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序》(三)

墨欣

<p class="ql-block">(故鲁史)《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四诗。去圣逾远,源流益别。近观《孝经》旧注,蝽驳尤甚。至于</p> <p class="ql-block">迹相祖述,殆且百家。业擅专门,犹将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p> <p class="ql-block">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安得不翦其(繁芜,)</p> <p class="ql-block">【译文】因为鲁史之《春秋》,其效法开启左氏 、公羊 、 谷梁 、 邹氏 、 夹氏 五家五传;犹如《诗经》被后世分为《国风》(一)、《雅》(二)、《颂》(三),并且对《诗》分为四《诗》一样。去除孔圣人之志孝精神越来越远,殊不知源与流之区别就更大了。</p><p class="ql-block">近来观阅对《孝经》过去之注解,与“孝”的本义相背,其错误之论说尤为严重。至此於踪迹相寻,源于汉初孔安国对《孝经》之著述,言近且上百家,名目其多。从事“孝经”著述者自作主张独立门户,自成一家,犹其是将“孝”之事亲推行到家家户户。未入门就希望升夫子之堂者,必擅自开门凿户。今注解《孝经》者,攀附孔夫子神速之道,必驰骋於悬殊之距而不知无所其从。是以对“孝”其义之小见解所遮蔽,其花言巧语之夸张,遮蔽住了孔子所论“孝”之大道。。并且以注解“孝经”之意为其经旨;以旨之裁断,则必然以说理为主。最恰当的应该是归於“孝”之核心一,“孝”的精妙之义,不言之教独一无二。何不去繁就筒,</p> <p class="ql-block">归州街(墨欣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