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国度——伊朗

快乐

<p class="ql-block">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首都德黑兰,位于亚洲西南部,同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望,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00千米。境内多高原,东部为盆地和沙漠。属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全国共有31个省。人口8855万人,主要为波斯人,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p> <p class="ql-block"><b>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始于1980年,截至2025年已持续45年‌。2025年3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向伊朗发出武力警告,期望伊朗能在核议题上与美国达成共识,否则美国将可能对伊朗实施轰炸行动。我冒着这种危险4月14日踏上前往伊朗和高加索三国的旅行,17天行程其中八天七晚在伊朗,还好安全返回祖国。</b></p> <p class="ql-block"><b>伊朗是个有着深厚文明底蕴和保守宗教管理并存的国家。法律要求每位女性必须戴头巾,包括其他国家到伊朗的女性,都必须戴头巾。</b></p> <p class="ql-block"><b>踏上这个神秘的国度首先就是车牌号与世界上所有国家不同(我走了近100个国家,第一次看见这种独特的车牌号),是真正的波斯数字。</b></p> <p class="ql-block"><b>紧接着感受就是伊朗人民的热情,我感觉伊朗人特别对中国游客十分友善!在街上,在景区,很多当地人都会主动用中文向我打招呼,</b><b style="font-size:18px;">并且要求与你合影!</b></p> <p class="ql-block"><b>我听说过酒醉,烟醉……,但是没有听说过爱醉,伊朗诗人哈菲兹他体验过,他是伊朗伟大的诗人,据说伊朗人家家都有一本《古兰经》,而能与之相比的就是哈菲兹诗集,几乎也是家家一本。墓地像一座花园,敞开的八角亭下安放着哈菲兹的大理石石馆,有很多人在石馆前摩拜。</b></p> <p class="ql-block"><b>伊玛目清真寺内导游唱“要大家去祈祷”,神圣的旋律仿佛在空气中编织出一片宁静的精神栖息地,让人不禁屏息凝神,心生对信仰的敬畏!</b></p> <p class="ql-block"><b>伊朗33孔桥和赫居古桥—这二座桥非常相似,其桥身设计兼具美学与实用性,作为伊斯法罕的地标,它见证了萨非王朝的辉煌与扎因达鲁德河的变迁。下面的河流一年只有30天左右有水,主要是伊朗全国缺水,桥上又修建了一个拦水坝,大多数时间把水拦着,把水引到伊朗其他急需用水的地方,这里只有农业灌溉用水才开闸,桥下才有水。伊朗很热,桥下无水,所以当地人,喜欢到桥下纳凉休闲娱乐。</b></p> <p class="ql-block"><b>波斯波利斯,又称塔赫特贾姆希德,是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即位以后(公元前522—前486年在位),为了纪念阿契美尼德王国历代国王而下令建造的都城。波斯波利斯是古代阿契美尼德帝国的行宫和灵都,兴建于大流士一世在位时的公元前518年。整个古城巧妙地利用地形,依山造势,将自然之地理形貌和人类之艺术精华融汇在一起。波斯波利斯是伊朗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宫城遗址,宫城始建于公元前518年,前后共建造50多年。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宫殿群和精美雕像,后来在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征时被烧毁。波斯波利斯古城遗址提供了许多关于古代波斯文明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1979年,波斯波利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在2500年后的当代,波斯波利斯已只剩下一副骨架。奇形怪状的一堆堆废墟,空荡荡的门框,以及石柱柱基,似乎都在满怀着永恒的期望,凝视着这一望无际的平原。多少世纪以来,这些遗迹一直在诱使人们进行种种揣测。</b></p> <p class="ql-block"><b>坎多万村,位于伊朗东阿塞拜疆省Sultan Daghi山侧,这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以奇妙的岩石建筑而闻名。坎多万村是世界上唯一有人居住的悬崖村。坎多万的岩石洞穴房屋证明了当地居民的聪明才智和灵巧手工,他们在萨汉德山脉的恶劣环境中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b></p><p class="ql-block"><b>800年后村民仍居在此,这里的悬崖房屋与自然融为一体,室内装饰简单温馨,感受到了波斯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b></p> <p class="ql-block"><b>伊朗地毯博物馆位于德黑兰市中心,1977年落成,占地面积2.4万余平方米,展览面积3400平方米。