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日上午,忙完早晨的琐事后与妻军、哥、嫂并侄儿彬回奔过去已成梦幻的老家——五祖镇原木桥山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行的目的除陪同侄儿彬去老家扫墓外,还想看看新修的环山公路咋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新冠病毒疫情前彬回来过一次,距今已四年时间了。他出生在那块古老的土地上,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时光,是在山区木桥长大,对故乡的思念独有素衷,常常在脑海里回畔着家乡的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彬探亲之前曾与爸妈说过,待回黄梅后一定回老家看看。于是哥嫂很早就与我约定等彬回来一起回去转转,我兴然应许。只可惜彬原计划夫妻二人一同回乡探亲,却因彬妻临时接到所在通讯部队战训任务通知,只好一个人回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哥嫂,原是五祖镇木桥村第一小组王竹林自然墩人。哥是退伍军人、憨厚老实、好学多能,在部队就加入党组织。嫂嫂开朗贤惠、勤俭持家。贫借他们辛劳的双手,将两个儿子送出了山外,造就了较好的前程。(见图片哥嫂和彬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侄彬现为沈阳部队医院科技骨干医生,工作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去年又一次受到医院组织表彰(彬像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侄策现在江西南昌一所学校从事行政管理并兼职教学,侄媳妇也为教师。值得哥嫂兴慰的是两个儿子懂事孝顺、知书达理、积极上进、事业有成。两个媳妇也是十里挑一,孝敬公婆。哥嫂早年就在五祖镇做了两间三层的楼房,平时街上文艺好友都聚集在他家吹拉弹唱,哥还拉得一手好琴,日子过得如诗如画,有滋有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哥嫂在木桥村老家有一套民房,虽然有些旧,但接地气,隔三差五地开着农用车回去转一转,还弄些山货出山,也是一种难得的自然收获。从二零二一年开始,国家重大建设、湖北省重点工程、黄梅县一百零一亿之多的资金投入——抽水蓄能生态新能源发电站项目就落户在祖祖辈辈生息的五祖镇木桥村土地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三年的认知、理解、配合和实施,现如今这里已经是名存实亡的木桥村了。有七个小组的居民依依不舍、眼含热泪地于二零二三年五月份前后别过故土搬出木桥村,遂渐落户到由政府统一规划建筑的新居。随之,我哥嫂的老家旧房和那些经常收获的山货就随之拆除和失去了享受的机会了,倒是在五祖镇的傍边木桥新村分得了一套屋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的木桥故土上经过三年的国家工程建设,已经貌目全非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有很多不尽意的地方,但经政府的投入、村两委领导的运作并木桥村有关社会名士、老板给力和赞助,也赢得了几方面的成功。比如木桥新村的建设和大部分村民已迁住新居;比如木桥公墓的群体造作使得逝去的故人能在故土久安于地下;比如依然保留了龙潭寺建筑的民愿:比如还保留了龙潭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且还增设了护拦;比如张、王、李、宋等姓氏公祠已建成或还在修建中;更可喜的是通向龙潭寺的环山公路正在修建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不久我遇到一位负责环山公路修建、测量的朋友,他告诉我,正常情况下,修建的环山公路2025年就可以走车(他说的走车可能不是通车的意思)。木桥的故土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希望很多想念很多留恋和今后更值得走一走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期盼家乡的路越走越新,越走越宽,通向山里人幸福的未来!</b></p> <p class="ql-block">(失眠之夜,碾转难睡,拼成一文,初稿于2025.5.11.03.16。修改于5月14曰06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