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原古龙桥

静美

<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高速路上蜿蜒的光影,我与朋友一路疾驰,终于抵达三原。作为初来乍到的外乡人,陌生与新鲜在心底悄然交织。刚停好车,朋友便迫不及待地放飞无人机,螺旋桨的嗡鸣声中,镜头开始捕捉古龙桥的全貌。而我,则独自踏上石桥,瞬间被眼前“桥上叠桥”的奇观吸引——新修的现代桥梁凌空飞架,下方古桥似卧波长龙,新旧建筑的碰撞,勾起我强烈的好奇心,忍不住掏出手机探寻它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初见古龙桥,其宏伟身姿便深深震撼了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古桥,历经十二载雕琢才得以竣工,是明代工部尚书温纯倡导集资的心血之作。桥长110米,宽11米,高26米,三孔拱桥造型古朴典雅。中孔较大,采用尖形拱顶,两侧孔稍小,远远望去,恰似一条巨龙横卧在清峪河上,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沿着青石铺就的桥面缓缓前行,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桥身由石条铁钳紧密相连,石缝间糯米与石灰汁的粘合,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旧坚如磐石,尽显古人卓越的建筑智慧。桥两侧的石雕栏杆更是精美绝伦。64根石柱整齐排列,33块青石板镶嵌其中,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二十四孝图以及精美的人物花卉。每一道线条、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巧思与精湛技艺,让人忍不住驻足,细细品味其中韵味。</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俯瞰清峪河水潺潺流淌,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三原县志》曾记载,明万历四十四年,暴雨如注,河水暴涨,汹涌的洪流漫过桥身,桥面房屋尽毁,而古龙桥却稳如泰山,屹立不倒;民国二十二年,狂风暴雨肆虐,浊浪排空,它依然如中流砥柱,安然无恙。历经无数天灾人祸,古龙桥凭借坚固的结构,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三原人民的悠悠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晌午已至。虽满心期待着下一个景点,但真要离开时,心中却满是眷恋,一步三回头,最终还是带着不舍,与古龙桥作别 。这份难忘的相遇,也将化作我心底珍贵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