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李四光纪念馆

蔡蔡

<p class="ql-block">走进黄冈李四光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重的雕像基座。基座上刻着“李四光 1889-1971”的字样,仿佛在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生平。雕像背后是一座现代化建筑,将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一幅壁画吸引了我的目光。壁画中,一位手持拐杖的老者形象栩栩如生,他似乎正站在山峦之间,沉思着地质科学的奥秘。这幅壁画生动地展现了李四光先生在地质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角,我了解到李四光先生的早年经历。他出生于湖北黄冈回龙镇张家湾村,在留学期间结识了孙中山等人,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他任教于湖北中学,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辞职,走上了一条寻求救国之路的艰难旅程。</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第三部分,我看到了一段关于李四光科学创新的文字介绍。他把应用力学引入到地学研究领域,独创了地质力学这门边缘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工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p> <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李四光先生先后患上了冠状动脉感化性心脏病,并切除了左肾。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科研工作。1965年2月,他又被确认患上了髂骨总动脉瘤,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然而,直到他逝世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的时间,地震预报的工作就会看到结果。”他用一生的精力为祖国科学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内,一座雕塑静静地矗立着。雕像位于一个方形底座上,并标有“地质之光”字样。背景墙上挂有多幅历史照片与画作,展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及场景。这些照片和画作仿佛在诉说着李四光先生的传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隅,我看到一幅老照片。照片中,一位身穿灰色中山装的老者坐在室内环境中,桌上摆放着茶具和其他物品。这是一段文字说明其入党时在北京西山象鼻沟住所留影纪念的情景。这位老者正是李四光先生,他用一生践行着对党的忠诚。</p> <p class="ql-block">李四光先生的地质力学理论对中国石油勘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纪念馆内,我看到了关于他的生平介绍,展示了他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国家的能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展板上,我看到了对李四光同志生平事迹的文字介绍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评价。展板顶部中央位置醒目地写着“结束语”三个字,仿佛在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内,我还看到了一块展示冰川形成过程的文字板。文字板详细介绍了冰川是如何由雪再结晶聚积成巨大碎冰体,并通过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形成的。同时,我还看到了李四光先生的照片及其生平简介,了解了他在第四纪冰川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角,我看到了一幅描绘李四光躺在床上阅读书籍的画面。画框上方悬挂着一块写着“功成花甲步不止”的牌匾,并附上一段关于他探索科学前沿的文字介绍。这幅画让我感受到了李四光先生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即使在病床上,他依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纪念馆的“结束语”标题下,我看到了关于李四光精神财富的文字介绍板。这段文字讲述了他留下的宝贵科学遗产及其高尚情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参观完纪念馆,我深深地被李四光先生的精神所感染,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