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韵绵长】之五,屏山,小桥流水人家

姚宇纬

<p class="ql-block">屏山村位于安徽省黟县县城东北约4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唐代起舒姓族人聚居于此,故又称“舒村”。村落依山傍水,吉阳溪(新安江源头之一)穿村而过,形成“三里十桥”的江南水乡风貌。屏山村始建于唐末,距今1100多年,历史上出过11位进士、29位举人,村内保留舒氏宗祠、舒光裕堂等7座祠堂及200余幢明清民居,舒庆余堂为皖南罕见的明代宗族祠堂。</p><p class="ql-block">屏山村沿吉阳溪两岸粉墙黛瓦,石桥横跨(如明代“长宁八古桥”),水口长宁湖四季景色各异,三姑山、吉阳山等周边山峰诗画意境浓厚,颇有几分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蕴。村里景点有舒绣文故居、御前侍卫贴墙牌坊、三姑庙、葫芦井等,祠堂门楼雕刻精美(如光裕堂五层彩绘象征家族荣耀)。这里曾拍摄《大祠堂》《徽班进京》等影视作品及纪录片《记住乡愁》。与国内千余家院校合作,年接待写生学生超6千人,被誉为“中国写生第一村”,形成“艺术+文旅”的乡村振兴模式。</p> <p class="ql-block">村头水口有座古桥,桥上有亭,额题“古桥物色”,题写者是阮元,扬州仪征人,题于道光二年(1822年)。阮元来头不小,是清朝“扬州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经学家、被誉为一代文宗。阮元还有另一身份,他曾任湖广、两广、云贵总督等高官,有“极三朝(乾隆、嘉庆、道光)之宠遇,为一代之完人”的美誉。徽州与有“徽州殖民地”之称的扬州渊源极深,不知是屏山村哪位高人能够请动阮元来题字。</p> <p class="ql-block">当我来到屏山村村中的时候,这里的古建筑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墙黑瓦的老屋,饱经沧桑的古桥,临水而居的人家,曲折通幽的街巷等江南元素一一呈现。</p> <p class="ql-block">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构成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特有的风韵。</p> <p class="ql-block">溪边烧烤店。</p> <p class="ql-block">徽州慢递文创店。</p> <p class="ql-block">小吃店,门口挂牌“内有卡座,可以画画,可以聚会,可以桌游,可以发呆”。</p> <p class="ql-block">屏山村的历史相当悠久,生活气息浓厚。你可以看到村里人悠闲地散步,家门口的晾衣竹竿,还有美术生在写生,真的是原汁原味的徽州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面点小吃店都是为了村里正在画画写生的美校学生开设的。</p> <p class="ql-block">屏山拱峙:这座圆拱形门楼,古时在外经商的游子或者为官回故乡后,都要从这扇门楼下经过,先去舒氏祠堂祭拜祖先。</p> <p class="ql-block">平时,溪水边、石岸上、古巷间、屋檐下、祠堂里、水井旁,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写生学生支起画架,摆好画板,描屏山、绘徽州,记录瞬间的触动。“写生屏山”声名鹊起。</p><p class="ql-block">那天我们到屏山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以后了,同学们都已下课,所以不见画画的,只有闲逛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有吴冠中老先生心中“唐街、宋城、爷爷奶奶的家”。大地给予万物以滋养,艺术也滋养着这里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师生、艺术家、文艺爱好者在屏山、在黟县,一笔一画记录时代审美与人文情怀,连成如诗如画的徽州记忆,屏山也由此被誉为“中国写生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葫芦井。屏山村的葫芦井得名于传说中吕洞宾造访“真元道院”时,因饮酒过量醉倒在井边,将宝葫芦掉进了水井,因此得名“葫芦井”‌。此外,也有风水先生认为这是“阴阳两极井”,井边的两个圆洞象征着“阴阳两极”,与东南方吉阳山麓的“真元道院”中的“五行八卦炉”遥相对应,形成了“水火相济”的平衡结果‌。</p> <p class="ql-block">这是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御前侍卫厅。御前侍卫厅又称“九檐门楼”,建于清雍正年间,整个门楼长约二十米,中间高约十米,门楼有九檐,由高而低,层层相依,形如展翅雄鹰。雍正时期,舒琏因救驾有功,特赐御前侍卫封号,并赏赐舒琏一座九檐祠堂。</p> <p class="ql-block">御前侍卫厅,这是一座九檐门楼,你能想象到古徽州繁荣时代的辉煌画面,体会到岁月斑驳后的美好。现在这座祠堂已经打造成了一家精品酒店和咖啡馆,想要停留更久的话,可以考虑在这里住一晚。</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御前侍卫”是一家精品民宿,很不错。这是御前侍卫厅的大门,已经是现代感拉满的景象了。</p> <p class="ql-block">在屏山,有一座名为「咸宜堂」的祠堂,这个名字取自「诸事皆宜,百无禁忌」的意思,体现了这家祖先们对「规矩」的独特理解:要立,而不束。