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为土生土长的沈阳人,平时却忽略了对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比如省、市博物馆、有特色的各种展馆,可以说一个没去过。2025年4月10日抽出大半天时间专程补课。</p><p class="ql-block">沈阳新乐遗址 我国东北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上世纪70年代正式发掘,经科学鉴定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遗址标志碑 刻有“新乐遗址”字样及简介。小小方碑记录下新乐遗址历史地位,明确了7200年前,这块遗址就是沈阳地区人类文明源头。石碑可以作为永恒载体,将先人生活智慧传递给后世,永远成为沈阳历史文化的根脉。</p> <p class="ql-block">出土文物 陶器为主,用石头磨制斧等狩猎和农耕工具,也有用玉石、骨、木雕刻成小件装饰品。园区内博物馆属国家二级博物馆,藏有许多重点文物,但今日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周围展示出土文物图片。</p> <p class="ql-block">太阳鸟雕塑 以遗址出土炭化“木雕鸟”为原型(40厘米)设计建造。说明新时器时代先人敬畏自然力量,以原始佛教中“太阳鸟”作为精神寄托,也是其信仰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如今,图案被选为沈阳市徽主体,象征着光明、活力与城市精神渊源。</p> <p class="ql-block">太阳鸟木雕(炭化残件)原始宗教或图腾崇拜的遗物,现为沈阳市文化遗产象征。</p> <p class="ql-block">半地穴房址 共发现40余座,呈长方形或圆形,内有灶坑和柱洞,说明当时已有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每件模拟作品将考古发现转化为可视化元素符号,直观地呈现史前生活方式和建筑特点,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铜像雕塑群 以制陶、狩猎、耕作场景再现新乐人生活画面。</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纪念馆 主体建筑绝无雷同,采用碑馆结合形式,似一本翻开日历,时间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碑身弹坑和裂痕,记录下中国人民心中永久伤痕,也称作“残历碑”。</p> <p class="ql-block">警示钟 已经很习惯了,从1999年起每年9月18日,沈阳全域拉起防空警报并撞钟14下(象征14年抗战),以警示世人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名为时任总书记手书,右侧墙壁大字“勿忘国耻”同为总书记手迹。</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浮雕作品再现国土失守,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东北锦绣山河惨遭日寇蹂躏。抗联战士形象粗犷、抽象,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p> <p class="ql-block">大型群雕反映东北人民生灵涂炭,流离失所。</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自动记录参观人数,难得这么多人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分为九一八事变背景、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东北军民抗日斗争、日军扩大侵华战争、全国抗战与侵略者下场、中国人民以史为鉴共七个展厅,展示九十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知识分子失去了家园,背井离乡。</p> <p class="ql-block">画面展示九一八后14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种种战争罪行,中国人民备受屈辱,物质财富被疯狂掠夺,民族尊严被肆意践踏。