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走邯郸(1)

一望无边

<p class="ql-block">  邯郸是河北省辖地级市,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北之南,河南之北,山东之西,山西之东!</span>邯郸拥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邯郸为赵国都城,魏晋南北朝时先后为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汉代,邯郸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邯郸还是成语典故之都,众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如“邯郸学步”“黄粱美梦”“胡服骑射”“负荆请罪”等都源于此。</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5日我们随“北京独品旅游”四日邯郸游。</p> <p class="ql-block">进入邯郸市</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的行程图。</p> 邯郸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日下午参观邯郸博物馆。邯郸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新馆建于2008年,展厅面积1500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了邯郸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让观众深入了解邯郸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战国青铜马:出土于赵王陵,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具有写实风格的青铜马,比著名的“马踏飞燕”还要早约400年。三匹青铜马形态各异,一匹作仰头行走,一匹作低头伫立,还有一匹作低头觅食,是邯郸博物馆的首席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东汉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与承盘:出土于张庄桥的汉代大墓,属于东汉时期的国家一级文物。酒樽和承盘通体鎏银,纹饰鎏金,酒樽盖隆起,上面三只朱雀展翅欲飞,酒樽底部以熊饰作三足,熊身和铺首镶嵌玛瑙、绿松石、水晶等,是皇室所用的顶级作品。</p> <p class="ql-block">  战国透雕夔龙纹金牌饰:出土于赵王陵,是金铜合金制品,造型优美,是目前邯郸博物馆LOGO的原型,体现了赵文化“胡服骑射”改革的服饰变革。</p> <p class="ql-block">  战国铜鎏金嵌玉三龙形饰:由鎏金铜质龙、虎和玉龙三部分构成,铜龙居下,昂首曲颈,拱背卷尾,玉龙居中,青玉质,与铜龙形制相近,铜虎居上,造型极具张力,昂首挺胸,口含红玛瑙珠,反映了战国时期赵国手工业的发达。</p><p class="ql-block"> 战国红玛瑙带钩:由整块玛瑙雕琢而成,体型硕大,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是战国玉带钩中的孤品,具有特别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该陈列以单体造像文物、复原景观和图片的形式,集中溪现了邯郸境内自北朝以来的石刻、造像艺术。</p><p class="ql-block">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荣兴盛。北朝时期,邺城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响堂山石窟和众多的单体石造像,创造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北齐样式”,对隋唐及其以后的造像艺术影响深远。隋唐之际,佛教造像艺术虽然没有北朝时期的规模宏大,但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内容更加丰富的众多造像类型,时代特征鲜明,达到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巅峰。</p><p class="ql-block"> 展览中除了造像外,还增加了北朝刻经艺术的内容。在石壁上大面积镌刻佛经最早始于北响堂山石窟,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的唐邕刻经,开创了我国大面积镌刻佛经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很想去响堂山石窟,行程没有安排,所以在这里就比较认真地看看,以补遗憾!</p> <p class="ql-block">  唐代红砂石笑面罗汉头像:出土于响堂山石窟脚下的常乐寺遗址,面带笑容,面颊带两个深深的酒窝,不论从哪个角度欣赏,它都在笑,形态传神,造型逼真,是邯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石前第3窟(按3/5比例复原)</p><p class="ql-block"> 北响堂山石窟原名鼓山石窟,位于峰峰矿区和村镇鼓山天宫峰西坡,现存洞窟付1座。该石盛最初开凿于东魏,主体完成于北齐时期,之后各朝代均有增諧和修补、第3窟是北响堂山石窟中规模最大、开凿最早、雕刻最为精美的一个洞窟。又叫大佛洞。</p><p class="ql-block"> 主尊释迦佛:通座高5米,造型匀称,庄重敦厚,为响堂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装饰华丽,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四壁雕刻:窟室四壁雕刻16座塔型列龛,塔柱上窟壁共凿26个列龛,列龛由弓形楣梁、垂幔、龛柱、覆钵等组成,雕刻细致,钵顶雕塑华丽的大型火焰宝珠。</p> <p class="ql-block">北齐白石四面造像塔</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安德长公主造释迦三尊像</p> <p class="ql-block">  磁州窑瓷器陈列馆我们没有看,以为第二天的行程磁州窑山体浮雕中会有参观,结果只有山体浮雕,没有博物馆!遗憾错过。