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过程 <p class="ql-block">亲子农家院制作记:在指尖流淌的田园时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孩子决定用身边的材料打造一座专属的“亲子农家院”。准备好麦子、彩泥、小木棍、胶水等材料后,一场充满创意与温情的手工之旅就此开启。</p><p class="ql-block">第一步:搭建农家院的骨架</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用硬纸板裁剪出农家院的地基和房屋的墙面、屋顶形状。孩子负责用尺子测量,我负责裁剪,过程中他认真计算尺寸的模样,像个小小的建筑师。搭好框架后,我们用胶水将墙面和屋顶固定,一座初具雏形的农家小院出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第二步:装饰屋顶与篱笆</p><p class="ql-block"> 制作屋顶时,孩子小心翼翼地将麦子排列整齐,用胶水粘在屋顶上,一边粘一边念叨:“这金黄的麦子就是丰收的象征!”看着他专注的神情,我也被这份认真所感染。接下来,我们把小木棍剪成小段,用麻绳将它们绑在一起,围成一圈篱笆。孩子主动承担起绑麻绳的工作,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在我的帮助下,一圈充满田园气息的篱笆成功立在小院四周。</p><p class="ql-block">第三步:打造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 彩泥成了我们创造田园的“魔法材料”。孩子用绿色彩泥捏出一片片稻田,又用黄色、红色、紫色的彩泥制作玉米、辣椒、葡萄等农作物,还突发奇想地用彩泥捏出几只小鸡,说是要放在院子里。我则负责用工具给彩泥塑形,让农作物看起来更加逼真。不一会儿,院子里便“长”满了各种各样的作物,充满生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四步:细节增添温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用彩泥捏了一个圆圆的粮囤放在院子角落,还在大门和墙上贴上用红色卡纸剪成的福字。孩子兴奋地说:“贴上福字,这座农家院就有福气啦!”最后,我们在院子里添上用彩泥做的桌椅,仿佛能想象到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享受田园生活的温馨场景。</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座充满童趣与温情的农家院终于完成。看着眼前的作品,孩子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不停地向我展示他的“杰作”。这次亲子制作,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让我们在合作中加深了彼此的默契。在制作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耐心与坚持,而我也感受到了久违的童真。这座小小的农家院,承载着我们美好的亲子时光,也将成为孩子童年记忆中一颗璀璨的星星。</p> 学生收获 <p class="ql-block"> 我的超级农家院诞生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和妈妈做了一件超酷的事——用麦子、彩泥和小木棍搭了一座属于我们的农家院!刚开始拿到乱糟糟的材料时,我还担心拼不好,可妈妈说“大胆试,错了也能改”,我一下子就有了勇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有意思的是给屋顶粘麦子,我本想随便贴一贴,结果歪歪扭扭像“爆炸头”。妈妈教我把麦子排排队,一根一根粘整齐,看着金黄的“麦浪”铺满屋顶,我感觉自己像个真正的设计师!用彩泥捏玉米时,我的小手总捏不圆,差点急哭了。妈妈握着我的手慢慢搓,玉米宝宝终于胖嘟嘟地“长”出来了,原来耐心真的能变魔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我把红通通的福字贴在院墙上,这座小院子突然变得暖暖的。我好像闻到了麦香,听见小鸡在“叽叽”叫,连空气里都飘着快乐!原来和妈妈一起动手创造的感觉这么棒,我们的农家院不只是手工,更是装满笑声的秘密基地!我要把它摆在书桌上,每天都能看到我们的“田园大冒险”!</p> <p class="ql-block">家长感悟</p> <p class="ql-block">童心织就的田园梦:一场家校共育的温情实践</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少儿农科院手工制作活动,这场与孩子共同创作农家院的经历,不仅是一次手工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p><p class="ql-block"> 活动筹备时,孩子每天放学都兴奋地分享设计想法,用稚嫩的语言描述着“麦浪屋顶”“彩泥果园”。当真正动手制作,我才发现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背后,藏着孩子对田园生活的细致观察。他记得奶奶家晒麦子的场景,便坚持用整根麦穗排列屋顶;在自然课上见过篱笆结构,搭围栏时主动提出用麻绳加固。这些细节让我意识到,学校农科院课程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孩子的观察力与知识迁移能力。</p><p class="ql-block"> 制作过程也充满惊喜与挑战。孩子捏彩泥时的专注模样让我感动,遇到困难时从急躁到冷静的转变更让我欣慰。当他反复调整粮囤角度,只为达到心中完美状态时,我看到了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而亲子间的协作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最初我主导指导,到后来他自信地指挥“妈妈帮我扶一下篱笆”,这种角色转换见证着孩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成品完成的那一刻,农家院不仅是件手工作品,更承载着家校共育的温度。学校通过农科院项目,将劳动教育、传统文化与艺术创作巧妙融合,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农耕文明,理解“福”字背后的美好寓意。作为家长,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更藏在每一次亲子互动与实践体验中。这场手工活动,让我重新发现孩子的潜力,也让我们在快节奏生活里,共同守护了一份田园诗意的童年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