</p> <p class="ql-block">东北抗联战士,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乐章里,爱国是最动人的音符。逐梦征程上,报国是最鲜艳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赵一曼烈士被捕后,遭到敌人灌辣椒水、汽油,拔掉所有指甲,长时间使用电椅折磨。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是她对党最后的交代,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31岁。墙壁上是她留给幼子的亲笔信,感人肺腑,催人泪下。</p> <p class="ql-block">在杨靖宇、赵尚志这些英雄前辈引领下,东北抗联战士反击的烈火燃遍华夏大地,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出感天动地的抗日之歌。</p> <p class="ql-block">和平主题展区《感谢中国养父母碑》(实为雕像),是中日两国共同倡议而设立。碑文以中日双语表达了日本战败后,数千名儿童遗弃在中国。许多中国家庭向身世凄惨的遗孤伸出了慈爱之手,并把他们养育成人。恢复邦交后,一些寻亲家属提出归国意愿,养父母给予了极大理解和支持,挥泪送别孩子们踏上归途。许多家属及受此感动的日本友人多次来这里深深鞠躬,永世难忘中国人民的洪恩厚德。</p> <p class="ql-block">炸弹碑 关东军曾在所谓南满铁路爆炸现场设立木牌“昭和六年9月18日支那兵线路爆炸地点”,1938年又用水泥建成形似炸弹的石碑。1991年藏入馆内。</p> <p class="ql-block">奉天忠灵祀碑 关东军为祭奠战死的日军官兵而建,这也是侵略者犯下侵略罪行的铁证。</p> <p class="ql-block">大量文物、照片真实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疯狂对我国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成为国内外唯一再现918历史的博物馆,属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2日为办理旅游签证,来到北约客商服中心。位置在同泽北街,应该是当年太原街商圈最为高档的“东北饭店”。小时候常和伙伴在这一带玩,由此开启了封闭多年的记忆闸门,迈开双腿寻找太原街带给我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由此南行100多米,是著名的“东北电影院”。设备环境在东北首屈一指,5角、1元钱门票即可享受顶级视觉盛宴。开演前独特的钟声在放映厅内环绕,让人记忆深刻。</p> <p class="ql-block">由北一路进入太原街前,老字号“老马家烧麦”、“李连贵熏肉大饼”、“边家饺子馆”、“开封灌汤包”呈一字型排开,而且统统为一层建筑,更谈不到装修。如果没有耐心排队几小时,绝对吃不到。</p> <p class="ql-block">中兴商业大厦 1997年开业时成为沈阳最高档、综合性商业体。当时人流如潮涌,连脚步都挪不开,根本看不到商品。</p> <p class="ql-block">女儿三岁为她买钢琴时来过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说起来30多年了。感觉商场依然奢华、时尚,只是人气不敢恭维。透过如此冷清的背后,似乎能感到商家的无奈与啜泣。不过,中兴商厦毕竟曾引领90年代消费潮流,如今仍为太原街地标性商场,也是外地人来太原街的首选。</p> <p class="ql-block">(网友图片)这个场景似曾相识,80年代初走在太原街就是这种感觉。</p> <p class="ql-block">中兴重建前是老沈阳人怀念的“沈阳联营公司”。这个样子一直印象深刻,形成怀旧与现代化交织的复杂情感(网友图片)。新闻电影院前方是“国营沁园春食品商场”,里面有多种软硬糖、饼干、点心,闻气味就让人“来了就不想走”。如今,沁园春把一楼出租圣玛姆时装,二楼租给小魔鱼牛仔。再往前一点是印象中的“冷食宫”,当年冰棍只卖三分、五分,只有他家有一角钱的奶油冰棍,想想都有一股甜蜜感。</p> <p class="ql-block">太原街步行街 文革时称“反修大街”。政府曾规划北起北七马路,南至砂山街,全长约4000米,试图刷新国内步行街记录。在我的印象中,传统意义步行街就是中山路至中华路约500米路段。还是面对现实吧,连核心地段都如此冷清,更别说继续延伸了。