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人,永恒的光荣

郁郁林木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草原令人神往,这里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它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孕育了北疆草原上的明珠——安达。我爱故事里的安达,这里山水如画,湖泊纵横,可以说是山亲,水亲,人更亲,这座北疆小城是父亲李思孝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在这片热土上满蒙文化交相辉映,近代以来中东铁路的兴建为安达带来了契机,安达站是哈尔滨通往齐齐哈尔和满洲里的铁路枢纽部之一,当时可以说是市房林立商铺渝百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安达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是鱼米之乡。安达物宝天华,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这里的红星奶酪闻名遐迩,地下宝藏为祖国的建设注入了活力,安达博大而精深,充满了包容,谷地和湖泊养育了各族的英雄儿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一支具有国际价值的军队始终坚持中共东北党的旗帜,坚持东北抗日联军旗帜不倒,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支部队的指战员大部分人为了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下而成为了无名英雄,虽然他们的英雄事迹鲜为人知,但他们为世界人类正义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必将在历史的时空中定格,成为永恒!故事里的安达,至今已知一位在二战中唯一被授予斯大林嘉奖令的中国战士,李思孝就是这支部队的一名指战员。斯大林嘉奖令不仅仅是李思孝的荣誉,它是这支具有国际性质的部队参加远东战争的真实物证,它诠释了二战中战士血染的风采方显英雄本色。这是中华民族热血男儿的荣誉,更是安达人——永恒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李思孝,又名江子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九一八战起,安达和三肇是哈尔滨一带敌人的心腹地区,安达站是三县一旗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商品囤积量大,流通量也大。袭击中东铁路,威胁哈尔滨,远征三县一旗地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12支队在三县一旗地区的斗争英勇悲壮,可歌可泣。成为自九一八以来哈尔滨一带敌人心腹地区影响最大的抗日的英勇战斗——“三肇烽火”。“抗联第三路军第12支队攻破肇州和肇源,震动了全满。”支队长徐德奎(字泽民)率领12支队在三县一旗地区掀起的抗日革命大风暴如火如荼,在徐德奎的部署下策动了满洲国空军驻王岗第三飞行大队哗变起义,导致了满洲国空军的彻底瓦解,在满洲国内部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在这一英勇的斗争中,有安达各族人民和热血男儿血染的丰碑。受到“三肇事件和王岗事件”重大打击的日本关东军、关东军宪兵司令部和满洲国治安部,不得不投入庞大的预算并在全满进行总动员,立即命令驻扎在哈尔滨的防卫司令官大迫通真少将所属一个步兵大队为主力,由满洲国军和滨江省警察编成大规模的“讨伐军”镇压12支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肇惨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丈夫为国捐躯身虽死,英名永在。奇男子以身殉节志未遂,勇敢长存。忠勇义烈,流芳千古。徐泽民在战斗中负伤被俘,在狱中受尽酷刑而誓死不降,哈尔滨高等法院判处他死刑,他大义凌然,慷慨悲歌,以身殉志,共产党人的英雄气节熠熠闪光,他是李思孝的亲密战友和首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赵俊清(左三)、马国龙(左四肇源常务副县长)、江玉章(左五,李思孝之子)、林彬(左六,大庆党史研究室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血战敖木台,战场上血肉横飞,鲜血染红了涓涓细流。李思孝和他的战友与首长与日寇浴血鏖战,进行决死的斗争。大镜面匣子枪筒打红了,端起轻机枪射向敌人,近战和白刃格斗杀声震耳,子弹打光了抡起枪托砸向日本鬼子,一个鬼子倒带开花了,两个日本鬼子脑袋开花了,李思孝和他的战友与首长就是这样战斗的。哈尔滨防卫司令官大迫通真少将所属一个步兵大队、安达站日军守备队,满洲国军和滨江省警察从三面包抄围攻,敌人的散兵线呈扇形从三面一步步向前推进。血战敖木台,12支队从战士到各级指挥员有44人战死,但是抗日联军的战旗依然屹立不倒。首长韩玉书和李思孝与支队部机枪班的战士一起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和伤员突围,他身中数但依然指挥战斗,首长韩玉书把生留给了战友,自己选择了死亡,他们的死战是要给部队主力留下生机呀。沙场上只有勇敢的战士和断头将军,没有退缩的战士和降将军,这是李思孝和他的亲密战友与首长血战敖木台的真实写照,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的父亲李思孝就是这支部队的一名指战员,他生前念念不忘那些牺牲在三县一旗地区的战友,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在抗日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热血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下而成为了无名英雄。实际上“三肇烽火”抗日革命大风暴巨澜的兴起离不开安达,安达留下了父亲李思孝和他亲密战友与首长的战斗足迹,安达是李思孝的出生地,父亲李思孝从这里走上人生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抗日斗争最残酷的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始终坚持中共东北党的旗帜、坚持东北抗日联军旗帜不倒,部队化整为零与日寇浴血鏖战。为了长期坚持抗日斗争,抗联部队建立了“远在苏联的抗战根据地”,在抗日斗争最为凶险的时刻进行战役和战斗间的修整。1941年末,父亲李思孝随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教导队远征,1942年2月26日越境进入苏联境内,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叶拉布加行政区维亚茨科耶黑龙江下游阿穆尔河支流小村庄附近山地上的北野营实施战役、战斗间修整。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取得远东的胜利、 解放东北和朝鲜,根据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指示,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兼苏联红军组织管理总局局长夏坚科在“关于把8461作战部队以独立步兵第88旅的番号列入远东方面军战斗编制,并直接率属于远东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的№·2166号文件上签署了同意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以后,苏联为了避免两面作战,进入苏境的抗联主力无法回归东北对日战争。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组建成立以后,李思孝任上士(远东战争前夕晋升为少尉)。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和东北抗联教导旅为养成在东北建立6个军的抗日骨干力量,随时回归东北与日寇进行长期斗争,对全体指战员开展了政治教育、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大练兵运动。