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腊月,在朗月时光学堂打工时,一个清闲午后,看书架上一本《增广贤文》。“增广”二字,年少时便常听母亲提及。于是,抽了书,选了一清净处坐下来细读。</p> <p class="ql-block">与姐姐电话,说起此时读《增广》与母亲的那些日常金句。姐姐笑:“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我12岁就知晓《增广》,还和妈妈一起读,你今天才晓得啊?”我汗颜,为自己的迟钝。</p> <p class="ql-block">“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双手捧起《增广贤文》一字一句的读下去,似乎书中每一个文字都有母亲的影子,心痛难抑,泪水便湿了眼眶。与母亲相伴的几十个春秋,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从童年陪伴我到中年。此刻,我才恍然惊觉,母亲一生金句频出,原来是熟读《增广》啊!</p> <p class="ql-block">《增广贤文》成书于450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蒙学读物。它汇聚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华,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渗透独到精深的思想。借鉴古人积累的丰富经验,经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格言以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交错排列。此书风靡全国,几乎家喻户晓。“读了《增广》会说话”,在读物匮乏的年代,母亲定是熟读《增广》再言传身教感染着我们吧。</p> <p class="ql-block">“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妻贤何愁家不富,子孙何须受祖田。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钝鸟先飞,大器晚成。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伴着深深地思念,一字一句地读,哭了、又笑了。在母亲离去的千多个日夜,悲痛与思念,每日昏昏欲睡。不论怎样的日思夜念啊,在梦里,母亲也终是不肯与我相见。未曾想,偶然捧起《增广贤文》,于字里行间,我终于又寻到母亲的足迹。妈妈,原来您一直这里啊!此刻,您的音容笑貌,您说过的字字句句,都在我眼前、在我耳畔。</p> <p class="ql-block">“贫寒休要怨,富贵不须骄。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许人一物,千金不移。许诺之物,即便高价诱惑也不可改。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当读到“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想起少年时,如家中有客到来,晨起给客人端洗脸水时,母亲总轻言教导怎样把毛巾叠好、整齐放于盆中。“触来莫与竞,事过心清凉。”母亲说:有人触犯你时,不要在气头上与他争执,等事情过去了,心情就会舒畅了。”可生性固的我,没有渗透这句话的含义,一生撞了很多南墙。母亲一生用智慧、正能量、好客影响着我们,在我们心中种下正直、诚信、善良、勤劳、向上的种子,永远在我们的心里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母亲深知“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在食不果腹的年代,仍送我们姊妹进学校读书识字。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读到“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时,不禁又泪流满面。想起那时,每当我打骂孩子时,您总教诲说:“大家做事寻常,小家做事慌张。大家礼义教子弟,小家恶语训儿郎。”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这是母亲一生的座右铭</p> <p class="ql-block">岁月倥偬,忽已至暮年,母亲的视力也在悄然衰退,虽已看不清书本上的字体,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从未停止。于母亲,山间万物、人情世故皆是书。正应了那句:“有字书提供具体系统的知识体系,无字书则能让人汲取他人经验、增加人生阅历,是生活中点滴积累。”母亲一生信奉“善为至宝深深用,心作良田世世耕。莫怨自己穷,穷要穷得干净;富要富得清高。”有一次和哥哥准备下乡收购豌豆的情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妈妈一边忙着清洗、晾晒、缝补口袋,一边叮嘱我们:“你们走乡串寨,辛苦收来豌豆再高价卖出,赚取差价是应该的,称上不能短斤少两哦!</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一生,用行动诠释一个“心”字。“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心,无钱难买针。只要有“心”,万物就有了灵魂。心是指导人们前进的路标。”强调一个“勤”字:勤俭粮满仓,不仅仅是关于粮食,更是生活的态度。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勤天下无难事。</p> <p class="ql-block">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再读《增广贤文》宛如推开一扇智慧之窗,书中字字句句,犹如春风细雨…… 母亲,想您时,就来读您读过的书,愿时时与您相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