这种理念真是高明至极,堪称高阶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咸宜堂俗称二房厅,始建于明末清初,历代为供奉祖先牌位和春秋两季祭祀祖先兼有宗族议事训导子孙晚辈以及喜庆集会的公共场所。</p> <p class="ql-block">屏山村出了一位现代名人舒绣文,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表演家。在屏山,亦不乏巾帼英才,她是舒斯笏之孙女(舒斯笏,清光绪进士,钦点主政,任兵部主事,为官正直,关心桑梓教育,后为本邑总纂《黟县志》四志。舒斯笏精于古文典籍,晚年能涉足科学,接受新事物),早在三十年代初即参加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配音工作,后参加田汉组织的春秋剧社,演出许多进步话剧。舒绣文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盟员,并在上海同当时名演员胡蝶、白杨等合作拍摄多部故事片,由于高超表演艺术,蜚声影坛。抗日战争爆发后去武汉,在我国第一部抗日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中任主演。后去重庆,经常得到周恩来同志的关怀。1940年赴陕北榆林拍摄《塞上风云》外景,两次经过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她。抗日战争胜利后,与白杨等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进步影片。1949年北平解放,舒绣文应邀参加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随解放军南下,体验部队生活,先后主演《女司机》、《一场风波》等影片,并主演《骆驼祥子》、《关汉卿》等著名话剧,成功塑了虎妞、朱帘秀等艺术形象。舒绣文1958年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舒绣文患心脏病,周恩来总理、邓颖超同志多次前往探望。在患病期间,仍坚持上班演出。“文革”时期,受到“四人帮”残酷迫害,被折磨而死。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人大、政协、妇联等单位在八宝山公墓为其举行追悼大会,邓颖超主持,曹禺致悼词,肯定了舒绣文的光辉一生和艺术成就 。</p> <p class="ql-block">“龙章宠锡”这是清廷给予地方至高无上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屏山村的舒光裕堂‌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安徽黟县屏山村,是舒氏家族的祠堂建筑群核心组成部分。‌舒光裕堂‌建于清乾隆中期(约1735—1796年),由明代舒庆余堂扩建而来,两者以中轴线相连,形成前后相通的格局。整体布局遵循朱熹《家礼》规范,融合封闭内向的宗庙建筑风格与江南水乡的空间节奏感,形成独特的“前导空间—享堂—寝殿”三进结构。‌门楼设计‌正面为四柱三间五分楼结构,八字墙与楼檐结合形成“七分楼”造型。门楼采用高浮雕工艺,装饰300多个砖雕菩萨(又称“菩萨厅”),并施以五彩色(徽州祠堂中唯一允许使用彩绘的建筑)。门楼上彩绘青松白鹤、翠柏雪鹿等吉祥图案,彰显家族地位与皇恩浩荡的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舒氏祠堂:屏山村是舒氏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这座祠堂是徽州地区唯一一座五彩九檐门楼。雄狮欢腾、松鹤延年等浮雕装饰栩栩如生,真的不得不赞叹老祖宗的审美和高超的技艺。作为徽州地区罕见的仿牌坊式门楼(牌楼门),其高耸的建筑形态和精细的雕刻工艺体现了封建社会宗族伦理与家族荣耀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舒光裕堂后面的舒庆余堂,是国内皖南地区罕见的明代祠堂,祠堂全长96米,占地48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屏山,这个千年古村,她的名称由来是村北有座状如屏风的高山。清朝诗人余逢辰在游屏山时写下诗句:“青山列画屏,雨余翠欲滴。秋叶更春花,纷披似锦织。”的确,屏风山就是一列四时皆丽的锦屏,衬托着建有无数徽派古民居的屏山村落。</p> <p class="ql-block">屏山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也是一个风水文化名村。屏山村选址极为讲究,她坐落于一个谷地之中,整座村子山环水绕,地域开阔,正符合风水学要旨“枕山面水,前要照、后要靠,两边还有小山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屏山村融合了自然山水与徽州人文,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又因艺术写生焕发新活力,是体验原生态古村落的理想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结束屏山的拍摄,已经是傍晚时分,正当我们驱车离开,只见原本阴沉的天,云开日显,一轮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半边天,我们赶紧拍下了这精彩的一瞬。为这忙碌又疲惫的一天画上了满意的句号。今天从早到晚可是连续游览了南屏、西递、卢村和屏山四个古村落。见到并拍到落日余晖的那一刻,我等似乎什么疲劳都忘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