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活之六

雪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爱好,特长,闲暇教育,这是我听到的除了课本知识,需要学习的。当然各有不同,在我们的那个年代,没有电脑、网络和智能手机,照样也有游戏,人们也有爱好、特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记得上小学时,学校有舞蹈队、合唱队、乐队、武术队、长跑队、乒乓球队等。队员的选拔,更多的是擅长吧,天赋更多。时常也有县体校、艺校(文化宫)进入班级选拔人才,选上了才通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那个年代孩子们要做家务,课外训练会占用家务时间😄希望家长能够让孩子正常训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无论是校内的,还是体校和艺校,都是业余的,只有上午课前和下午课后训练,不影响正常上课。有时出外演出拉下课,老师会给补上。那时多才多艺的学生也不少。当然,大多业余训练多的孩子文化课会欠缺一些,一是分散了精力,另一个是各自长处不同。训练耗时费力,他们早起晚睡,付出更多,老师常说,如果都用在文化课上,哪个也不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77年高考恢复,学习文化知识,考学成了社会主流。那时流行的一句话,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所读的区重点高中招生也有了特长生项目,但是人数很少,文化课要求也是略低一些。我们学校,文化课好,有特长不走特长的学生是主流,每到运动会以及各种节日的演出,又成了学霸的另一个竞技场,让人羡慕又佩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素质的提高,培养爱好成了社会主流,谁家孩子小时候没学过几样呢?擅长不擅长先培养起来,音乐、体育、美术都来一遍也不在少数。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孩子的天赋,以此为职业的也是有的。当然,升学加分也是一个因素,那时各种课外培训遍地开花,花的资金和精力也是不少,到了周六周日家长和孩子是最忙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培养孩子的爱好,发挥孩子的特长,长大后,用于安身立命,也不失是一种选择;大部分儿时的爱好、特长,成年后作为闲暇娱乐、修身养性,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促进个人成长;成为丰富精神世界,缓解精神压力,增添乐趣的途径。</b></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片来自成年女儿的涂鸦</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写于2025年5月11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