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图东馆,听海派导演王国平谈“海派文化”

观海听泉

<p class="ql-block">魔都上海,一城三馆(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上海浦东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布局规模。外观仿若玲珑剔透的钻石一般的东馆,与城市森林为邻,是浦东著名的文化地标。伴随着“弦歌不辍,书声致远”主题的正式发布,第七届上海图书馆阅读季,从“世界读书日”2025年4月23日拉开帷幕,到2026年4月23日,将贯穿整整一年,共有六大板块60 项重点项目,覆盖全年的1500 场阅读推广活动将提供更加多元、多样、多彩的文化体验为广大市民营造“无边界”的阅读生态!</p> <p class="ql-block">5月11日,星期天上午十点钟,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七楼隆重举行——海派导演王国平讲“海派文化”,兼及海派影视的腔调/格调/情调/影调!</p> <p class="ql-block">王导前天刚从国外赶回来,为了这场报告会,这两天再完善讲稿和PPT,旅途劳顿,倒时差,熬夜,嗓子都哑了,但一开讲,围绕着他热衷的海派文化和影像美学,就口若悬河地一直讲,到席散已一百廿分钟,足足两小时!场内听者十分感兴趣,不时发出欣喜的笑声!王导则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穿插讲述了自己少年时的天资聪明,青年时的出类拔萃,中年时的登峰造极,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出口成章的经验总结,“自广声气”的故事和独家“口播”的精彩“桥段”,产生了真切生动的现场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王导说:凡是他开讲座,不放片子,宝贵时间主要用来“讲干货”。这正合古人所说的“鸳鸯绣出,金针度人”。王导他不无得意地说自己从</p><p class="ql-block">1985年成为上海电视台导演以来这四十年里,一共拍摄各类微视频、形象片、风光片、广告片和短剧等四千多部(集),国际国内获奖无数。这的确是他引以为傲的“大数据”!</p> <p class="ql-block">王导按自己的价值观行事,追求的是四个“美好”,这也是他的人生信条和创作座右铭,即:发现美好,创造美好,留下美好,享受美好。由此,他的执拗个性里还有两个“不”:不反映假恶丑,不追逐商业利益。这是特别之处。所以,美到极致,美到无以复加,美得不可方物!</p> <p class="ql-block">色彩鲜艳的大屏幕,放映着一张又一张的PPT,概述得精炼明晰,这里就不解说了,您完全可以一目了然看明白!,</p> <p class="ql-block">这棵“树型图”,是王国平自己设计描画的,把他对海派文化构成的理解和层级关系,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譬如作为“海派文化”的主干,是英国的绅士文化,法国的浪漫文化和美国的流行文化。他特别强调“租界文化”对于形成“海派文化”的特殊作用,那么,也有租界的青岛、广州,以及完全殖民的香港和澳门,为什么不能生成“海派文化”呢?他揭示原因说:根本就在于“江南文化的土壤”!这是王国平的独家诠释,让在场听众信服,长见识。</p> <p class="ql-block">听众听到11:45,神情还这么专注,可见今日主题报告的话题价值。</p> <p class="ql-block">报告会结束,听众纷纷上台,开始了“围签时刻”!边上还有人排队,或拍照。</p> <p class="ql-block">我挤进人群,摄下这张“实况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