</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区早在19世纪末就已存在,日伪统治期仿东京“太原町”建筑而建。日本投降后仍然为沈阳商业核心区,汇集百货、餐饮、文化等业态,是东北地区最繁华的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在北一路东转,到达南京南街时遇到这件雕塑。看似牛气冲天,实则构成讽刺。周围并无证券和股票交易所,也许是太原街气势如虹时所建,或是祈祷商业牛市再现,重振雄风。</p> <p class="ql-block">马路对侧为沈阳市消防总队。</p> <p class="ql-block">沿原路返回。这座面对中兴的百盛商厦,当年为“工艺美术服务部”。经营工艺品、字画、珠宝等,是计划经济时代购买高档礼品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角度看“百胜”,眼睛里好像还是当年那个方方正正、4~5层高的工艺美术服务部,当年在太原街已属高层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两件黑色唐三彩和贝雕画都是在那买的。记得那时还在学徒,花了我近两个月工资。</p> <p class="ql-block">行至中华路路口。顶端“沈阳站”和右侧“沈阳饭店”都是日本人留下建筑,几经改造也变了模样。靠近视野马路两侧分别有“南轩酒家”(首家苏菜餐馆)和“勺园饭店”,在沈阳可称为顶级奢华,直到它们消声匿迹都没机会品尝。</p> <p class="ql-block">向南跨越中华路由“太原北街”衔接。</p> <p class="ql-block">右手第一家商铺“生生照相馆”,已踪影全无。这家摄影业界天花板,店铺不大却因老字号人气极高。小时候仅有的两张照片都是“生生”拍照的。再向南行有日本人留下的电影院,解放后改称“解放电影院”。大学期间曾半夜来这看《追捕》(网友图片)。</p> <p class="ql-block">左侧与中兴风格一致的建筑,应该是为做大做强而扩建。而当年这个位置上有“大明钟表眼镜店”和“东北药房”(也叫过东方红药房)。对面是“妇女儿童商店”、“鞋帽商店”。完全是今非昔比,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与北一路口这座建筑,猜测也为蹭中兴热度而建,建筑时间和用途不详。步入对侧苏宁易购,感觉服务员比顾客还多。</p> <p class="ql-block">在太原北街和兰州北街之间徘徊了好一会,最后判断脚下位置就应该是“老圈楼”(和平商场)。当年这个一层环形建筑经营蔬菜、水果、副食,人流如潮是这里常态化场景。全国劳模李淑文曾是这的售货员,一度成为人大副委员长。</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终止在中山路。对面“邮电大楼”,小学时就知道长途电话、电报必须来此办理。中山路上保留了多座苏式、欧式建筑,是沈阳唯一保留下来“欧式风情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沿中山路西行,这座“新华书店”建筑依然如故,但用途已经改变。曾作为沈阳最大的书店之一,年轻时多次来过。这里承载了两代人购书、阅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再向西行20~30米,还是日本人留下的遗产,现称“倍思酒店”。小时候大家都叫“一百”,即“第一百货商店”,经销档次较高、品种齐全的商品。70~90年改为“辽宁商场”。马路对侧有座印度人开的老字号,文革期间叫“大隆皮毛商店”。在这认识了“皮草”,如今也没了痕迹。</p> <p class="ql-block">原路返回邮电大楼。没记错的话,东侧酒店位置就是“秋林公司”,市内唯一俄资企业,经营俄式面包、红肠、洋酒等,感觉都是短缺的紧俏商品。改革开放前也销售使用工业券的名牌自行车、缝纫机等。</p> <p class="ql-block">沿北二路到达医大老校区。</p> <p class="ql-block">向东移行30~40米,发现闲置多年的遗址区域挂出了“医大口腔医学院”牌子,而且与原基础一楼连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由此进入南昌街。“和平区第一小学”,小时候就是顶尖重点小学,至少有过70几年光辉历程。建筑已经“鸟枪换炮”,为了扩大生源,陆续新建了3~4所分校。</p> <p class="ql-block">和平一校对过原38中空地出现了20中学招牌。不会是换汤不换药吧?这两所中学含金量相差太大,也不知这是20中学第几所分校。</p> <p class="ql-block">同泽街南头是太原街地铁站,围栏内地块终于破土动工了。