</p> <p class="ql-block">  邯郸大剧院建筑群以剧院为核心,整合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形成“一院三馆”布局(第一张为网摘图)。</p><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后,围着建筑群绕场一周,为邯郸市的新建筑而震撼、点赞!👍👍👍</p> 邯郸道、回车巷 <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期间邯郸道的人流如潮,来都来了那就逛逛。</p> <p class="ql-block">  邯郸道古称串城街,距今已有3100年历史。其雏形可追溯至殷商时期,商王武丁曾沿此道往来于殷都(今安阳)与“甘”(今邯郸)。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该街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北通燕涿、南达郑卫。秦汉时期,邯郸道成为连接中原与边塞的战略通道,吕不韦护送秦质子异人返秦或经此道。三国时期,汉文帝刘恒曾指着新丰道告知慎夫人“此走邯郸道也”,首次将该路与“邯郸”关联。唐宋以降,邯郸道逐渐成为科举士子赴京赶考的必经之路,因《枕中记》中“黄粱美梦”的故事,更被赋予了求取功名的文化意象。</p> <p class="ql-block">  回车巷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小巷,相传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两人由此和好,成为刎颈之交。成语:“将相和”。</p> <p class="ql-block">一座较有规模且漂亮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的圣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牌坊</p> <p class="ql-block">上电梯看看邯郸道夜景。</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是城南夜市。</p> 磁州窑山体浮雕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3日上午</p><p class="ql-block"> 磁州窑山体浮雕:这里是2023年新开放的网红打卡地;整部浮雕全长约六百米,气势恢弘表现磁州窑几千年制作工艺,以及东出大海,西出沙漠远销世界的情景。峰峰磁州窑是我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p> 娲皇宫 <p class="ql-block">  5月3日下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娲皇宫景区位于邯郸涉县中皇山,是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span>始建于北齐时期,由北齐文宣帝高洋为祭祀女娲而建,初开三石室并雕凿神像。历经千年发展,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但保留了北齐石窟与摩崖刻经等珍贵遗迹。</p><p class="ql-block">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女娲祭祀地,娲皇宫被誉为“华夏祖庙”,与甘肃天水、陕西临潼、山西洪洞并称中国五大女娲祭祀圣地。</p> <p class="ql-block">节日期间乘缆车等了一个小时才上得山来。</p> <p class="ql-block">  前行来到补天台,站在补天台上放眼四周,山景好美啊!啊哈!拍了山景忘记拍补天台啦🫢还好有几张前后拍的照片,小也是有啦!😀😃</p> <p class="ql-block">  娲皇阁坐北朝南,背靠断壁,高达23米,是四层楼式结构,有琉璃瓦顶,依山势而建,结构非常奇妙。二至四层的三面有走廊,背靠山崖处有8根铁索(<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系着红绸子的铁索是队友拍的照片🙏),</span>将楼阁缚在绝壁峭崖之上,素有“吊庙”“活动楼”之称。</p> <p class="ql-block">领队的航拍图</p> <p class="ql-block">  三层阁楼结构(清虚阁、造化阁、补天阁)与山崖浑然一体,每层还有一些壁画。</p> <p class="ql-block">俯瞰山下。</p> <p class="ql-block">  摩崖刻经:娲皇宫北侧崖壁现存北齐摩崖刻经6部,总面积164平方米,刻字13.7万余,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这些刻经为研究北齐佛教传播、书法艺术及宗教文化提供珍贵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等。</p> <p class="ql-block">一路下山。</p> <p class="ql-block">  在往返途径涉县途中,走将军大道,回味当年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两位元帅刘伯承、徐向前,三位大将陈赓、王树声、黄克诚,18位上将,48位中将,295位少将。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在涉县周围的太行山区,第129师歼灭日伪军达42万余人,解放县城80余座。</p> 大洼村 <p class="ql-block">  大洼村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东部的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石头建筑和太行山自然风光闻名,被誉为“太行山里的布达拉宫”。我们5月3日特地早点吃过晚饭前往大洼村去看夜景。深山中的石头村旅游宣传是上去了,路却难行。22:29终于可以下车啦!嗯~~?刚才还有灯光呢,咋黑了?原来这是关灯啦!😭😭😭网上找两张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  还好有位队友手快,下车之前录了十秒视频与大家分享!这是真的!谢谢🙏谢谢🙏</p> <p class="ql-block">注:1、部分文字资料源于景区说明及网络查询。</p><p class="ql-block"> 2、感谢一路为我们拍照的同行朋友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