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下)赫赫战功的潜艇

刘建国

<p class="ql-block">  1.几年前,携家人由京来到吉林珲春,这次行程是海参崴。</p><p class="ql-block"> 提前办理了入境手续,第二天乘坐吉林大巴进入俄罗斯口岸。</p><p class="ql-block"> 海参崴,原中国国土,1860年11月14日被沙俄掠夺。</p> <p class="ql-block">  2.乘车两个多小时,在俄罗斯海岸行驶。</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天空晴朗,碧蓝的大海一望无际。</p> <p class="ql-block">3.到了海参崴港口,先用午餐。</p><p class="ql-block"> 下午乘坐游船🚢在海上观景,众多海鸥涌向船头,在半空中将游客抛出的面包衔走。</p> <p class="ql-block">  4.这里的海鸥不但多,还不怕人,我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海鸥,体形大,发出的声音也很响亮。</p> <p class="ql-block">  5.在游船上,看到岸边停靠的军舰、炮艇。北面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6.海参威,俄罗斯的一座港口城市,位于俄罗斯东北部,濒临太平洋。 </p><p class="ql-block"> 是俄罗斯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俄罗斯东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p><p class="ql-block"> 海参威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座城市拥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也是东欧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7.海参威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处于津门口,可以直接连接俄罗斯东部与日本,韩国等国家,是俄罗斯海上和贸易的重要枢纽。</p><p class="ql-block"> 海参威港口拥有良好的渔业,还有许多海产品,如海鲜贝类等,其中部分海鲜是俄罗斯知名的食品。</p> <p class="ql-block">  8.海参崴也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建筑和景观如歌德堡、博物馆、剧院等,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往参观游玩。</p><p class="ql-block"> 海参威的旅游业不断发展,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古老的城堡、海滩、悬崖、山谷等,非常适合旅游观光。</p> <p class="ql-block">  9.海参崴是俄罗斯东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俄罗斯东北部的经济中心。</p><p class="ql-block"> 拥有许多工业企业和商业服务业,如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等,是俄罗斯东部重要的工业基地。</p> <p class="ql-block">  10.海参威是一个港口城市,它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也是俄罗斯东部的经济中心,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海参崴被割让时间与条约</p><p class="ql-block"> 1860年11月14日,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又称《中俄续增条约》),正式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沙俄。</p> <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此次割让是沙俄通过武力威胁与外交施压实现的,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之一。 </p><p class="ql-block"> 该条约还废止了此前《瑷珲条约》(1858年)中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中俄共管”的条款,直接划归俄国。</p> <p class="ql-block">二、条约内容与影响</p><p class="ql-block">核心条款</p><p class="ql-block"> 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的合法性。</p><p class="ql-block"> 乌苏里江以东海的土地(含库页岛、海参崴等)永久归属沙俄。</p><p class="ql-block">后续影响</p><p class="ql-block"> 海参崴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核心港口及军事基地,至今仍是俄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当地华人因沙俄及苏联时期的政策逐渐减少,至20世纪30年代几乎消失。</p> <p class="ql-block">三、部分混淆点澄清</p><p class="ql-block"> 有说法提及1858年《瑷珲条约》涉及海参崴,但实际该条约仅割让黑龙江以北土地,乌苏里江以东(含海参崴)在1860年《北京条约》中正式割让。</p><p class="ql-block">现代争议</p><p class="ql-block"> 1995年俄罗斯曾非正式承诺归还海参崴,但未履约。当前中俄已通过边界协定确认领土归属现状。