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可知道?</p><p class="ql-block">天津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在哪里吗?</p><p class="ql-block">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是在滨海新区北部渤海湾寨上街辖区内的大神堂村神港码头。这里是世界候鸟迁徙驿站,是牡蛎礁海域最丰盛的渔港,是渔获海鲜最鲜甜的经纬度,还是非遗文化展示的最佳场所。开海节的日子,我们不但在这里欣赏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沽飞镲还可以在春节到来之时感受渔民贴船对的非遗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春生海上,向海而行。大神堂村如今虽然是一座消失的渔村,但每天的阳光照常升起,-艘艘渔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神港码头观海如诗中所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们不但可以在这里欣赏诗词里的意境还可以聆听到当地渔民留在生活中的渔家谚语和欣赏本土作家文学著作。有关潮汐、捕捞、美食等渔家有诸多谚语,比如“三月桃花蚶,吃了醉神仙”“鲜蛏蛤肉豆腐汤”,“谷雨前后出海船”,“四月二十八,狼鱼炖海花”。</p><p class="ql-block">汉沽的海,是日出东方的桔子海,凭栏远眺听海观鸟买海鲜,来汉沽文旅做一个幸福的人吧。</p> <p class="ql-block">清晨六点,我被九龙里早市的吆喝声唤醒,这座滨海小城正慢慢苏醒。挎着竹篮的老街坊们穿梭在摊位间,熟练地挑选沾着露水的青蔬,渔船刚靠岸,皮皮虾在塑料盆里弹跳着,卖豆腐脑的摊主舀起凝脂般的豆花,这是汉沽人刻在基因里的生物钟。我习惯去茂徳豆浆吃早点,一碗八珍豆腐脑,一碗铁锅熬豆浆,吃得就是小时候的味道。看着阳光穿透蒸腾的热气,在斑驳的砖墙上投下百年早市的剪影。时光不就是一首递进式的老歌吗?</p> <p class="ql-block">当城市渐渐升温,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馆的木门吱呀开启。艺术馆门前停放着一艘旧渔船,木板已经斑驳斑驳陈旧,馆长刘硕海先生是一名版画艺术家也是艺术馆创始人。他收藏的藏书票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近现代国际国内著名版画艺术家的作品都非常精彩。他自己创作的作品多取材海边生活,藏书票里藏着渔家姑娘发髻上的贝壳簪、盐工肩胛的汗渍。若恰逢假期开放日,还能跟着老师体验版画拓印,海风裹挟着咸味穿过雕版,把时光拓在桑皮纸上。以艺术的方式收藏生活已成为我们的汉沽人的时尚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正午时分,我拐进汉沽东风北路,四季屿海餐厅的八带鱼炖肉在砂锅里咕嘟作响。我点了一份"盐工三宝":盐焗虾、海肠捞饭,干炸小白虾,配着鲅鱼丸子汤。老板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讲述父辈在盐池里"六月晒盐、十二月收硝"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四季屿海是一家海味餐厅。老板是生长于渤海湾畔面朝大海长大的两位80后美食主共同创办的新式渔家菜餐厅。我与厨师长赵师傅交流菜品的时候总会让人联想到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走进四季屿海就走进了他们的理想海,就像清晨在神港码头见到第一缕曙光让人感染到对新的一天的憧憬和希望。春食盛宴在四季屿海的餐桌上将铺就一幅诗歌中的画卷。正如唐代诗人杜甫以诗句的赞叹:“春日春盘细生菜”。陆游曾有“染红丝绿促春盘”蒲公英、马齿菜、荠菜诸生鲜野菜与清晨采购的小海鲜皮皮虾,小白虾,杂鱼,蛤类,大田豆腐等食材,厨师长列了如下菜单:绿野仙踪(野菜拌豆腐加虾皮)春野石榴(野菜包形状像石榴)雨生百谷(水煮蛤类)人间至味(海风咸鱼配卷子、老缸咸菜丝炒海参、海捕大梭鱼熬红薯粉、家熬狼鱼配八代,杂鱼一锅出,烀皮皮虾)童年记忆(海鲜疙瘩汤,小干鱼大田老豆腐荠菜汤等)。仅听介绍就有一种迫不及待流口水的感觉,等各菜上桌,飘着海风的鲜咸甜香,色香味俱全舌尖上的味蕾被充分打开 ,谁不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呢?宋代词人苏轼有一词句“自笑平生为口忙”,假期出行在路上,不妨定位四季屿海。</p> <p class="ql-block">此次品味寨上海味恰逢立夏节气,跟着二十四节气品尝海味时令菜不仅展示出厨师精湛的烹饪技艺同时也让我舌尖上品尝到了汉沽的风味与历史。</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来到盐业风情区,棋盘般的盐田泛着粉橘色涟漪。我换上景区备好的胶靴,踩进温热盐池,感受脚下咯吱作响的盐粒结晶,老盐工演示的"木锨扬盐"绝活,让我恍见《天工开物》里的古法智慧。登上观景台时,我带了包盐田特产的海盐咖啡,咸甜交织的滋味正像这片土地的性格。七彩斑斓,质朴无华!</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分,盐田映照着蓝天白云,远处可见风力发电机静静伫立于天际线之上,大片洁白蓬松的云朵点缀其间。我站在观景台上,欣赏着这片壮观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黄昏前,我赶到大神堂渔港,落日把渔船桅杆拉成长长的五线谱。码头边常有渔民现开海胆,挤点柠檬汁就能仰头吸食,海潮声里突然读懂海子"面朝大海"的幸福密码。若是提前做好露营的准备,等繁星亮起时,支起早市采购的炭炉,让蒜蓉扇贝的鲜香混着浪声翻烤,帐篷里的马灯会照亮属于我的《夜宿渔港图》。漫天的繁星,每一颗都在诉说着小时候的快乐与喜悦不免也会流淌着一丝乡愁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次日破晓,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渤海湾的晨雾,盐田结晶池泛起金红波纹,我明白了汉沽人的美学生活。安逸的日子,耕读的文化,大海的故事,就像潮水一般,朝夕相处,永不停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