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嘉兴行之四(游览南湖,观瞻红船)</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7日,我们从全省各地到海宁会合,开启相聚在嘉兴三日之行。28日中午我们到达嘉兴南湖宾馆。沈,金二位同学热情地接待了大家,中,晚餐设宴盛情款待同学们。下午我们在嘉兴府遗址,月河古街道参观游览。晚上欣赏南湖夜景。29日上午游览南湖“湖心岛”风景区。瞻仰“红船”。29日中午赶赴桐乡祟福镇看望徐同学。下午结束本此游程,相约重聚再见。然后各自返程。</p> <p class="ql-block">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是国家5A级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规划区域总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与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 </p><p class="ql-block">南湖景区是一个古园林建筑群,以烟雨楼为主体。烟雨楼最早建于五代时期,原址位于南湖边,南宋建炎以后,曾多次遭废弃和重建,明朝嘉靖年间被迁至湖心岛上。</p><p class="ql-block"> 南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湖中有多个小岛,岛上绿树成荫,亭台楼阁点缀其中,与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画卷。</p> <p class="ql-block">“红船”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历史意义: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会议受到法租界巡捕搜查,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在南湖红船上,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艘船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见证,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和革命的源头象征。 </p><p class="ql-block"> 精神意义:“红船精神”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05年首次提出,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和仁人志士为了探求救国真理,经过艰苦探索和无私奉献而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激励党员坚定信念、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强大思想武器。</p><p class="ql-block"> 现实意义:南湖红船作为重要的红色革命圣地,每年吸引着200多万名游客前来瞻仰,追寻共产党的历史,汲取精神养分,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也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游嘉兴南湖》</p><p class="ql-block">湖心烟雨隐红船,</p><p class="ql-block">百载风云涌眼前。</p><p class="ql-block">柳岸登楼寻旧迹,</p><p class="ql-block">菱歌绕榭续新篇。</p><p class="ql-block">渚莲香透三秋露,</p><p class="ql-block">汀鹭轻分一水天。</p><p class="ql-block">欲问来程何处是,</p><p class="ql-block">棹声摇月过桥边。</p> <p class="ql-block">嘉兴月河古街即月河历史街区,是嘉兴市区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能反映江南水乡城市居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区域之一。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月河街区形成于宋,兴盛于明,因“水弯曲抱城如月”而得名。1700多年来,京杭大运河沿月河历史街区南侧穿流而过,运河两岸灯火万家,官舫贾船穿梭不绝,使其成为嘉兴历史上著名的繁华府城。</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貌</p><p class="ql-block"> 三河三街格局:街区以平行的“三河三街”为基本格局,“京杭大运河”“外月河”“里月河”三河基本平行,又在北丽桥附近相汇;“中基路”“坛弄”“秀水兜街”三街则成为繁华的商贸地带。 </p><p class="ql-block"> 传统建筑风格:现存民居多为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码头高耸的清末民初建筑,水阁枕河,埠头系舟,石桥通巷,河埠驳岸,轮廓优美、色彩淡雅,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景致。</p><p class="ql-block"> 文化与商业特色</p><p class="ql-block"> 老字号集聚:街区内汇聚了众多百年老字号,如五芳斋、朱炳仁铜艺、陆稿荐、邹大鲜、张萃丰等,投射出旧时嘉兴“江南府城”的繁华。</p><p class="ql-block"> 民俗文化丰富:这里有粽子文化博物馆、端午民俗文化体验馆等场馆,以文化展示和现场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当地传统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 休闲娱乐多样:街区引入了皮影戏院、花鸟市场、古玩市场等休闲场所,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精致客栈、民宿,供游客休闲住宿。</p> <p class="ql-block">嘉兴府旧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府前街65号,核心区域为嘉兴子城。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起源与早期发展:始建于三国吴黄龙年间,距今已有1790多年历史,是嘉兴最早的城垣,当时周长二里十步,高、厚为一丈二尺,占地7.5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名称由来:唐末因在原城外兴建了罗城,故原城改称子城;另一种说法是原在子城周围遍植梓树,先前叫梓城,后讹化为子城。</p><p class="ql-block"> 后续变迁:五代十国时,吴越国在此设置开元府,嘉兴自此自苏州分离出去。元世祖至元13年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明初复为嘉兴府。1913年,嘉兴府被废除。</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城门与城楼:城门为拱券门,高5.4米,跨经4.5米,拱券用砖联锁平砌,上建一城楼,平面为三间带回廊,二层重檐歇山顶,梁架为五架梁带双下廊。</p><p class="ql-block"> 谯楼:是浙江省现存城墙上唯一的古城楼,重建于光绪三十四年,为砖木结构三楹楼房,重檐歇山顶,花式屋脊,四铺水小脊,发戗如意头,戗角雕刻龙头,回廊飞檐。 </p><p class="ql-block"> 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政治中心:从三国至清代,子城均为嘉兴(秀州)府衙或军治所在地,长期作为嘉兴城市的政治中心。</p><p class="ql-block"> 文化象征:嘉兴子城遗址是保存完好、演变脉络清晰的县、州、府衙署遗址,其古建筑中轴线串联起了嘉兴的历史文化,对于研究唐宋衙署建筑、城市制度等具有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相关遗址</p><p class="ql-block"> 太平天国听王府旧址:1860年6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队攻占嘉兴,次年听王陈炳文在此建造七进听王府,工程浩大,至1864年嘉兴被攻陷时仍未竣工。</p><p class="ql-block"> 民国浙军第二十一团营房:民国三年,子城内建浙军第二十一团营房,俗称“西大营”,于民国二十六年毁于日军炮火。</p> <p class="ql-block">29日中午,我们在参观游览了嘉兴南湖风景区后,赶赴桐乡崇福镇看望徐同学,受到徐同学的热情接待,中餐盛情款待。好久不见,同学们在一起,激情澎湃,笑声不断,频频举杯,庆祝重逢。</p> <p class="ql-block">崇福重逢忆往年,</p><p class="ql-block">欢声笑语恍如前。</p><p class="ql-block">运河水畔风依旧,</p><p class="ql-block">岁月情牵同窗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