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艺术生涯

英姿🌸(拒私聊)

<p class="ql-block"><b>  又是一个母亲节的到来,对于我来说,这是个思念的节日,因为母亲离开我们已经7年多了。这些年来,我一直没停止过对母亲的思念,若干年前,我曾满怀深情地写过一篇关于母亲“艺术生涯”的小短文,谨以此文缅怀我亲爱的母亲……</b></p><p class="ql-block"><b> 母亲生前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一辈子钟爱文艺,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母亲半靠在病榻上还唱了一段《北风吹》,这一幕让我永生难忘……</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母亲的艺术生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英姿</span></p><p class="ql-block"><b> 我的母亲并不是一个专业文艺工作者,母亲一生喜爱文艺,可最终没有成为文艺工作者。听母亲说,她15岁那年,八路军的一个文工队到母亲老家招收文工队队员,母亲很想参加,可姥姥硬是不让去。结果,错过那次良机,母亲再也没有寻得机会,全国刚解放便随父亲一起南下到了云南。</b></p> <p class="ql-block"><b>  母亲生就一副好嗓子,年轻时她喜欢唱民歌,那嗓音绝对不比郭兰英、王昆差。母亲还喜欢唱京剧、评剧。最爱好、最拿手的要算京剧了。过去剧院里上演的京剧,什么《打渔杀家》、《红娘》、《玉堂春》、《打金枝》呀等等,她一场也不会落下。记得小时候,既喜欢陪母亲出门,却又不怎么情愿跟母亲去看戏。剧院里,大人们倒是看得津津有味,眼、嘴、手、脚并用,一边跟着唱,一边打拍子;母亲也一样,每当听到精彩处,她的眼睛可有神了,身子坐得倍儿直(决不像那些听戏的老头,眼睛微闭,摇头晃脑的)。可我坐在旁边却一点也不懂,如果不看戏台两边打出的字幕,就像听天书似的,觉得很乏味。看完了回到家里,母亲就学着唱。母亲喜欢旦角戏,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各派的唱腔她都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注:为了却母亲一辈子爱好戏剧的心愿,下图为手机软件特效制作)</b></p> <p class="ql-block"><b>  60年代初,母亲参加了昆明市聂耳合唱团,我常常跟着母亲去参加活动,痴痴迷迷地看着母亲开嗓、练歌。我喜欢听母亲唱,母亲的声音很美,像首小诗,和谐流畅;像露珠儿,晶莹透亮。我觉得自己的母亲是那么能干,那么有魅力。除了唱歌,母亲还演过话剧,她曾在一幕叫做《柜台》的话剧里扮演一个老奶奶,剧情是什么我记不得了,可我至今还记得母亲在剧中说的一句台词:“惠萍,你那大辫子哪儿去了?”那圆圆、亮亮、甜甜的声音,至今想起来,还在我的脑海里回荡。</b></p><p class="ql-block"><b> 大约是缘了母亲浑身上下的艺术细胞,母亲性格开朗、活跃。每逢过年过节,单位上少不了有母亲的节目;每次回北方老家与亲人团聚,也少不了要开个家庭晚会;生活中碰到沟沟坎坎的事,母亲总是能够乐观地去对待。因而周围的人总爱对母亲说:“你还是那样年轻啊!”</b></p> <p class="ql-block"><b>  时光如流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儿女们已成人婚嫁,母亲也老了、离休了。每当看到母亲寂寞地守着那个已不再是儿女们经常回来的家时,便感到内疚,常常劝母亲再出去活动活动。终于有一天母亲告诉我,她不但参加了省老干部活动中心艺术团,还上了省老年大学。母亲的“艺术”青春又焕发了,我真为母亲高兴。</b></p><p class="ql-block"><b> 那天,艺术团举行成立仪式时我去了,我看见母亲又站在了舞台上,又听见了母亲那欢快、自豪的歌声……</b></p><p class="ql-block">  <b>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母亲仍然在老年大学勤奋、刻苦地学习,唱了京剧学书法,学了书法学画画。我们一回到家母亲就乐滋滋地拿出她的大作给我们看。没想到,母亲这一辈子虽然与搞艺术无缘,但竟是这样有灵气,学啥会啥,写啥是啥,画啥像啥。</b></p><p class="ql-block"><b> 母亲晚年有了精神寄托,生活更加充实了。</b></p><p class="ql-block">(此文写于母亲生前)</p> <p class="ql-block"><b>下图第一排中间是母亲,两边是舅舅和姨姨,第二排是我们兄弟姐妹。舅舅曾说过,我母亲“天资聪明,数学尖子,少年教书匠。革命征程,走北闯南,干啥都精通。生儿育女,着力培养,个个是好样。能歌善舞,能书会画,大器于晚成”。舅舅的这番话言简意赅,是对母亲一生最好的评价和总结!</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母亲画的部分绘画作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牡丹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百寿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牡丹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孔雀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百马图》</b></p> <p class="ql-block">图/文:英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