十几年过去,父母有生之年未拿到的回迁房就在这里。法院已判决一年多,依然未得到任何补偿,理由是:政府没钱。</p> <p class="ql-block">动迁区域恰好是我的小学-南京六分校。上世纪80~90年代成为医大员工宿舍,面向中山中学侧为“教授楼”。</p> <p class="ql-block">施工区面对“中山中学”,当年称“39中学”,如今已成为市重点中学,建筑依然保持着“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中山中学南侧“欧亚联营”。其前身“沈阳市联营公司”,是全市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因规模宏大,商品齐全,中兴腾飞前曾是东北最大的百货商店。联营周边新世界大酒店、新世界商厦等也都成为太原街区域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辽宁省博物馆 新馆位于浑南新区,2015年建成开放,直到今天(2025年5月15日)才有机会光临,还是有些遗憾。原名“东北博物馆”,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最早期的博物馆。外观以“鼎”为灵感,呈现历史厚重感。采用现代几何切割手法,体现简洁大气风格。</p> <p class="ql-block">主壁画铜塑浮雕《文化曙光》 突出玉龙猪、女神庙、祭坛,都是围绕辽宁地域文化展开。</p> <p class="ql-block">左侧《辽河文明》 描绘从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农耕、制陶、祭祀画面。</p> <p class="ql-block">右侧《多民族交融》 画面展现从战国至清代统治阶层与百姓沟通融合场景。</p> <p class="ql-block">临时展厅《灵蛇献瑞》 远古时期辽宁人就对蛇既敬畏又崇拜。它来无影去无踪、蜕皮再生、多产多生特质被先人赋予智慧、力量和生命的寓意,甚至以蛇为神的化身。不大的空间展示了一些实物、传说及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玉器展厅 出于年轻时玉器厂的工作经历,逗留时间长些。藏品以明清年代为主,也是玉雕艺术价值顶盛期,更有观赏性。这件浮雕山水人物,巧妙利用了天然形状和颜色,将红褐色刻成山石,称为“俏色”或“巧作”。人物形象、动作生动。山水借用玉石原形态,相对简洁粗旷,是一件“相玉付形,因才施艺”的较好作品。</p> <p class="ql-block">明代荷叶笔洗 青玉天然褐白相间,叶片卷起,上托花蕾,微凸筋脉,透露出技艺精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件白玉装饰件感觉一般。镶嵌多种石材,翡翠叶片比例失调,缺乏美感,更像利用天然形状随意嵌入。不会是宫廷御用工匠所为,很可能来自民间。</p> <p class="ql-block">这件笔筒如果能将红色部分设计为梅花,就堪称完美了。</p> <p class="ql-block">青玉兽衔环耳簋(清代)很精美的“素活”作品。双耳及两环耗时费工,需超声波打孔,然后用钢丝粘金刚砂“蚂蚁啃骨头”。</p> <p class="ql-block">白玉盒 设计成鹌鹑伏卧造型,白玉洁白无瑕,尾部为开盖手柄。口衔花枝,更显生动活泼。盒与盖吻合极佳,既可观赏又可盛物实用。“鹌”字与“安”谐音,寓意平安。没有标牌和导游提示,感觉实乃上乘佳作。</p> <p class="ql-block">双骏图扳指 汉白玉温润洁净,品相极高,外壁浮雕双马肌肉丰满,动感十足。横向刻“双骏平安”,竖刻“嘉庆御用”,应该文物价值极高。</p> <p class="ql-block">鼻烟壶,兴起并盛行于清代,是我国首创专盛鼻烟的工具。腹部和颈部掏空耗工费时,顶端完美匹配壶盖。作品小巧玲珑,材质似芙蓉石。黑色俏色雕出活灵活现蟋蟀和圆环,是一件珍贵的袖珍艺术品。但中间“柳”严重影响品质和卖相。</p> <p class="ql-block">“如意”起源于爪杖,用于搔抓背部手所不及处,因甚得人意而得名。形状与功能随时代发展而改变,明清时期已成为寓意吉祥的陈设品。解放后因没有市场和实用价值,已销声匿迹。</p> <p class="ql-block">木柄三镶玉浮雕如意(清代) 上中下镶嵌三块圆角白玉,浮雕均为麦穗和鹌鹑,意为“岁岁平安”。木柄镶嵌银丝并篆刻文字,做工较为精致,为如意中上品。</p><p class="ql-block">白玉嵌珠翠如意 白玉表面镶嵌红珊瑚、绿松石、玛瑙等多种宝石装饰,尽显奢华,但也过于凌乱。