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花,春天最后的浪漫

河山

<p class="ql-block"> 当春风还带着些许料峭,苦楝树就已经在枝头攒着新绿,酝酿着一场盛大的花事。起初,是星星点点的花苞,如羞涩的少女,怯生生地探出头来。随着时光脚步的慢慢移动,花苞渐渐饱满,像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铃铛,挂满枝头。</p><p class="ql-block"> 终于,在暮春一个温润的日子里,苦楝花悄然绽放。</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先,楝花最后。苦楝花虽姗姗来迟,却仍属于春花之列。它在桃李凋零时盛放,以满树繁花为春天的落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苦楝树为楝科属植物,又叫楝树、紫花树、火枪树、金斗木等。树为落叶乔木,高达十多米,树冠宽阔而平顶,树形优美,生长迅速,花繁叶茂。楝树,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树种之一,北至河北,南至云南、广西、四川等地都有分布。</p><p class="ql-block"> 苦楝花开了,在树上流云般铺展开来。那花瓣呈淡紫色,五片花瓣相互簇拥,中心是嫩黄的花蕊。只见楝树擎着满树紫云,宛如身着淡紫薄纱的仙子,在嫩绿新叶的簇拥下,从朦胧雾霭中款款走来。此刻,它却褪去往日的沉寂,以最绚烂的姿态惊艳了整个暮春。满树繁花恰似夜空中坠落的紫色星辰,又似仙女遗落人间的梦幻流苏,层层叠叠缀满枝头。微风拂过,花枝轻轻颤抖,细碎的花瓣如紫色的雪,悄然飘落,在地上铺就一条梦幻的小径。</p><p class="ql-block"> 苦楝树,枝叶秀美,开花时从不张扬,它远不如梅花的傲骨,荷花的高洁,桂花的馥郁,菊花的隐逸,却有一种恬静淡然之美,有一种让人慢下脚步的力量。那些花朵簇拥在枝头,似乎在告诉人们,它不是为被注视而开,只是为了应着时节,静静地等待那一刻的来临,等待那一瞬间的绽放,等待它自身的存在变得有意义,把暮春装点得更深情一些。</p> <p class="ql-block">  苦楝树,如今在城市里已经很少见到了,因显得朴实无华,许多生于城市的人甚至都不认识它。但它默默无闻,依旧在时光的角落里,诗意芬芳地盛开着,用淡雅细碎的紫光,为渐逝的春天“照亮”远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苦楝树在乡村较为常见,它不挑土壤,也不俱风雨,它伫立在农家院落,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人间四季,守护着人家的光阴长河;它或站在小河边,与水相伴,聆听着潺潺的岁月之歌。它的花开,是对旧时光的一种温柔答谢。</p><p class="ql-block"> “一信楝花风,一年春事空。”(宋/丘葵)苦楝花开,大约就藏在这般将暮未暮的深春里,这是春末写给初夏的温柔信笺,更是春天留给夏天的缱绻诗行;楝花紫霞满树,在风中抖落成淡紫的风铃,这是春天最后的浪漫,也是夏天最初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苦楝树由于在春天结束之时开花,因而,它在古典诗词中的寓意也丰富多元,常与时节、情感、品格等主题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意象。千年来,楝花开了又落,花香从未改变。如在谢逸的诗里是“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在扬基的诗里是“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在王安石的诗里是“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在詹慥的诗里是“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苦楝树在诗词中既是时序变迁的见证者,也是诗人情感的投射物,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生命与情感的哲思,更构建了古典文学中一个深邃而隽永的意象体系,让楝花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个因子。</p> <p class="ql-block">  苦楝树静静地伫立在岁月的长河中,透露着一种质朴而深沉的美。它的花香,清新而悠远,弥漫在每一寸的春光中,如同晨羲中的露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苦楝花,在暮春里轻歌曼舞,好似在与春天轻声告别,它带着春天最后一缕清香,悄悄消失在时光的彼岸。</p><p class="ql-block"> 四时有信,花开有序。春日自有它的节律,从梅花初绽,到楝花飘零,每一朵花开,都是时光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苦楝花的名字虽带着“苦”,却开得绚烂。生活亦如此——苦涩与芬芳本是一体。或许人生就是一场苦楝花开,既要珍惜当下,也要期待未来。</p><p class="ql-block"> 楝花谢后别春风。楝花落尽,花信风止。愿我们在新的季节,采一束鲜花,寻一方新绿,以一颗淡然之心,共度美好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