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风 昆明的窗

华天

<p class="ql-block">编辑指导:赖琳</p><p class="ql-block">图 文:天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i><u>重 逢 昆 明</u></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莉达归自法兰西,同窗相聚喜难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昆明今日重相聚,七四高龄情更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岁月匆匆人易老,友谊长存心不易。</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把酒言欢同笑语,此生无悔共情谊。</span></p> <p class="ql-block">初夏的昆明,总是被一层薄纱般的柔光笼罩着。阳光穿过云絮,在红土地上流淌成金色的溪流,温婉得像是怕惊扰了沉睡的蓝花楹。这般恰到好处的暖意,多像我们细水长流的友情——时光非但没有冲淡它的颜色,反而将那些共同走过的晨昏,酿成了琥珀色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里,我们昆十中 67(1)班的21位同学有幸在“外婆味道“餐厅与远道而来的莉达同学欢聚一堂,共同叙说着那份跨越了61年的深厚友情。</p> <p class="ql-block">当塞纳河的波光遇见滇池的晚照,当普罗旺斯的薰衣草香混着昆明盘江河畔蓝花楹的气味,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相逢,便成了时光精心酿造的陈醪。</p> <p class="ql-block">巴黎·塞纳河(以下的巴黎景点照片均摄于2018年)</p> <p class="ql-block">1992年,我们在西山太华寺欢送莉达远赴法国留学前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巴黎·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度春秋前,巴黎左岸的梧桐叶曾见证一位东方女子的理想远征。莉达君怀瑾握瑜,舍却世人艳羡之业,独抱月凌霜之志西行。塞纳河的粼波映照过她治学的青灯,拉丁区的石板铭刻着游子思乡的跫音。此去非惟觅得琴瑟和鸣的佳话,更在欧罗巴大地播撒东方文明的星火,让云南的花灯調在香榭丽舍焕发新声。</p> 这是莉达同学的自拍照片 <p class="ql-block">巴黎·蒙马特高地圣心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这群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带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在了充满温馨与回忆的“外婆味道"餐厅。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从1967年昆明第十中学毕业的青涩少年,变成了如今两鬓斑白、年逾七旬的老人。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纯真的同学情谊,始终如一。</p> <p class="ql-block">当莉达走进餐厅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倒流,同学们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曾经的同窗好友。尽管岁月在每个人的脸上都留下了痕迹,但那份纯真的友谊和共同的回忆却如同纽带一般,紧紧地将大家连接在一起。莉达身着简约而不失优雅的法式装扮,脸上洋溢着归乡的喜悦与重逢的激动,她的出现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今天(5月10日),我们欣喜地迎来了法籍华人莉达同学,她带着海外的风尘仆仆,回家乡省亲。记忆中的那条小河,是否还流淌看我们的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61年前,我们一同在昆明第十中学的校园里度过了5年那段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我们相聚在这个温馨的“外婆味道”餐厅,共同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时光虽然流逝,但那些童年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大德山下(北院),我们曾一起追逐嬉戏,篮球、排球、航空圈,荡秋千……笑声回荡在山间和球场,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满载着青春的活力。</p><p class="ql-block">还有大绿水河(南院),我们肩并肩坐着,聊看梦想和未来,夕阳的余晖洒在脸上,映照出我们眼中的光芒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还有曾老师、赖老师……谆谆教诲、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回忆老师们的经典语录,那些曾经让我们捧腹大笑和深受启发的话语,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餐厅内布置得温馨而雅致,窗台上摆放着几盆生机勃勃的绿植,与窗外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趣。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美食,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同学们围坐在一起,频频举杯,畅谈着各自的人生经历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餐厅里,熟悉的笑脸、亲切的问候,瞬间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大家或站或坐,有说有笑,相互问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春岁月。岁月虽然在我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却如同陈年的老酒,愈发醇厚。</p> <p class="ql-block">餐桌上,大家纷纷诉说着多年以来的故事。有人分享了自己在事业上的奋斗历程,有人讲述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有人回忆起了学生时代的趣事和恶作剧。