</p> <p class="ql-block">白玉龙猪 <span style="font-size:18px;">辽博“镇馆之宝”。</span> 距今5000~5500年,原料为岫岩玉。出土时成对佩戴于墓主人胸前,是现存玉龙猪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龙的形象源于猪首蛇身,是红山先人创造的抽象化神灵。并由此产生对龙的崇拜,也是中华龙图腾早期雏形。</p> <p class="ql-block">模拟实景再现玉雕生产全过程。如今的“水凳”和“砸坨”依如当年,只是脚蹬改为电机。钻孔和抛光还延用当年技术和工具,不然怎敢称“纯手工制作”。记得当年7寸岫玉仕女人,外贸定价数千至上万,工期一般三个月以上。</p> <p class="ql-block">瓷器展厅 展示不同年代瓶、罐、碗、盘等。感觉还是明清时期作品更具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梅瓶(乾隆年间)</p> <p class="ql-block">青花缠枝莲纹抱月平(乾隆年间)</p> <p class="ql-block">珐琅彩牡丹纹碗(雍正年间)</p> <p class="ql-block">粉彩婴戏纹双耳尊(乾隆年间)</p> <p class="ql-block">粉彩鹤鹿同春纹螭耳扁壶(嘉庆年间)</p> <p class="ql-block">斗彩人物纹盘(雍正年间)</p> <p class="ql-block">粉彩百花尊(乾隆年间)作品外观似珐琅器皿,实为康熙末期创出低温釉上彩,成为珐琅彩衍生新品种。外形有所创新,喇叭口、束腰、凸腹。尊体10余种国内名花,故称“百花尊”,寓意“百花呈瑞”。“大清乾隆年制”也别出心裁地标在腹肩部。</p> <p class="ql-block">五彩云龙纹盖罐 成对器皿都要追求高度一致性。而这对盖罐却出现明显差异,对此专家评价:一只纹饰浓艳,颈上鬃毛前冲。另一支色彩暗淡,鬃毛后扬。前者牡丹花纹蓝白相间,显露花的阴暗面,后者以青灰色泽浓淡,更突出立体感。罐底书“大明万历年制”。</p> <p class="ql-block">洪武秞里红四季花卉纹盘 明代作品。用含铜矿物作彩料,胎体描绘纹饰,高温还原后一次性烧成红白相间图案,盘内巧妙设计四种花卉。画工精美、制造工艺高超,属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碑字展厅</p> <p class="ql-block">三体石经残字 原为倦客《尚书》、《春秋》、《左传》原文,经文每字节用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而得名,其构思堪称一绝。残块仅存6字,唯有“帝”最清晰,足可见笔力遒劲,功底深厚。</p> <p class="ql-block">刘贤墓志 北魏</p> <p class="ql-block">献文帝一品嫔侯夫人墓志(北魏景明四年)</p> <p class="ql-block">平金川与平准格尔碑文插屏 乾隆皇帝分别在乾隆14年、20年,平定金川和准噶尔后分别用碧玉和青玉摘取原平叛碑文部分内容制成插屏,玉屏心双面刻填金文字。应属展厅内历史价值较高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佛像馆 由于历史原因,辽宁缺乏唐宋以前佛像,50~60年代由承德、故宫博物院统筹调拨,以充实馆藏。以下佛像与辽代造相有所不同,可以反映不同地域风格。</p> <p class="ql-block">阿嵯耶观音 大理(937~1253)清代藏传佛教金铜佛像,原存于故宫。作品(含以下3尊)与常见佛像有所不同,估计来自印度和东南亚国家。</p> <p class="ql-block">摩利支天 明(1368~1644)铜</p> <p class="ql-block">聚会树 18世纪 黄铜鎏金 北京</p> <p class="ql-block">大威德金刚 清乾隆 黄铜 北京</p> <p class="ql-block">古代印章展厅 收藏涵盖战国至明清官私印章为主,部分文人篆刻名章,缺少来自宫廷,更没有皇帝印章。</p> <p class="ql-block">乌丸率善佰长铜印 (晋代)说明此时皇帝已控制东北军事。</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盛京将军印”。</p> <p class="ql-block">满族文化展馆 通过实物、场景再现满汉文化深度融合。由此了解到,东北许多风俗习惯、婚丧嫁娶,甚至传统饮食并非汉族固有,而是传承了满文化风俗。</p> <p class="ql-block">货币馆区 介绍了人类从以物易物过渡到实物货币交换的漫长过程。