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七八奇葩说,留言评论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爱如光,温暖一生,母亲的爱,像阳光一样无声却永恒。她或许不完美,但她一定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节,并非现代商业化的产物,它的背后有一段温暖而深刻的历史。 </span>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为感谢母亲而庆祝的节日,时间为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p><p class="ql-block">母亲不仅是“妈妈”,她也是她自己。她可能曾有自己的梦想、爱好,却因为家庭而暂时放下。母亲节,也是我们重新认识母亲、尊重她作为独立个体的机会。 </p><p class="ql-block">而母亲节的意义,远不止于送一束花或吃一顿饭。它的核心,是让我们重新思考“母亲”这两个字的分量。</p> <p class="ql-block">母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母爱始终被人们所赞美和歌颂。正如母亲养育子女,历尽千辛,也毫无怨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代诗人孟郊,</span>通过描绘母亲在孩子远行前细心缝衣的场景。出身贫寒,仕途坎坷。46岁才中了进士,50岁才当上溧阳县尉,有了安定的居所和稳定的俸禄。他立马把老母亲接到身边,算是尽一点迟到的孝心。</p><p class="ql-block">看着白发苍苍的母亲,孟郊愧疚之心和汹涌的感情喷薄而出,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p><p class="ql-block">吟出了游子的心声,道出了游子的牵挂,引发了无数飘泊在外游子的深深共鸣。</p> <p class="ql-block">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文化记忆很大一部分是节日的记忆。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她组织了追思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的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1913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每年春天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纪念众神之母瑞亚。瑞亚作为宇宙之神克洛诺斯的妻子,孕育了众多强大的神祇,是生命与创造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母亲节又重新进入了中国人的视线,逐渐被一些城市居民所接受。目前,有些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得到了广泛的接受、推广和庆祝。</p> <p class="ql-block">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年5月11日是母亲节,你知道母亲节的起源和设立我国本土母亲节的倡议吗?</p><p class="ql-block">目前,人们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庆祝母亲节,表达浓浓的感恩之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给母亲送鲜花、贺卡、服饰、健康设备等礼物。</p><p class="ql-block">把自己和母亲的老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重温母子深情;为母亲煮一碗长寿面,象征“福寿绵长”,和母亲一起包饺子,寓意“健康团圆”;用看电影、一日游等多种文化方式,和父母共享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母亲节是一个表达对母亲感激之情的节日,它只是日历上的一天,母亲的爱却是岁岁年年。母爱从不需要回报,但我们的回应能让她的付出更有温度,我们回报母亲的最好礼物,莫过于将她的爱化作日常的感恩与陪伴。</p><p class="ql-block">席慕蓉曾描述:母亲是伞,是巨英,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英里的巨子。 宋庆龄也曾描述母亲的责任之一,是从孩子的童年时代起,就善于发现他们的才能、性格和志向。</p><p class="ql-block">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母亲是生命的源头,是爱的起点。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p><p class="ql-block">今天,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全天世界的妈妈们致敬。祝所有的妈妈,幸福快乐,健康长寿。您还有对母亲想要表达的,期待您也可以来留言评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