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信

刘云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6年的秋天,我正在郑州格陵兰大酒店实习。那是一个忙碌又充满新鲜感的日子,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和收获。凌晨时分,我还在格陵兰大酒店的22楼上台班。我坐在值班桌前,借着微弱的灯光,给远在福州工作的姐姐写了一封信。信纸上的字迹有些潦草,但每一笔都饱含着我对她的思念和牵挂。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但这封信却一直被我珍藏着,它不仅记录了我的成长,也承载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温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信中,我向姐姐倾诉了实习生活的点滴。从初到酒店时的紧张不安,到逐渐适应并融入团队的喜悦,我都一一写了下来。我还特意提到了酒店对员工的关怀和支持,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实习生的悉心指导。记得那天晚上,我特意附上了一封酒店的简介。信的最后,我叮嘱姐姐保重身体,工作再忙也不要忘记照顾自己。虽然相隔千里,但通过这封信,我仿佛能感受到她温暖的笑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再翻开这封信,那些泛黄的纸张和熟悉的字迹仿佛把我拉回到了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没有即时通讯,一封信需要几天甚至更久才能送到对方手中。但正是这种等待,让每一次收到回信都变得格外珍贵。信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候,都显得那么真挚而深刻。这封信不仅是一段记忆的见证,更是一份情感的纽带,将我和姐姐的心紧紧相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