海贝为最早货币形式。春秋时期推出金属铸币,出现了布币、刀币、园钱和楚币。</p> <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黄金亦作为货币使用,1斤黄金值1万钱。汉武帝时把用于货币的黄金更名为马蹄金。南宋后黄金并不参与商业流通,而是用于赏赐、上供、军费等开支。</p> <p class="ql-block">营口西大街旧貌图 展示清末民初街道风貌绘画。以写实手法记录下“瑞昌成”“东记银号”这些老字号,人群中有商人、劳工、侨民,可见马车、独轮车交通工具,建筑体现“前店后街”格局。由于《天津条约》原因,营口是东北最早开埠的港口,西大街作为商业核心区,融合了中式与西方殖民时期特色,被称为“北方华尔街”、“东北金融中心”。据说如今建筑仍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有机会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女神头像 出土于女神庙,用黄粘土掺草禾制成,双眼镶嵌玉石。权威考古专家认为:她不仅是红山人女主,也是中华民族共主。由于世界各地都经历过女性地位相对显赫阶段,也发现类似女神像,但其形体较小。属国家一级文物,辽博“镇馆之宝”之一。原件不知藏于何处,展出品为复制。</p> <p class="ql-block">彩绘双腹罐 距今3500~4000年,呈葫芦形双腹,黑陶土与表面上绘朱黄花纹及磨光部分,形成三色相间。奇特塔式瓶造型也实属罕见。在数千座墓葬中仅此一件,甚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武士像 取绿灰砂岩雕凿全副武装武士,此为北魏时期精品。</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山竹罐(唐代)朝阳出土</p> <p class="ql-block">鸭形玻璃柱 辽博镇馆之宝,属禁止出境文物。朝阳地区出土,掩埋入穴1500余年,仅表面侵蚀,保存如此完好,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原产于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的古罗马帝国,魏晋后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传入北燕,各民族间相互渗透。</p> <p class="ql-block">流金镂空铜安桥包片(晋代)北票出土</p> <p class="ql-block">花树状金步摇 晋代由匈奴从西域传入北方的发饰。慕容鲜卑创新“树状步摇”,雨花树枝上缠绕桃形金叶。藏品反映了3~5世纪草原丝绸之路带来的商贸繁荣及东西亚文化的深度融合。应属国家重点文物。</p> <p class="ql-block">饕餮纹大圆鼎 商代青铜礼器贵族祭祀、丧葬、身法等活动礼器,本品雄浑硕大,代表了青铜铸造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卷体夔纹盘龙盖罍 西周早期青铜罍中罕见精品,国内仅四川出土过。因造型独特,工艺精美,器物完整,誉为“西周青铜罍之王”、辽博“镇馆之宝”。夔”被神话中独脚怪兽,“罍”古代盛酒器具,似壶有盖,常有双耳,也就是盖顶盘曲立体龙形酒具。</p> <p class="ql-block">鱼尊(西周)喀左出土</p> <p class="ql-block">蟠虺纹铜簋(春秋)朝阳出土。</p> <p class="ql-block">蟠虺纹铜盖壶(战国)建昌出土,从文物倒卖分子手中缴获。壶器型较大,盖上四只立龙钮形象逼真。</p> <p class="ql-block">模仿沈阳新乐遗址半地下洞窟,展示新石器时代沈阳先人的群居生活。</p> <p class="ql-block">三楼古书画展厅不知何故未能开放。辽博以收藏具有重要价值的字画著称,其中有溥仪从故宫带出又散落民间的书画,也有欧阳修、郑板桥、宋徽宗、乾隆真迹。为了亲眼目睹这几件国家重点文物,5月23日重返辽博。然而,再次收获失望。</p> <p class="ql-block">好在3楼正举办《敦煌文化特展》,也算有所收获。上次来时就看到这幅广告,媒体也在大肆宣传。</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六字真言碑》原藏于辽博,为配合此次巡演与观众见面。元代著名碑刻,上额“莫高窟”,碑心四臂观音坐像,左右及上方分别用梵、藏、汉字等6种文字刻“六字真言”。另刻有功德主、立碑人共82人用汉字题名。六字真言为梵文“嗯嘛呢呗咪吽”,意为“珍宝在莲花中”。