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乡村医生

蓝叶

<p class="ql-block">  老母亲九十又一,至今身体还算硬朗。耳聪目明,不仅能自理,而且还能干些家务活。然而,风湿关节痛却如老伙计般多年伴随着老人家,而且,只要偶感风寒,关节肿痛更甚。</p><p class="ql-block"> “叮—”电话响起,大嫂来电:“老妈昨晚一宿没睡,脚又肿了,痛得下不了地。”</p><p class="ql-block"> “我叫聂医生(我们村的村医)来看看吧。”我说,因为最近两年,老娘不再配合我们有病去市里医院,只得请村医去家里用药。我留着聂医生电话和微信,常常不用我亲自回家,一个电话医生过去了,治完后告知我费用直接转账,配合默契。</p><p class="ql-block">“老妈讲聂医生治不了风湿,听说祖师殿的医师治风湿狠(医术精湛),去祖师殿去看看吧。”大嫂建议。</p><p class="ql-block"> 我立刻请了假,驱车回去。老娘已经坐在大门口长凳上等。看我停车,老娘想拄着拐杖站起来,却痛得呲牙咧嘴。只好背到车上。</p><p class="ql-block"> 祖师殿是涟源和娄底接壤的地方。祖师村属娄底,金铃村属涟源市。田医生的小诊所在金铃村地界。其实就在十字路口,往斗笠山方向十来米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说是小诊所,确实是小。里外两间房大约二十几至三十个平方。外面的房子是诊室兼配药室兼药房兼输液室。内间有两张床,其余堆满药。我们进到诊所时,已有七八个老人在输液,我和大嫂好不容易架着老娘进了诊所,差不多找不到地儿落坐。田医生的老婆兼做护士,在最里头挪了把椅子让老娘坐下。田医生的老婆帮忙测体温,田医生过来把脉。然后去里间拿药到用玻璃隔断的配药间配药。然后体温测出来了,有点发烧。前后大约不至二十分钟,药己经用上了。治疗辅助工具就一支体温计。我扫视了整个诊所,除了体温计,就墙上挂着一个听诊器算得上医疗器械了。</p><p class="ql-block"> 老娘输了一会液,有点困了(昨晚一夜没睡)我们扶她去里间躺下输。不一会,老娘睡着了。田医生拿来一个袖珍打气筒一样的东西,在老娘踝关节肿胀的地方打了几个“洞”,接着拿了个小型“火罐”样的东西,扣在打了“洞”的地方,用抽气筒吸净罐里的气,同时吸出了一些血水。然后用一个鸡蛋大小的药团敷在踝关节打“洞”的地方。再用塑料胶带绑定了。一连串动作下来,老娘都在睡觉中就完成了。等到输完四瓶药水。老娘居然不用拐杖也不用我们扶着,自己一颠一颠地走出来了。田医生配给我二种吃的药和一盒贴的膏药,告知我服用方法,嘱咐我再来二次。总共四百八十元。回家路上,老娘拿着药说:“输了四瓶液还拿了一大袋药,四百八十块钱不贵”。确实,要是上市里医院,非得住个十天半月不可。关键是刚刚连地都落不了的脚,拔了针头,自己就走动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单位有事,下午才送老娘去输液。老娘说昨天贴了膏药,腰疼也好很多了,晚上睡了个好觉。</p><p class="ql-block"> 下午的小诊所空了,我们一点多到的,诊所里只有田医生在打盹。看到我们来,招呼老娘坐下来,又把了一下脉,问了声“好些冒”。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又像昨天一样四瓶(三小瓶一大瓶)。今天我仔细看了田医生的敷脚药团是怎么做的。一个小碗,两小包药粉,什么药粉没看清,还有一小瓶“义丰”酱油。用酱油调药团,我还是头一回看到,然而,却实实在在的有用。</p><p class="ql-block"> 没多久,诊所里又来一老太,也是女儿陪着。老太八十又二,头疼厉害,实在忍不住了才来。讲话声轻得似蚊。我们治完就回了,这次付了一百六十元。</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是周六,我早早回去接老娘输液,家里里里外外找一圈不见人。奇了怪了,哪去了?嫂子说去凤形山脚下看看?我立马去寻,果然在,说是拔笋切碎了喂鸡。我很想抱怨几句,还是忍住了。安慰自己:能出去扯笋也好,总比躺在床上强。</p><p class="ql-block"> 这次又是上午到诊所,人又是多,昨天下午那个头疼的老太,正和旁人聊天。又增了几张陌生面孔,都是老头老太太,互相打听多大年纪呀,哪里不好呀,几个崽女呀之类。三天下来,进诊所的都是七十多八十多的,我家的九十多。好几个都说在大医院治不好,才到这里来治的。话里话外都是对田医生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田医生什么来历?我不清楚。我只知道他叫田如南,六十一岁。墙上挂着的营业执照上写着“内科、儿科”,治风湿病更有独家秘方。因为我问他这膏药外面的店里有买不,他说没有的。田医生的器械有一根体温计,一个听诊器。三天里甚至血压计都没看见用。那个脑壳痛的不用做CT,那个肚子疼的不用做B超,那个腰疼的不用做Ⅹ光。这里都是七老八十的患者。花不起大钱,却是真真切切治好了病。</p><p class="ql-block"> 乡村医生,在如此简陋的地方,日复一日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多多少少减轻了尤其是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难道不值得尊敬?但愿有更多的田医生这样的乡村医生、社区医生,为即将到来的老年化社会贡献更多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