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我们共同的记忆。那些曾经的笑声和泪水,如今都成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举杯时瓷器的轻响,是岁月给出的标点符号。我们这一生的长句,终于在此刻迎来最温暖的逗点一不是结束,而是一次深情的停顿。</p><p class="ql-block">今天,让我们做时间的叛徒。用皱纹里的星光,照亮回青春的那条小路。</p> <p class="ql-block">我依稀记得,那时的我们,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在校园里追逐打闹、努力学习。那时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而今,虽然我们都已步入了人生的暮年,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却从未改变。我们依然怀揣着梦,依然热爱生活,依然珍惜彼此间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莉达也分享了自己在法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她讲述了在异国他乡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并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还提到了在法国品尝到的各种美食和游览过的名胜古迹,让在场的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也随着她的话语一同游历了那个浪漫而神秘的国度。</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七十四载同窗情,如同那陈年的老酒,愈发醇厚。这次相聚,让我们重温了那段美好的青春岁月,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间的情谊。愿我们的友谊如同那永不褪色的照片,永远定格在心中;愿我们的生活如同那绚烂的夕阳,充满温暖和光芒。</p> <p class="ql-block">巴黎·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在席间,大家不时发出阵阵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而融洽。同学们纷纷向莉达表示祝贺和欢迎,感谢她为大家带来了这次难得的重逢机会。莉达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表示将永远珍惜这份纯真的友谊和共同的回忆,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与大家相聚。</p> <p class="ql-block">六十一年白驹过隙,当鬓已星星的故人重聚,紫藤花架下的年少往事依然鲜活如昨。那些共读《离骚》的晨昏,临摹《兰亭》的墨香,犹在记忆的宣纸上洇染着青春的水痕。我们以鹤发重温青衿之志,方知岁月长河淘尽浮华,唯留同窗情谊如陈年普洱,愈久愈见醇厚。</p> <p class="ql-block">巴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人生至暮,方知同窗二字的重量。它不只是学籍册上的并列姓名,更是命运在时光长河中为我们预留的坐标。当巴黎的紫罗兰与昆明的杜鹃花在空中相遇,我们终于懂得:所有离散,都是为了证明重逢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场</p> <p class="ql-block">巴黎·法国国家艺术宝库一卢浮宫</p> <p class="ql-block">多残忍啊,这半个世纪原来只是薄薄一层糖衣,轻轻一舔就露出里面酸涩的青春内核。你笑着抹去我脸上的水渍,可这哪是现在的眼泪?分明是1967年那场毕业大雨,迟到了五十八年才落到我们腮边。</p> <p class="ql-block">巴黎·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把米线缠成岁月的纺锤,把破酥包掰成时光的碎屑。当最后一块玫瑰糖藕粉在舌尖融化,我突然确信:所有查无音信的岁月,不过是我们写给彼此的一封长信,此刻终于递到了收件人手中。</p> <p class="ql-block">最后,让我们共同举杯,为这份珍贵的同学情谊干杯!愿我们的友谊长存,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p> <p class="ql-block">随着太阳西斜,这场温馨而难忘的重逢午宴也渐渐接近尾声。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告别,相约未来再聚。莉达带着满满的祝福和回忆离开了餐厅,踏上了归家的路途。她知道,这次重逢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更是一份珍贵的情感纽带,将大家紧紧相连,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份友谊将永远铭记在心。</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充满怀旧与温馨气息的午后,同学们与莉达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和笑声,为这个特别的日子增添了几分色彩和温度。而“外婆味道”餐厅,也成为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古稀之约》</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法兰西归滇同窗会感言</span></p><p class="ql-block">七十四载光阴过,今朝重逢,恍如昨日。</p><p class="ql-block">江莉达同学自法兰西万里归来,我们这群白发同窗,聚在外婆味道酒店,举杯话旧,细数流年。半世纪的风尘,未曾冲淡彼此眼中的少年神采;岁月的沟壑,反而让这份情谊愈发醇厚。</p><p class="ql-block">“外婆味道”四字,恰似我们此刻的心境——这里有记忆里的温暖,有岁月沉淀的甘苦,更有无法复制的青春滋味。当年教室里的书声,操场上的追逐,都化作今日杯盏间的会心一笑。</p><p class="ql-block">人生如逆旅,我们已行至深秋时节。但此刻围坐,仿佛时光倒流,又见那群意气风发的少年。所谓同窗,不仅是共读过同一册课本的人,更是见证过彼此最纯粹模样的人。</p><p class="ql-block">愿这抹夕阳里的相聚,成为余生常忆的暖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2025年初夏于昆明</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