是观音菩萨经常念的基本咒语,象征慈悲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中央禅定佛(北魏)、右侧蓉萨菩萨(盛唐)、左侧六臂观音(西夏~元朝)、最左迦叶(中唐)、最右天王像(晚唐~五代)。五尊佛像均在敦煌艺术品中极具代表性,时间从北凉跨越到元朝,充分展现了敦煌艺术千年演变,对于证明丝路文化融合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作品分别采用泥塑、木雕、彩绘技法,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青铜铸牌饰 属当年景教徒佩戴的徽章。以十字架为骨干,四个顶端各伸出圆环,圆环外缘四只鸟嘴朝逆时针方向,圆环和十字架间凹槽镶嵌物已脱落。这件珍贵的景教遗存物,是敦煌作为丝绸之路多种文明交汇地的又一例证。</p> <p class="ql-block">虽然作品中不乏《飞天》、《反弹琵琶》类艺术名作,但均为临摹作品,不感兴趣。请教DeepSeek就连五尊佛像也是按等比例复原品。但无论怎样,通过本次特展加深了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它的藏品无论从历史年代、多样性都优于龙门石窟,在“四大石窟”中我把它排在首位,有生之年还是想亲眼目睹。</p> <p class="ql-block">中央公园 与科技馆仅一条马路之隔,属近年新区新开发的大型城市公园。地形狭长,有些像五里河和沈水湾公园。以人工湖为主线,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周围铺设宽阔草坪,适合休闲漫步、野餐、骑行。</p> <p class="ql-block">音乐喷泉 公园核心魅力之所在,仅设备就投入1400余万,水柱喷高达80米。入夜喷泉配合灯光、音乐,魅力可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市民广场 夜市、文艺演出、美食都安排在晚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右侧儿童娱乐区,有迷你运动场、攀爬、戏水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中央公园迷人的花坛、草坪。</p> <p class="ql-block">沿带状公园步行,与地铁2号线平行,恰好一站路到达科技馆。</p><p class="ql-block">辽宁省科学技术馆 位于浑南新区,2015年开馆,总体建筑三层,局部六层,是一座综合性现代化科普场馆。设计以“探索与创新”为主题,外观呈流线型,象征科技动感。部分结构模仿星际轨道或分子结构。</p> <p class="ql-block">体验发电过程 通过将电磁、力学等抽象知识具象化,降低了理解门槛。似乎在玩的过程中就理解了发电原理。</p> <p class="ql-block">探索发现厅 镜子迷宫 从镜后通道进入何以体验其中乐趣。都是小朋友在玩,没好意思进去。站在各种凸凹镜前,可以体验光学原理带来的人体变化。</p> <p class="ql-block">光学转笼 穿越隧道,镜面地板和移动旋转灯光产生视觉偏差,而难以保持直线行走,产生“身体失控”的奇妙感觉。误以为圆桶上下滚动,其实是利用声光学效应,而产生的视觉错觉。</p> <p class="ql-block">自选歌曲充当指挥,电脑会根据节奏、动作等综合评价后给出得分。</p> <p class="ql-block">噪声测试 在隔音室内可以放声高歌、尖叫,仪器会报出声音强度。如此提醒人们,声音超过一定强度就成为噪声。我测试结果84分贝,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会产生噪声聋,属职业病范畴。3~4个测听室并列,很多人在里面大喊大叫,而外面却一点也听不到。这又涉及,隔音材料吸收声音的物理学道理。</p> <p class="ql-block">通过按压,增加压力形成蒸汽云朵。</p> <p class="ql-block">儿童科学乐园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学、物理一些简单原理,让科学看得见,摸得着,玩得懂。</p> <p class="ql-block">方轮自行车体验 方形轮胎骑行在布满滚筒地面,揭示了神秘的物理现象。</p> <p class="ql-block">杠杆原理 下压横杆不同位置拉环来比较力臂与力之间关系,由此验证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p> <p class="ql-block">创想天地水循环。