</p> <p class="ql-block">  1945年7月,新一届中共东北委员会和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部向全体指战员确定了四大任务:第一是彻底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第二是防止国民党军队来东北摘桃子;第三是协同苏军对日战争与苏联红军战士一起打回东北和朝鲜向日本侵略者讨还血债!第四是迎接中共中央和兄弟部队进驻东北。并决定把党领导的这支军队用在刀刃上,先后派遣四批先遣支队到苏军秘密集中,参加对日战争。第一批先遣支队由340人组成,在远东第一方面军对日作战的是160人,在远东第二方面军参战的人数是80人,在外贝加尔方面军作战的人数是100人。第二批潜入敌后和空降小组的人员是290人,第三批的地工人员107人,第四批特派报务人员是18人。第一批先遣支队的战士是与苏联红军战士一起打回来的,为了东北人民和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将在战场上流尽最后一滴热血,使命是为苏军开辟前进的道路。李思孝是第一批先遣支队的一名指战员,粉碎日本关东军,突向哈尔滨就巧妙地形成钳形攻势,分割围歼日本关东军主力。李思孝和他的亲密战友与首长向前冲击,他们的身影经常淹没在一片炮火和枪林弹雨之中,他们用鲜血染红了自己的战旗而让战旗显得更加鲜艳夺目!作为一名抗日革命战士,李思孝履行了“军人的责任重于泰山”的誓言!他热爱安达、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和党。父亲李思孝是安达抚育的抗日革命战士,当李思孝和他的战友踏上东北大地那一刻,他以自己是中国战士和安达人民的儿子而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5年8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了苏维埃最高主席团、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和总参谋部的会议,斯大林签署了关于在远东结束战斗、取得胜利的№372号命令,这是斯大林以苏联最高统帅的名义签署的第一个命令!他在命令中向全体苏联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参战的苏联军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这一命令中,从战士、各级指挥员、上校、将军到元帅列出了417人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在远东第一方面军对日作战的李思孝被授予斯大林嘉奖令,这标志着中国战士在对日战争中战功卓著,这是中国战士和苏联红军战士一起击败日本侵略者的真实物证。</p><p class="ql-block">为了保卫祖国</p><p class="ql-block">   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元帅在1945年8月23日向远东第一方面军前线部队——李思孝同志发布最高统帅令</p><p class="ql-block">   对您在远东同日本人的战斗中,发挥出色、做出杰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通令嘉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伟大的战无不胜的苏联红军和红海军舰队万岁!</p> <p class="ql-block">   远东战役取得节节胜利的阶段,根据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新一届中共东北委员会的指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暨国际第88特别旅主要指战员全部领受化名。根据这一命令李思孝领受化名江子华,他和他的战友与首长与苏联红军一起进展,解放东北和朝鲜并出任该占领地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一职,以东北人民自卫军指挥员和苏军军官的双重身份协助苏军工作,迅速开展建党、建军和建立政权的“三建”工作。上诉双重身份合理合法,不违反国际法,也不违反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待苏军撤离东北时顺理成章的接收东北全境,确保东北回到人民的手中。</p><p class="ql-block">   李思孝的斯大林嘉奖令,现存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国家一级文物。文物以存史,文物以证史,文物以明史。文物实际上就是当时历史事件的实物遗存,更是当是历史事件的真实见证,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p><p class="ql-block">   《伟大胜利,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展厅里“斯大林表彰中国战士李思孝的嘉奖令,”是国家一级文物,它诠释了中国战士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15日上午,主题展览迎来了一批国际友人,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国驻华使领馆、商务机构、新闻机构人员,还有国际组织机构驻华人员和部分外国专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一份印有斯大林肖像的嘉奖令前,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停下了脚步,这是1945年8月23日,斯大林为表彰中国战士李思孝(又名江子华)在对日战争中,发挥出色的作用而颁发的嘉奖令。“这种嘉奖令,只有真正参加战争的人才能拿到,我的父亲有同样的嘉奖令,那是在柏林战役中颁发的”杰尼索夫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远东大地上仿佛又响起那首二战著名的战火中的旋律《神圣的战争》,但更有意义的是李思孝的斯大林嘉奖令向世界昭示了苏联红军战士解放东北的军旗上有中国战士血染的风采。斯大林嘉奖令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它是中、苏战士一起击败日本侵略者真实的历史物证,更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具体体现。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国家和国际社会不承认中国对二战的历史贡献,主流媒体也鲜少提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彪炳史册的贡献!二战的另一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似乎被遗忘了。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历史性的贡献!维护二战结果,捍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激励家乡人民、军人、干部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健设祖国的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  父亲李思孝是安达抚育的抗日革命战士,他生前教导我说:“这份证书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它是我的战友与首长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它是中国战士永恒的光荣,也是安达人民的荣誉、更是国家的荣誉。”</p><p class="ql-block">   战斗在三县一旗地区抗日联军战士、曾在远东第一方面军作战的唯一获得斯大林嘉奖令的中国战士李思孝之子</p><p class="ql-block">   江玉章于哈尔滨市,手机:13804509258</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微信:138045092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