博物馆建筑式样美观,外看像一个地毯织架,内部分上下两层,一层展厅陈列各种馆藏地毯珍品,二层展厅举办临时地毯展览。</b></p><p class="ql-block"><b>这里有来自伊朗50多个地方的大量珍贵地毯,每件地毯都是一幅艺术作品,诉说着波斯人民的生活与梦想。感受到波斯地毯工艺的精湛繁复,以及纹样中沉淀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美学。</b></p> <p class="ql-block"><b>萨德阿巴德王宫建筑群,位于德黑兰北部的山丘上,空气新鲜,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00 公顷,其中约有 180 公顷为森林、花园、草坪。萨德阿巴德王宫建筑群共有 14 座宫殿,每一座宫殿都富丽堂皇、设备齐全,有游泳池、花园、体育场等。原来的主人都是巴勒维王朝的皇亲贵族。伊斯兰革命时,国王仓皇出走,萨德阿巴德王宫被指定为博物馆,以展示国王奢侈的生活。在萨德阿巴德王宫建筑群中,以白宫最有名,建于1931年,历时八年完工。宫殿顶部优美独特,地上铺着精美的波斯地毯,无论是建造设计还是室内装饰都体现了伊朗建筑艺术的精华。白宫曾是巴勒维国王的办公室和夏宫,设有寝室、餐厅、礼宾厅等,其中礼宾厅的装饰和摆设均为欧洲风情,如沙发为路易十三至十六世时代的风格、瓷器产自法国、铜雕为意大利制造,还有许多欧洲名画和中国装饰品。</b></p> <p class="ql-block"><b>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伊朗古老而文明的历史的缩影,它对人们了解伊朗过去拥有的辉煌历史,和各个朝代的兴衰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博物馆由东楼和南楼两部分组成,南楼为古伊朗博物馆,建于1937年,东楼为伊斯兰时期博物馆,建于1996年。</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自由纪念塔于1971年10月落成,伊朗建筑师候赛因·阿马那特在设计该塔过程中,既注意吸收外国建塔的优点,同时注意充分体现伊朗建筑的民族风格。</b></p><p class="ql-block"><b>伊朗自由纪念塔气派雄伟,风格新颖,由西郊麦哈拉巴德国际机场驱车进入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纪念塔。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呈灰白色,采用钢筋水泥和大理石建成。</b></p> <p class="ql-block"><b>苏丹尼叶城由蒙古人建立,并于1302-1312年间在该城修建了完者都陵墓。陵墓采用大胆的穆斯林式构造,影响了包括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和泰姬陵在内的多座建筑。2005年,苏丹尼叶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建筑的圆顶覆盖着土耳其蓝陶片,高50米,由八座宣礼塔围绕。尽管外部装饰有所损失,内部仍保存着精美的马赛克、彩陶和壁画,是伊朗现存最早的双层圆顶建筑。</b></p> <p class="ql-block"><b>伊朗的粉色清真寺,其实叫做莫克清真寺,被誉为最优雅、最上镜的清真寺之一。这座位于设拉子的建筑瑰宝,以其祈祷大厅内五彩斑斓的彩色玻璃、精美的雕花圆柱和彩瓷而闻名。</b></p><p class="ql-block"><b>温暖的晨光正好斜照在巨大的彩色玻璃窗上,于是波斯地毯上便被投射出美妙神奇的彩色光影组合</b></p> <p class="ql-block"><b>古勒斯坦宫主体堪称伊朗建筑的精华,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镜厅、大理石殿、钻石宫、通风楼等。尤其是镜厅,是戈勒斯坦宫精华中的精华,宫殿内的圆形顶部和四周墙壁都用小块镜子镶嵌,入内如同进入玻璃世界。大理石王座是戈勒斯坦宫中别具特色的,由一群仕女扛起。这是卡札尔王朝的沙王特别订制的。外墙采用大量的彩釉瓷砖,色彩艳丽。内部装饰多采用伊朗传统玻璃片,工艺精致豪华。花园内大树参天,有玫瑰花丛、喷泉和流水,空气清新宜人,园内多鸽子,为园内增添不少生趣。此外,宫殿墙壁上还有著名画家克马尔·穆鲁克创作的数幅名画,使宫殿显得更加富丽堂皇、流光溢彩。</b></p> <p class="ql-block"><b>公元1597年,萨法维帝国皇帝阿巴斯一世决定将首都由加兹温省迁至伊朗的腹地——伊斯法汗。当时的伊斯法汗已经是一个大城市了,阿巴斯为了使伊斯法汗变成一座富丽堂皇、精致典雅的名城,以永久昭示其统治的辉煌业绩,决定重修伊斯法汗,其中最主要、最著名的建筑就是伊玛目广场。该广场建于1602年,宽阔的广场由阿巴斯一世设计,长560米,宽160米,坐落于新王宫和老商业区的交汇处。当时命名为国王广场(Persian:میدان شاه)。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将其更名为伊玛目广场。