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佛陀的美篇

邋遢佛陀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2日,周日的阳光洒满大地,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人体十二经络中的一条重要经络——太阳膀胱经。这条经络不仅是十二经络中最长的一条,也是穴位最多的经络。它与肾脏相对应,主要掌管泌尿系统和骨骼健康。如果膀胱经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小便发黄、膀胱疼痛、尿路感染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表现为四肢无力、后背疼痛、痔疮困扰以及肩颈僵硬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在一天的十二时辰中,申时(15点至17点)是膀胱经最为旺盛的时刻。此时,人体内的津液循环最为活跃,有助于滋养身体、调节阴阳平衡。如果膀胱经过热,可能会导致膀胱咳,甚至出现咳嗽时遗尿的情况。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申时体温升高尤为明显,因此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促进体内津液的循环。同时,饮用一些滋阴泻火的茶水,对改善阴虚症状非常有效。</p> <p class="ql-block">膀胱经的行走路线复杂且穴位众多,从起点睛明穴开始,经过攒竹穴、眉冲穴等,一路向下延伸,分为两条分支。其中一条分支经过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等,直至中膂俞穴、百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合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另一条分支则从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等,经过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盲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最终到达会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杨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谷穴,最后到达至阴穴,共计六十七个穴位。</p> <p class="ql-block">在这众多穴位中,京骨穴是一个重要的原穴。它位于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的赤白肉际处。取穴时,可以侧坐或仰卧,沿着小趾后面的长骨向后推,触摸到一个凸起(即第五跖骨粗隆),其下方的掌背交界线处按压时会感到凹陷,这就是京骨穴。操作时,直刺0.3到0.5寸即可。京骨穴主要治疗头痛、项强、腰腿痛以及癫痫等病症。</p> <p class="ql-block">飞杨穴是膀胱经上的一个络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取穴时,俯卧位,用一根标有二等分的弹性皮筋,将皮筋两端点与腘窝横纹中点、外踝尖对齐,在皮筋的中点再往下方外侧1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的地方即为飞杨穴。操作时,直刺1到1.5寸。飞杨穴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目眩、腰腿疼痛以及痔疾等病症,还可缓解气上冲心等冲脉病症。</p> <p class="ql-block">束骨穴是膀胱经上的一个输穴,位于足外侧,第五跖骨小头的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时,可以侧坐或仰卧,在足小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五跖趾关节)后方掌背交界线处按压,会感到一个凹陷,按压时有酸胀感的地方就是束骨穴。操作时,直刺0.3到0.5寸。束骨穴主要用于治疗头痛、项强、目眩等头部疾患,以及腰腿痛和癫狂等病症。</p> <p class="ql-block">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希望这些知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天我们将继续分享下一条经络——少阴肾经,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