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母亲在岁月里孤苦伶仃,独守空荡;又有多少母亲,无奈与子女分隔两地,只能在思念中遥望;还有……

徐省军

<p class="ql-block">“夜半柴扉映火光,黧颜茧手理星霜。窝头分与儿郎饱,寒夜缝来布袄长。</p><p class="ql-block">陪课读,守婚堂,佝偻身影育儿忙。如今独倚乡间月,褶皱深含岁月凉。”</p><p class="ql-block">这首《鹧鸪天·忆母亲》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五六十年代一位目不识丁却坚韧伟大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满溢着对母亲的怀念与心疼,下面为你详细解读:</p><p class="ql-block"> 上阕:艰辛岁月里的无私付出 “夜半柴扉映火光,黧颜茧手理星霜”:开篇描绘了深夜时分,母亲在柴扉前忙碌,灶火映照出她黧黑的脸庞与布满老茧的双手的场景。“星霜”代指岁月,暗示母亲在漫长时光里日复一日地操劳,从早到晚,默默承受生活的艰辛 。 “窝头分与儿郎饱,寒夜缝来布袄长”:这两句具体刻画母亲生活中的付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将本就不多的窝头分给儿女,自己忍受饥饿;寒冷的夜晚,她不辞辛劳地为孩子缝制棉衣,一针一线里饱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体现出母亲自我牺牲、一心为子女的伟大情怀。</p><p class="ql-block"> 下阕:人生阶段中的温情守护与孤独晚年 “陪课读,守婚堂,佝偻身影育儿忙”:高度概括了母亲陪伴子女成长的不同阶段。她虽不识字,却坚持陪孩子读书,关注他们的学习;在子女结婚时,她忙碌于婚礼现场,见证孩子们组建新的家庭;从子女幼时到成家,母亲始终以佝偻的身影,为他们奔波操劳,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如今独倚乡间月,褶皱深含岁月凉”:画面陡然转换,如今儿女长大成人,母亲却独自留在乡间。一个“独”字,道尽了母亲晚年的孤独。她倚靠着月光,脸上的褶皱里藏着岁月的沧桑与寒凉,既体现了母亲一生历经的磨难,也流露出作者对母亲晚年孤独生活的心疼与愧疚,余韵悠长,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 整首词通过选取母亲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和片段,以质朴真挚的语言,塑造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情感真挚深沉,读来令人潸然泪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