</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潜艇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一、博物馆概况</p><p class="ql-block"> 海参崴潜艇博物馆(C-56潜艇博物馆)位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红旗舰队纪念广场或太平洋舰队战斗荣誉纪念广场。</p><p class="ql-block"> 主体是一艘真实的退役潜艇——C-56号。</p><p class="ql-block"> 这艘潜艇在二战期间立下赫赫战功,战后被改造为实体博物馆,展示苏联海军的历史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二、历史背景与战功</p><p class="ql-block">1.服役经历</p><p class="ql-block"> C-56潜艇于1936年建造,经西伯利亚铁路运至远东组装,编入太平洋舰队。</p><p class="ql-block"> 卫国战争爆发后,C-56和其他三艘潜艇一起,横越太平洋、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行程近30000公里。</p><p class="ql-block"> 2.战功</p><p class="ql-block"> 抵达北欧海域的欧洲战场后,在那里与德国海军展开战斗,整个二战期间,共击沉德军舰船10艘、重创4艘,自身未受损伤。</p> <p class="ql-block">  战后为纪念牺牲官兵,潜艇被切割分段运输至现址,复原后成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荣誉地位</p><p class="ql-block"> 曾获红旗勋章和近卫军称号,是俄罗斯军事历史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三、展馆布局与展品</p><p class="ql-block">1. 内部结构</p><p class="ql-block"> 保留原潜艇舱室,分为历史陈列区与设备展示区。</p><p class="ql-block"> 前舱展示照片、勋章、文字资料等,后舱保留机械、潜望镜、鱼雷发射管等真实设备。</p><p class="ql-block"> 舱内狭窄,需弯腰通过圆形舱门,真实还原战时环境。</p> <p class="ql-block">2. 特色展品</p><p class="ql-block"> 原样陈列的操控台、阀门、管道系统,以及水手休息区与鱼雷舱结合的空间设计。</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C-56潜艇博物馆的馆藏珍品</p><p class="ql-block"> 一、军事装备与原始舱室</p><p class="ql-block">1.鱼雷发射系统</p><p class="ql-block"> 保留4个鱼雷发射管及配套设备,可同时携带8枚鱼雷,真实还原潜艇的武器配置。</p><p class="ql-block"> 尾部鱼雷发射舱展示原始操作装置,可近距离观察发射流程。</p> <p class="ql-block">2.潜望镜与指挥系统</p><p class="ql-block"> 保留二战时期的潜望镜、仪表盘、气压阀等操控设备,部分仍可手动操作。</p><p class="ql-block"> 指挥舱内管道密布,复原了潜艇航行时的决策场景。</p><p class="ql-block">3.潜艇结构原件</p><p class="ql-block"> 艇体钢板、螺旋桨等部件均为二战原物,展示潜艇的防御与航行技术。</p> <p class="ql-block">二、历史文献与实物展品</p><p class="ql-block">作战记录与勋章</p><p class="ql-block"> 艇舱壁贴满黑白照片、手抄本日志及文字资料,记录C-56潜艇击沉10艘德舰、重创4艘的辉煌战绩。</p><p class="ql-block"> 展示红旗勋章、近卫军称号证书等苏联最高军事荣誉。</p><p class="ql-block">水手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 陈列军装、水手帽、床铺、罐头等生活用品,还原水下长期作战的艰苦环境。</p> <p class="ql-block">三、纪念设施与互动体验</p><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与长明火</p><p class="ql-block"> 1.潜艇旁立有黑色大理石纪念碑,刻有1941-1945年 苏联海军在卫国战争中,保卫重要港口战斗中牺牲将士的事迹和史实。</p><p class="ql-block"> 广场左侧为太平洋舰队总部大楼,陈列铁锚与战舰模型,体现军事传承。</p> <p class="ql-block">长明火纪念碑位于潜艇旁</p> <p class="ql-block">2. 多媒体展示</p><p class="ql-block"> 部分舱室通过模型、地图及影音资料,介绍潜艇跨洋远征(3万公里)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可触摸操作台、阀门等设备,感受潜艇内部的复杂机械结构。</p> <p class="ql-block">四、特色展品</p><p class="ql-block"> 全球罕见的“活体潜艇博物馆”:C-56是唯一完整保留原始结构并开放参观的二战潜艇。</p><p class="ql-block"> 跨洲运输奇迹:潜艇拆解后经西伯利亚铁路运输至海参崴复原,展现苏联工程能力。</p><p class="ql-block"> 冷战时期苏联海军象征:展品反映苏联远东战略与太平洋舰队的军事布局。</p> <p class="ql-block">  艇舱两壁贴满照片、图片和文字等材料,所有文字皆为俄文,并无其他语言作为注释。</p><p class="ql-block"> 通过已略显斑驳的图片,能够看到潜艇与战士的英勇与无畏。</p> <p class="ql-block">  一排排金银铜制的精致勋章,记录了苏联海军曾经的辉煌历史,他们的所有者,一定有着讲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故事与回忆。</p> <p class="ql-block">和平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