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兴善寺是中国汉传佛教密宗祖庭。始建于西晋年间,原名遵善寺。隋开皇二年(582年)建都大兴城时,寺院占城内靖善坊内一坊之地,隋文帝取城名"大兴"二字,取坊名"善"字,将寺院赐名为"大兴善寺"。<br>唐开元年间,被称为"开元三大士"的印度高僧善无畏、不空、金刚智在大兴善寺翻译佛典,依《大日经》《金刚顶经》研习、修持形成密宗。不空大师为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帝师。寺院为当时三大译经场之一,许多佛教经典在此译出,尤以密教典籍最多,大兴善寺因此成为中国汉传佛教密宗祖庭。日本空海大师入唐求法期间,曾在大兴善寺参学,学成归国盛宏密法。因此,大兴善寺亦被日本真言宗尊为祖庭。<br>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