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寻古D8唐建双壁篇(5月11日)

水岩

<p class="ql-block">酒店离佛光寺很近,6公里。</p> <p class="ql-block">国内完整的唐代木构仅存三座,这三座完整的唐构都在山西,除了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的佛光寺东大殿,还有唐建中三年(782年)的南禅寺大殿,唐大和五年(831年)的广仁王庙大殿。</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中国木构古建界的天花板级的存在。是为中国第一国宝。梁思成是这样说的:“除殿本身为唐代木构外,殿内尚有唐塑佛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栱眼壁有唐代壁画。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国宝也”。</p><p class="ql-block">虽然中国尚存其它二座唐构,但东大殿的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在我国及整个东亚建筑文化区域有着特殊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微因、莫宗江、纪玉堂四位营造学社成员在调查中确认佛光寺东大殿为唐代建筑,打破了日本学者对中国已无唐构的断言。解放以后五十年代文物普查又陆续发现南禅寺、广仁王庙大殿二座唐构。</p> <p class="ql-block">图为1937年林微因调查东大殿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一、唐构</p> <p class="ql-block">二、唐塑</p> <p class="ql-block">三、唐题名墨迹</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另一殿文殊殿为金构,金天会十五年(1137)重建,坐北向南,面阔七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p><p class="ql-block">文殊殿内佛坛上塑有文殊菩萨骑狮像及胁侍菩萨等塑像七尊,主像为文殊菩萨,两侧为胁侍菩萨,前面有佛陀波利、善财童子、圣老人和牵狮子的于阗王,反映了早期塑像的艺术特征。殿内两山墙及后墙上为明宣德五年(1430)绘制的罗汉壁画。</p><p class="ql-block">文殊殿是我国早期木结构建筑中“减柱造”的经典代表,其结构形式被梁思成先生喻为海内孤例。</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彩塑</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明罗汉壁画</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内还有唐代石幢两座,一座在东大殿前,立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一座在文殊殿前,立于唐乾符四年(877年)。</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门前的经幢,束腰六边形的基座刻有狮兽壶门和仰覆莲瓣。</p><p class="ql-block">幢身则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其上的“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之名“大中十一年十月”题记,直接为东大殿的断代提供了依据。</p> <p class="ql-block">北魏祖师塔</p><p class="ql-block">东大殿南侧的六角形砖塔,是佛光寺初代祖师的“纪念碑”,唐会昌五年(845年)灭佛,而它是佛光寺里唯一的幸存者。</p><p class="ql-block">因为其造型比较叛逆,<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北魏遗存堪称建筑界的“非主流”。</span></p><p class="ql-block">比如把印度窣堵波改成六角攒尖顶, 塔身火焰纹与莲瓣纹混搭, 带有印度风格和南北朝遗风。</p> <p class="ql-block">赴山西另一更早的唐代建筑一一南禅寺,距离不到50公里。</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 平常处的大唐匠心 </p><p class="ql-block">世人皆知五台山有佛光寺,大唐气象蔚然尤存。然而,除了这 间名闻遐迩的“大”佛寺,山西还有一间偏居乡野的村佛堂—— 南禅寺,保存着不一样的瑰宝,吹拂着清新的唐风。 </p><p class="ql-block">其大殿是简朴的单檐歇山式屋顶,而 它粗壮的檐柱和几乎占据了整个院落一半的方正基台,使人完全忘 却了它仅是“三间”的小格局。</p> <p class="ql-block">位于五台县李家庄内的南禅寺,由于位置过于偏僻,也没有任何文献记载,直到国家五十年代的一次文物普查,才现身在专家面前,一个轰动中外学术界的消 息随之宣布:南禅寺大殿重建于唐建中三 年(782年),比佛光寺还要早75年,是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p><p class="ql-block">与宫殿般的佛光寺不同,这还是一座村 级小庙。它的民间身份,让它过于简朴和低调,却蕴藏着一份更为平常的大唐匠心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种细节都彰显着这座古寺的民间身份。 </p><p class="ql-block">尽管地偏寺微,大殿却流露出一份难以 言喻的自信。那极其平缓的屋顶,徐徐地展 开,两翼微微上翘,如一只大鸟张开双翼, 形成“斯翼如飞”的效果,于敦实质朴中, 平添一份灵动之气。和明清时崇尚的“陡如山”不同,屋顶举折平缓,是中国早期建筑 的标志之一。南禅寺的屋顶,被称为全国古 建筑中最平缓的屋顶,并于平缓的线条之 中,蕴藏着历经时光检验的淡定与从容。 屋顶全由灰瓦覆盖而成,除了一对鸱吻外,别无装饰。灰瓦之下,则是最普通来的板门,最简单的直棂窗。这样一处质朴天然的唐代古建能留存于世间,不得不说是历史的幸运 。</p><p class="ql-block">建国以后,梁思成曾多次写信,呼吁保 这护佛光寺和南禅寺两座唐构。也正是在有识道之士的倡议下,这座村野小寺得以与佛光寺 中 一起,于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斯翼如飞 </p><p class="ql-block">仰视南禅寺大殿的一角,给人炫目的美感。庄重 伟岸的大屋顶,由粗壮的檐柱和毫不张扬的斗栱 支撑着;根根并列辐射而出的椽子,结构既古朴 又刚劲有力。这欲破空而去的姿态,竟已保持了 千年。 </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佛光寺东大殿最大的惊喜在于 它的木构建筑,南禅寺大殿更珍贵的则在 于大殿内部。十多尊彩塑以释迦牟尼佛为 中心,气势磅礴地向左右排开,形成横幅 的立体画。元至正三年(1343年),这些 彩塑部分进行重新妆绘,但那相貌、轮廓、 衣饰、手法依然不失唐塑特征。它与敦煌 莫高窟、五台山佛光寺、晋城古青莲寺后 殿的彩塑一起,成为全国仅存的唐代彩塑。 </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彩塑艺术的高峰出现于唐代,因而南 禅寺现存的14尊格外珍贵。它们被安置在殿中 间的长方形砖台上,俨然一个小小的舞台。慈 善而又庄严的卢舍那大佛居中而坐,普贤与文 殊二菩萨各乘坐骑,翩翩而至。</p> <p class="ql-block">二位天王如同 威武的中原大将分立左右。</p> <p class="ql-block">天王身侧站立着亭亭玉立的胁侍菩萨,两尊似在携手的神像令人 莞尔。</p> <p class="ql-block">特别精彩的还有“小 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的牵狮童子、卷发的胡 人驯象师……</p> <p class="ql-block">不起眼的托举力士,生 动、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之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 是祈福求神的宝地,抑或是避暑清凉的胜地。对于我,它的第一意义是这两座唐代寺庙——佛光寺与南禅寺。 </p> <p class="ql-block">赴忻州古城6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南城楼</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目的地一一太原,68公里。</p> <p class="ql-block">住太原全季酒店建设北路店。</p> <p class="ql-block">晚餐于酒店附近的家常菜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