</p> <p class="ql-block">各展厅之间排列成长方形环绕一周,成就了中心空间与各楼层极佳采光和优美环境。也是科技馆重要设计理念之一,即大部分区域采用自然采光。此外,还采用太阳能板、雨水回收系统等节能技术。</p> <p class="ql-block">工业摇篮展厅 19世纪瓦特发明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厂,成为所有机器动力,推动了纺织、机器制造、冶金、煤炭工业飞速发展。轮船、火车相继诞生,开创了人类水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展厅重点介绍了欧洲19世纪以来重大发明、科学家名字、照片。所展示模型参观者均可以手柄操作,推动齿轮活塞运动,直观的了解机械原理。</p> <p class="ql-block">1765年,詹姆斯发明纺织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序幕。英国人斯蒂芬森被誉为“蒸汽机车之父”。1867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发电机,从此便开始,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19世纪70~80年代,以汽油,柴油为动力的内燃机诞生,取代了低效蒸汽机,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动机”。由此推动了石油工业蓬勃发展,可以说,内燃机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动力科学史上的一大创举,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有个德国人-奥托这个名字值得铭记,他在1876年发明了四冲程内燃机,由此奠定了现代汽车发动机基础,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欧洲发明纺织机、蒸汽机时期,相当于雍正末期~乾隆晚期;奥托内燃机相当于咸丰~光绪年间。所谓“康乾盛世”,正是由盛转衰的节点。英国使团访华(1793年)曾带来蒸汽机模型等科技成果。正是乾隆闭门锁国,沉迷于“万国朝圣”,老子天下第一,根本未予理睬。如果说中华民族此后落后了百年,首先乾隆难辞其咎。当年的陶瓷、丝绸、科举八股文进步又能怎样?甲午海战全军覆没,由此接踵而至的不平等条约,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p> <p class="ql-block">展示老工业基地创业初的家底:车、镗、钻、磨、冲床等机械。与展厅其他高科技产品对比,衬托本土科技进步,激发辽宁人的荣誉感。</p> <p class="ql-block">高炉炼铁技术 展示原料、供料、送风、煤气除尘、铁渣处理系统。</p> <p class="ql-block">参观者可自行操作模拟炼铁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国之重器大型盾构机,辽宁也可以生产了。</p> <p class="ql-block">高铁模拟驾驶 了解中国高铁技术,体验驾驶高铁乐趣。</p> <p class="ql-block">变压器模型 进入内部有多个展示台,介绍工作原理、制作过程、服务对象。</p> <p class="ql-block">机械联动装置 通过齿轮、链条联动演示工业机械原理。</p> <p class="ql-block">歼击机实物</p> <p class="ql-block">机器人组装线 观看机器人如何协同完成精密操作。前面还有机器人击剑对抗、下棋、绘画。有个小朋友自称是五子棋高手,但和机器人下一局也赢不了。这些由新松机器人公司制造的产品,已经实现从“辽宁制造”到“辽宁智造”的转型。</p> <p class="ql-block">撞车体验 展示车速与交通事故关系,提示超速行驶是我国交通事故最主要原因,限速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神舟飞船模型 听说花钱入舱可以体验宇航员视角,也可以尝试太空行走感觉。</p> <p class="ql-block">虚拟现实体验 如果花钱也可沉浸式体验太空行走。</p> <p class="ql-block">展厅外漂亮的球幕影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