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是长江文明的动脉

家华

<p class="ql-block"><b>2024年12月,由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和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知名学者刘玉堂主编的丛书——《长江文明通史》开始由武汉出版社出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5年初第一次印刷的《长江文明通史(航运卷)》</b></p> <p class="ql-block"><b>我很幸运成为这套丛书的第三卷,即航运卷的作者,并列入第一批出版。我为在这套丛书中展现长江航运的悠久历史,及其对长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而感到荣幸和骄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江文明通史丛书共计16卷</b></p><p class="ql-block"><b>2021年,该丛书获批湖北省出版基金项目,2023年获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b></p> <p class="ql-block"><b>丛书旨在全面展示长江文明的千年文脉,从多维度追溯、梳理其起源、发展与演变,阐释长江流域的文化特征和文明内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万里长江流程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b>在《长江文明通史.航运卷》中,我通过史实,叙述了长江航运在六个方面对长江文明的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江第一湾(金沙江石鼓镇)</b></p> <p class="ql-block"><b>一、促进了农耕文明。 学者易中天先生说:“文明的前提是定居。所以,最先出现的文明,一定由最需要定居的农业民族来创造”。从事农耕是古代人类实现定居的必然条件,而定居则是一切高级文明产生的前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船只通过长江三峡大坝五级船闸。好友月君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国记者凯萨尔镜头中的长江三峡纤夫</b></p> <p class="ql-block"><b>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原始社会,为繁衍生息,长江流域的先民大都聚集在有河流的地方,傍水而居,以瓠济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靠它从事农耕,渔猎和运输。从新石器时期遗址和夏、商代遗址,如河姆渡遗址、沿江分布的大溪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原始水稻、原始舟楫的身影,说明长江流域的先民已经学会了使用独木舟,学会了灌溉,显示了最初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带来了稳定的收获和财富,为进一步衍生出高雅的精神文化奠定了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型客轮通过三峡大坝五级船闸</b></p> <p class="ql-block"><b>二、促进了城市文明。长江航运促进了长江沿岸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沿江孕育和崛起了众多重要的、繁荣的商业城镇。如成都、重庆、宜昌、武汉、九江、安庆、芜湖、南京、扬州、上海等,它们因水而兴,因城而荣。唐代“扬一益二”的繁荣就建立在长江航运网上。这些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长江文明的内涵,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共同构成了长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核心区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江左源楚玛尔河</b></p> <p class="ql-block"><b>三、促进了国家统一。在古代中国数次兼并、征伐战争中,长江成为政治、军事行动的重要通道,航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战国时期,楚国凭借长江航运的优势,打造出 "西通巫巴,东接吴越" 的庞大水运网络,其商船队远达岭南地区,为华夏文明的南扩奠定了基础。吴国基本上统一了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秦国开凿灵渠,统一了岭南地区。被运用于战争的长江航运,客观上加速了地区统一的步伐和进程,促进了国家的形成和统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江三峡夜航。好友传学拍摄</b></p> <p class="ql-block"><b>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流域经济的大动脉,长江支撑了农业(运输粮食)、手工业(运输原料和产品)、商业(商品流通)的发展。长江航运承担了以粮、盐、茶、绸、瓷器、矿产、木材等关键物资大规模、高效的运输,并通过大运河连接北方,通过海路连接世界,成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大通道,维系、支撑了历代王朝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经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江三峡大坝泄洪。好友加宝拍摄</b></p> <p class="ql-block"><b>五、促进了文化交流。长江航运是文化交流的通道,不同地区的方言、习俗、宗教信仰、艺术形式得以传播和交融。各类人员的频繁往来,促进了人才、技术、思想、劳动力的流动和文化交流,为文明注入了活力。游历各地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体现了长江航运与文人精神完美融合。</b></p><p class="ql-block"><b>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流动中的碰撞、融合、创新与传播,自上而下形成了地域特色浓郁的青藏文化、云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徽皖文化、吴越文化、沪上文化等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的长江文化,并将这种影响力辐射四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江三峡坝区水上消防演习。好友洪宁拍摄</b></p> <p class="ql-block"><b>六、促进了民族融合。在华夏多民族的融合中,在中华大家庭的形成和发展中,长江航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通过航运,“衣冠南渡”,“湖广填川”,北人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南方人口大大增长,为开发长江中下游土地创造了基础条件。中原政治和经济重心南移,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江南的经济和人文基础。中原文明、中原文化形态与长江流域的文明、文化相互影响,充分融合,不仅扩大了中国的文化边疆,也促进了各民族的深度融合。</b></p> <p class="ql-block"><b>综上所述表明,长江航运虽然不是长江文明产生的唯一原因,但它是长江文明的动脉,它加速、深化和拓展了长江文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是长江文明繁荣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在长江文明发展史上发挥了核心作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