同年,联合国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景观广场的中央有一个很大的喷水池,那一排高大的水柱向蓝天射去,其激越的水珠组成雾茫茫的景象在太阳的光辉下交织成一片彩虹。与世界上大多数广场不同的是,伊玛目广场基本上是以绿茵茵的草地和众多的花圃所组成,因此它显得格外地具有清新的自然气息。如果站在广场西面的王宫门楼上鸟瞰整个广场,会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广场的四周环以两层楼高的连环拱廊骑楼。拱廊骑楼里面的商铺一家接着一家,那里陈列着传统的波斯手工艺品,比如铜器、绘画、首饰、陶器、木器等,琳琅满目。人们把伊玛目广场看作是伊斯法汗的象征,因为不少最著名的历史景点都坐落在广场的周围和附近。</b></p> <p class="ql-block"><b>广场的南面是无与伦比的伊玛目清真寺(原来叫国王清真寺),是伊朗清真寺建筑中的精品,也是艺术和建筑的伟大结晶,由阿巴斯皇帝(17世纪上半叶)下令全国最优秀的工匠们花了27年时间修建而成,因此被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物之一。整个清真寺建筑以深蓝色为基调,其颜色与蓝天融为一体。清真寺还以三个跨度极大的浑圆穹顶为主体结构,并饰以蓝色、金色和银色镶成的抽象或具有想象力的花卉图案。建筑物的绝大部分的表面上被铺上了精美的珐琅质的砖。走进它的巨大庭院,四周矗立的是四座宏伟的“伊旺”(波斯语,门楼),每座“伊旺”堪称是伟大的建筑杰作:高耸、完美、和谐和精致。它的柔和的半月形拱弧和其蜂窝状的造型一直是伊朗清真寺建筑的摹本。北面的廊殿有两座42米高的宣礼塔相伴,而西面的宏伟“伊旺”一侧则有一座高48米的宣礼塔。南面的“伊旺”是最大的一个,它通向一座巨大的祈祷大殿,该殿有两个互相叠盖的碗状形的半圆穹顶。内圆顶高38米,外圆顶高达54米,这之间空出来的14米空间是专门为了起回音效果而设计的,以便让伊玛目在宗教聚会时站在壁龛的地方讲道时,其声音能让各个角落的群众都听到。</b></p> <p class="ql-block"><b>广场东面是卢特夫拉长老清真寺,过去是王室的礼拜场所,其主色是奶黄色,建筑装饰和设计在伊斯兰建筑学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该清真寺的名字得自于皇帝所敬重的来自黎巴嫩的伟大学者卢特夫拉长老。萨法维帝国推行伊斯兰教政策以及鼓励宗教研究的政策吸引了不少来自伊斯兰世界各地的学者。卢特夫拉长老在这里受到了皇帝的隆重接待和优遇,皇帝为他修建了这座清真寺让他讲学和礼拜。巨大的圆顶是用一圈厚达一米七的砖墙支撑的。圆顶建筑的外表被饰以花卉主题和各式阿拉伯风格装饰,均以白色釉砖镶嵌细工拼出阿拉伯书法体铭文,还被衬以青金石色的底色。被伊斯法汗人称为“世界景象公园”的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群是伊朗的骄傲,也是许多世界旅游者景仰的地方,它确实是波斯伊斯兰文明最优秀、最灿烂的体现。</b></p> <p class="ql-block"><b>太阳照射到清真寺一道光,像孔雀的尾!</b></p> <p class="ql-block"><b>伊斯法罕大巴扎,这里可以买到全伊朗最精致的手工艺品,广场四周回廊是尚存的古代皇家集市,而且伊斯法罕的工匠精神是得以最完整保留的。</b></p> <p class="ql-block"><b>伊朗民宅很有特色,卡山闻名的大豪宅波鲁杰蒂宅邸和塔巴塔巴依宅院,具备典型的古波斯豪宅大院的主要特征。气派宏伟,精雕细琢。</b></p> <p class="ql-block"><b>在设拉子周边,有一处历史悠久的波斯帝陵——Naqsh-e Rustam。这座帝陵可以追溯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公元前550年-前330年),四座国王陵墓雕刻在悬崖峭壁上,包括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和大流士二世。</b></p> <p class="ql-block"><b>古兰经门,有一千多年历史,原本是伊朗设拉子城北一座装饰用的城门,因卡里姆汗(桑德王朝第一位统治者)曾在城门顶上的小房间里放置了一本《古兰经》,而成为设拉子的地标建筑,保佑着进出的人平安,也见证了古波斯帝国的盛衰。</b></p> <p class="ql-block"><b>正如《孤独星球》里所写:“如果旅行中的惊喜是最大的意义,那么伊朗无疑是你此生应该访问的国家。</b></p><p class="ql-block"><b>我曾足迹遍及几十个国家,在这些旅行中,我始终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吸引着我?是美国澳大利亚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是欧洲精美的建筑艺术?或是墨西哥、古巴那独特的异国情调?当我踏上伊朗的土地时,我才真正明白,吸引我的并非风光或艺术,而是那份友善与热情。</b></p><p class="ql-block"><b>通过这次旅行,我对伊朗这个神秘的国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伊朗绝对是一个你值得旅行的目的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