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的魅力与神韵

幸福航程

<p class="ql-block">岳麓山顶俯瞰长沙城</p> <p class="ql-block">  岳麓山并不险峻,也不巍峨高耸云天,但她融合了自然风光与千年文脉,在神州大地激荡着一股浩然正气,一派傲骨雄风,因而成为一座响彻大江南北的名山,被赞为“一座岳麓山,半部中国近代史”,足见其搅动的历史风雷和弥漫着民族解放的硝烟。岳麓山早已成为长沙市的重要自然与文化地标,成为市民日常健身、踏青的爆棚之地,亦为游人青睐必游之景区。</p><p class="ql-block">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余脉,岳麓山作为南岳 72 峰的尾峰,主峰碧虚山海拔 300.8 米,地势中部高,南北低,西坡陡峭,东坡平缓,山脊线呈半月弧型。登岳麓山有 3 个通道,分别是东大门、南大门和西大门。东大门位于荣湾镇长沙第四医院旁边,交通十分便利,可以选择乘坐索道、观光车上山,也可以选择步行上山,路面相对平坦,速度较快。南大门靠近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周边人文气息浓厚,从南大门进入,可依次游览岳麓书院、爱晚亭、舍利塔、古麓山寺等众多景点,能深入体验岳麓山的文化底蕴和自然之美,适合喜欢文化探索和徒步的游客。西大门在岳麓区桃花岭景区东入口附近,目前暂未开通观光车服务,游客只能步行上山。人们向往岳麓山,慕名而来,即有对长眠在这青山厚土先贤英烈的敬仰,也有对今天来之不易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热爱。</p><p class="ql-block"> 岳麓山南大门,毗邻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与橘子洲隔江相望。山脚下的东方红广场,矗立着毛泽东主席的全身铜像,高大伟岸,气宇轩昂。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虽不够气势磅礴,但是环境优美,山峦起伏,古木参天,宛如空谷幽兰,宁静而深隧,文化气息浓郁,历史上的名流先贤,辛亥革命的先驱英烈,曾在此留下历史的足迹。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也在此读书学习,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并进行早期革命活动,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事迹,让岳麓山更加神圣而充满魅力,吸引无数的后来者纷至沓来,接受革命思想、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熏陶。</p><p class="ql-block"> 踏上岳麓山,茫茫林海,一望无边。我觉得岳麓山的树不同凡响,像先贤英烈们一般的品格,身姿挺拔,长的又粗又直又匀称,如擎天之柱,直插云天。岳麓山是一个绿色的王国,堪称动植物的乐园。岳麓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6%,有植物 174 科 559 属 977 种,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为主,古树名木众多;同时有哺乳动物 7 目 12 科 21 种,鸟类 129 种;古树名木如晋代罗汉松、唐代银杏等,十分珍贵。也有很多的大树是明清时期种植的,仍根深叶茂。</p><p class="ql-block"> 岳麓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四季景观独特,春季杜鹃盛开,漫山遍野,秋季红枫色艳如血,爱晚亭为最佳观赏点,冬季偶有雪景,岳麓山别有韵味。岳麓山这座藏着千年文脉墨香的胜地,一派南国风韵。我们悠闲的拾阶而上,阳光穿过树丛的叶隙,洒在人行的石阶上,织出碎金般的图案,葱郁的香樟树向我们张开热情的臂膀。行至爱晚亭,有几株枫树一片火红,亭角飞檐如振翅欲飞的鸟,檐下 “爱晚亭” 匾额是毛泽东手书,笔锋里藏着几分少年意气。亭边溪水潺潺,倒映着四周的竹影,附近小桥下边有一处湖泊,湖水湛蓝,纹丝不动,恍惚间,似见杜牧笔下 “停车坐爱枫林晚” 的意境在眼前流动。</p><p class="ql-block"> 岳麓山之美不仅在乎山水,更在于浸染着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文化底蕴极为深厚,这更是岳麓山的魅力和神韵所在。自古以来,儒释道文化在此交融,现存麓山寺是湖南最古老佛寺、云麓宫道教胜地,是北宋时期创立的,朱熹曾在此讲学。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1000 多年来从未停止教学 ,培养出魏源、曾国藩等大批经世之才。岳麓书院白墙青瓦,飞檐斗拱,掩映于古树之中,“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的楹联在阳光下泛着幽光。迈入院门,讲堂里的桌椅仍保持着旧时模样,仿佛能听见朱熹与张栻“朱张会讲” 时的高谈阔论声。赫曦台上,青苔漫过石缝,那是岁月写下的批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浸润着千年学府的气韵。</p><p class="ql-block"> 穿过书院后的小径,麓山寺的钟声隐约传来。这座 “湖湘第一道场” 藏在绿树深处,被誉为 “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 ,距今 1700 多年,是湖南佛教发源地;寺门斑驳,银杏参天,放生池里,锦鲤摆尾拨碎云影,香炉中青烟袅袅,与山间雾气纠缠着飘向空中。寺内古碑林立,虽历经风雨,碑文仍可辨析,那是历代文人在此留下的足迹。沿山路向云麓宫而行,忽遇一座石亭,名曰 “自卑亭”。“自卑” 二字取自《中庸》“登高必自卑”,亭柱上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的对联,像是给游人的一则箴言。拾级登亭,和煦的微风迎面袭来,轻拂鬓角的发丝,十分惬意。远处湘江如带,橘子洲似一片绿叶漂在水面,长沙城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尽收眼底,好一幅 “山水洲城” 的全景图画。</p><p class="ql-block"> 岳麓山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古色古香,她还是红色文化的一个发祥地。辛亥革命的元勋黄兴和反袁世凯斗士蔡锷都曾战斗在湘江两岸,活跃于岳麓山地区,进步的青年组织新民学会在此组建,新民学会旧址是蔡和森的故居,毛泽东、蔡和森等青年在此开展革命活动。黄兴、蔡锷的墓园安葬在岳麓山的苍松翠柏间。抗战纪念碑则如一把利剑直指苍穹,碑身刻着 “铁血忠魂” 四个大字,底座的浮雕记录着战火纷飞的年代47军将士与日寇血战到底,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p><p class="ql-block"> 山顶的云麓道宫是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二十三洞真虚福地,宫前的观景台是俯瞰长沙的最佳处。站在观景台上,顿觉天高地阔,似有千言万语欲直抒胸意,面对这如梦如幻的城市,如诗如画的气象,不禁想起毛泽东主席的诗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让人心潮澎湃,心头涌起一股热流。暮色中的岳麓山披上一层黛青色的纱衣,愈发显得富有魅力和神韵,山不高,却藏尽了千年风华;路不陡,却走过了古今春秋。这一趟行程,是访山,亦是读史 —— 读草木砖石间的文脉传承,读烟云雾霭里的岁月沧桑,更在读那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留在山水间的风骨与忠魂。</p> <p class="ql-block">古麓山寺</p> <p class="ql-block">爱晚亭</p> <p class="ql-block">黄兴手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