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参观南水北调中线水利枢纽工程一丹江口大坝

银秀

<p class="ql-block">五一小长假,我们一家驱车前往湖北省丹江口市,参观了举世闻名的南水北调工程核心——丹江口大坝。这里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的奇迹,更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胜地。站在176米高的大坝之上,俯瞰清澈碧绿的丹江口水库,碧波浩渺,风景如画!不愧为″亚洲天池″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京视察。在视察黄河途中,他首次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毛泽东主席的这一构想,六十年后终于实现!成为人类水利史上的奇迹!丹江口水库(含河南省淅川县区)是1958年9月1日开工建设的。当时,湖北、河南两省所辖的襄阳、荆州、南阳3个地区17个县的10万民工挑着干粮,带着简陋的工具来到丹江口开启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初期工程於1974年完工,坝高162米,库容291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90万千瓦,这些数字背后凝聚了多少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啊!丹江口水库被周总理誉为″五利工程″!</p><p class="ql-block">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05年正式启动,大坝在原址加高续建於2013年竣工后,大坝坝顶高程176.6米(增高15米),坝顶长3442米,坝轴线1141米,整个库区(湖北约80%,河南约20%)占地面积864平方公里,相当于二个香港加三个新加坡!</p><p class="ql-block">2014年12月12日通水后,清澈的丹江水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出发,一路奔流向北,途径河南、河北,最终抵达北京和天津。</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11月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滋养了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p><p class="ql-block">彻底实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夙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 <p class="ql-block">南水北凋流经图~</p> <p class="ql-block">景交车上车点在大坝上端,上下要走400多级台阶,有点累哈~</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到达景交车的起始点,林木森森,春意盎然,景色怡人~</p> <p class="ql-block">丹江口大坝,一坝锁汉江,高峡出平湖。站在坝顶,极目远眺,水天一色,浩渺无边,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蓝色画卷之中。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无数碎金闪耀。清风拂面,碧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烦恼。这里的美,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人类智慧与自然融合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丹江口大坝景区,是国内少有的具备城中看坝、坝上观城的水利风景区。徜徉其中,上观一库清水,下瞰两岸青山,春日有樱花作伴,秋季有银杏为伍,既有大坝建筑之雄伟浑厚,又有碧波荡漾之似水柔情~</p> <p class="ql-block">坐景交车返回~</p> <p class="ql-block">大坝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建设丹江口大坝水库的艰辛历程、生态保护等示意图长廊~~,如今我们能够欣赏到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烟波浩渺,湖光山色如此美景,喝到国家达标的优质水,是湖北、河南两个省内10多万个农民工背井离乡,日夜作战换来的,面对艰苦的环境和简陋的工具,丹江口水库能够修建完工,是党的坚强领导,科技工作者们的无私奉献,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世上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修建丹江口大坝时为保护武当山″遇真宫″建筑文物而进行的单体建筑提升工程的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东线、西线情况文字说明标示牌~</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银杏谷应该很美~</p> <p class="ql-block">大坝雄姿~</p> <p class="ql-block">离开丹江口市去襄阳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