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想起了了不起的两位母亲。一位是我先生同学的妈妈,另一位是我在机场邂逅的张阿姨。</p> <p class="ql-block"> 同学的妈妈姓秦,1929年生人,洛阳人。秦阿姨三十岁时丈夫因病去世,三个儿子还未成年,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半大小子日子过得很艰难。她是洛阳某厂的医生,那时候工资不高,平均到四个人身上,人均只有九块钱。秦阿姨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有时候还是捉襟见肘。她向领导申请,在宿舍区开辟一块地种地瓜,保证三个孩子不饿肚子。</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一个人足够善良,足够有爱心,尽管自己困难重重,当别人有困难时,仍然会伸出手帮助别人。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高尚和伟大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在六十年代中期,有一天早晨,秦阿姨随着上班的人群往厂里走,在大门口围着好多人。她听到婴儿微弱的哭声,走过去一看,是一个被遗弃的的孩子。她没有犹豫,从破纸盒里抱起婴儿到医务所,让她在哺乳期的同事帮忙喂奶。孩子吃饱后很快睡着了。她和同事们商量如何安顿这个女婴。或者送孤儿院,或者有没有家庭收养。在没有做出决定前,小女孩白天送厂幼儿园,晚上秦阿姨带回家。一周过去,也没有人家收养,也没有送孤儿院,秦阿姨决定自己收养。</p> <p class="ql-block"> 又过了两年,文革开始了。厂里有人被整,想不开自寻短见。自杀了,老婆受到了打击,心情郁郁寡欢,得了重病,临终之前,把三岁的儿子托付给了秦阿姨。无论如何,她再难,也要把这个孤儿扶养成人,这是对托孤者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 大儿子下乡,然后上大学,二儿子进工厂,秦阿姨负担越来越轻。后来,养女养子也都考上了大学,成为国家栋梁之材。</p> <p class="ql-block"> 秦阿姨退休后,随大儿子定居深圳。在那里的老年大学学习国画、书法,颇有造诣。她的书画多次参加画展、获奖。她也是深圳美术家协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 或者是受母亲的耳濡目染,大儿子在改革开放后,下海经商,成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为学校捐款做慈善,回馈社会。</p> <p class="ql-block"> 另一位母亲张阿姨是我在温哥华机场等飞机的时候认识的。她很健谈,告诉我她是贵州人,83岁。她来温哥华半年了,现在回国内儿子家。张阿姨告诉我她的两个女儿都很优秀,一个在UBC大学做老师,一个在SFU大学搞科研。</p> <p class="ql-block"> 张阿姨说她大女儿是她生的,小女儿是她从垃圾桶旁边捡回来的。有一天,她去倒垃圾,听到婴儿的哭声,很细小。张阿姨到处找。在垃圾箱的背面,发现一只破纸盒子,一个在襁褓里的小婴儿哭声已经很微弱了。她抱回家,精心照顾,慢慢地小女婴越长越好。成为她的小女儿。养女也很争气,大学毕业后,考到加拿大的有奖学金的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p> <p class="ql-block"> 我说您的功劳很大。她也应该感谢您。张阿姨说我小女儿对我很好。她在说的时候一脸幸福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两位阿姨的事迹让我很感动。她们很平凡,也很伟大。都有一颗高尚的灵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向她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虽然秦阿姨已于两年前去世,但我们会怀念她,她的养子养女永远会感谢她。</p> <p class="ql-block">(以上的国画和书法作品均是秦阿姨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