年为了办理美签,需要进京到美国驻华大使馆面签,许久没有乘火车了,这次进京真让我长了见识,认识和了解了中国速度。日本人的新干线足足让日本人骄傲和吹嘘了许多年,许多国内的朋友也哈日哈的不得了,咱们的动车那年出事后,那些哈日的精英们更是眼里没有我中华的动车。这次进京真真的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速度给我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干净的卧铺车厢,没了绿皮车的叮咣声,特别是那让人感觉拉风的速度,当我在北京乘上高铁,看到列车上的显示屏中显示列车竟在一刹间达到了374公里的数值,不仅如此,这个数值还保持了相当的一段时间,我的心理破防了,如果不是安全条例的限制,超过四百公里的时速那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吗!李白先生:“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旧梦,现在不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吗。<br>  这次的进京美签不仅一切顺利,随同的十几位亲朋无一被拒签,真可谓是奇迹。当我们乘坐高铁返回青岛,还不耽误吃完饭,真是太爽了。 这些年来祖国建设发展的新变化,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在这个时代让我们心情愉悦,庆幸我们赶上过了这个好时代,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善待自己,使自己的退休生活越来越精彩,努力的跟上时代的节奏,把自己的后半生活得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