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5月12日早上大课间,徐杨公义小学开展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活动。</p> <p class="ql-block"> 演练前学校详细制定演练方案及应急预案,根据演练方案明确各相关人员分工和职责。</p> <p class="ql-block"> 演练前,各班开展了主题班会。老师们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通俗易懂的讲解,向同学们普及了地震的成因、危害以及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如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躲避、疏散的注意事项等。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与老师互动,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意识。</p> <p class="ql-block"> 随着警报声响起,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正式开始。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同学们迅速做出反应,按照老师的指挥,立即躲在课桌下,用双手护住头部,尽量蜷缩身体,降低重心,以躲避可能掉落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 当警报声短暂停歇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大家猫着腰、用手遮挡头部,沿着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向操场疏散。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听从指挥,不惊慌、不拥挤、不推搡,表现出了良好的应急素质。</p> <p class="ql-block"> 随后吴校长对本次演练进行了总结。他首先肯定了全体师生在演练中的出色表现,强调了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校长还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主动排查身边的灾害隐患,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p> <p class="ql-block"> 此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不仅让徐杨公义小学的师生们掌握了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更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为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p>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p class="ql-block">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p><p class="ql-block">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p><p class="ql-block">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p> 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 <p class="ql-block">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5·12”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p> 发生地震怎么办 <p class="ql-block">编辑:刘艳丽</p><p class="ql-block">初审:宋璐楠</p><p class="ql-block">终审:吴永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