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67efb"><b>广西山水行19. 探秘田东县博物馆:穿越神奇的历史宝库</b></font></h1><h1><br></h1><h3>从经正书院的红色历史中走出,转身便踏入了田东县博物馆的悠悠岁月。本以为经正书院已将这片土地的故事讲尽,没想到它的背后,还藏着一座装满历史宝藏的殿堂。</h3> <br><h3>田东县博物馆,作为一家综合性博物馆,自1984年成立以来,就像一位默默的史官,记录着这片土地的点点滴滴。2009年,它敞开大门,免费迎接八方来客,2013年5月,更是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成为田东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的基本陈列分为“化石探秘”“石出天惊”“烈火熔铸”“横山古韵”“瓷器拾零”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一扇通往不同历史时期的大门。</h3><div><br></div> 走进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历史宝库。这里征集、收藏、挖掘发掘、整理、展出了一大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文物和史料。其中,各种动物化石仿佛是远古时代的使者,向我们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生态环境。那些石铲,虽历经岁月的打磨,却依然能让人想象到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田东县的历史底蕴,在出土的文物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境内多次出土的战国青铜器、铜鼓等,见证了这片土地曾经的繁荣与辉煌。而兽面纹铜编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国家一级乙藏品,被收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馆藏文物珍品目录》。这尊西周甬钟,纹饰以云雷纹为主,雷纹是古代人民对雷崇拜的体现,云纹则象征着高升和如意。兽面纹融合了各种猛兽的特征,夸张而富有装饰性,与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充分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它不仅讲究对称美,采用中原制式,还融入了当地的信仰图腾,是古越人学习和追求中原先进文化的有力见证,生动地展现了民族文化融合的多元性。 在这片广袤的右江河谷,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80万年前,大熊猫曾在此栖息,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25万年前,剑齿象在山林间悠然漫步,留下岁月的足迹。如今,田东县城的地下,埋藏着各种铜鼓、宣德炉,甚至还有编钟,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后人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除了石器和瓷器,这里还有古战场遗址和摩崖石刻,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金戈铁马和烽火硝烟。想象一下,如果能穿越时空,聆听远古的兵马相戈和兵器铮锵之声,那将是一场多么震撼心灵的体验。 最喜欢这里的陶瓷。<br> <br>漫步在田东县博物馆,看着一件件出土文物,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感受到田东县悠久的历史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光芒。这些文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将古老与神秘完美交融,让我们对这片土地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br> <br>从博物馆出来,我靠着导航,竟奇迹般地步行回到了酒店,一路上,脑海中还回荡着那些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一天,从经正书院的红色革命历史,到田东县博物馆的悠久文化传承,让我对田东这片土地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等待着更多的人去翻阅、去品味。<div><br><div><h5>(1117 图14 2025/3/31)</h5><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