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横跨大西洋邮轮往返之旅(二)

老树叶多感夫妇

<p class="ql-block">024年11月8日,我们从阳光灿烂的迈阿密登上MSC邮轮,开始了一段为期22天的横跨大西洋邮轮之旅。邮轮在前往欧洲的途中先后停靠了10个城市,让我们得以探访多座风格迥异的港口。</p><p class="ql-block">11月30日,我们抵达终点站—意大利首都罗马,在这里停留了4晚,深入游览了几处著名景点,感受古城的历史和魅力。</p><p class="ql-block">12月4日,我们从罗马再次登船,这次搭乘的是公主号邮轮,踏上为期18天的返程旅程,沿着不同的航线跨越大西洋,最终返回迈阿密。返程中我们停靠了5个城市,继续丰富了本次“环形”大西洋航行经历。</p><p class="ql-block">2024横跨大西洋邮轮往返之旅(二)记录了前往欧洲的后5个停靠城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马德拉岛首府丰沙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德拉岛与马德拉群岛这两个名称指代的是葡萄牙在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屿和周边的岛屿群。马德拉岛是马德拉群岛中最大、人口最多的主岛,马德拉群岛是由马德拉岛和另外3个岛组成。这3个岛中有两个岛是群岛、无人居住。马德拉群岛距离非洲比欧洲更近,位于北大西洋,靠近赤道,因此属于热带气候。</span></p><p class="ql-block">马德拉岛面积约为740平方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府是丰沙尔(Funchal)。</span>整个群岛9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马德拉,是游客最常前往的地方,拥有机场、港口、酒店和绝大多数基础设施</p> <p class="ql-block">丰沙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它是葡萄牙在大西洋殖民过程中最早建立的重要城市之一。1419年,马德拉岛被葡萄牙航海家若昂·贡萨尔维斯·扎尔科(João Gonçalves Zarco)发现。因早期探险者发现此地遍布茴香草,就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葡萄牙语“funcho”(茴香)来命名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丰沙尔位于一个自然形成的火山山谷中,三面被陡峭山坡环绕,面朝大西洋。城市从海平面逐级向上延伸,建筑沿着山坡和峡谷展开,形成“阶梯式城市”</p> <p class="ql-block">早在18世纪,丰沙尔就成为英美商人、外交官和旅行者中转地,城市建筑和文化受到英国影响。19世纪,丰沙尔因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成为欧洲贵族与病人疗养胜地(如肺结核患者),第一批高档旅馆,如 Reid’s Palace Hote,就是在那个时候修建的。</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丰沙尔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位于山腰的蒙特利宫(Monte Palace)。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贵族庄园,如今这座庄园里最吸引游客的部分不是蒙特利宫,而是宫殿所在的热带花园(Monte Palace Tropical Garden)</p> <p class="ql-block">来到丰沙尔,一定要去乘坐缆车。这里的地貌使得缆车不仅是实用交通工具,也成为城市地标和旅游打卡点。我们从港口步行20分钟来到缆车站</p> <p class="ql-block">缆车将我们从海平面的车站,上升至蒙特利宫所在的Monte区,垂直高差达560米,全程15–20分钟。途中可俯瞰丰沙尔港、红屋顶老城区、山谷与大西洋</p> <p class="ql-block">蒙特利宫及花园据说是1777年由英国驻丰沙尔领事查尔斯购买的一处房产,他将其打造成美丽的花园。房子后来几经易手。1987年,它的最后一位私人业主Jose Drigues Bernardo收购了当时已被废弃的蒙特利宫及其周边庄园,将这片土地改造成我们今天所见的美丽热带花园。园中除了有世界各地的植物和两个湖泊之外,还收藏了大量精美的瓷砖</p> <p class="ql-block">园内绿植中的红桥</p> <p class="ql-block">园中的瓷砖收藏可追溯到15至20世纪,这些大型的瓷砖壁画描述了葡萄牙历史、文化、宗教以及与东方的联系等主题</p> <p class="ql-block">蒙特利热带花园中有一个东方园</p> <p class="ql-block">“彩色兵马俑复制品”是东方园中著名的展览之一。它们是仿照西安兵马俑制作的,不同的是这里的兵马俑被涂上了鲜艳的色彩,作为艺术展示</p> <p class="ql-block">花园中面积最大的瓷砖壁画名为“葡萄牙人在日本的冒险”,由166块陶土釉面瓷砖组成。这幅壁画以其生动的色彩、细致的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内容而著称,讲述了葡萄牙早期探险家和传教士在日本的经历。它通常被认为是花园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并且占据了非常显著的位置。</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瓷砖收藏是继葡萄牙国家瓷砖博物馆之后的最重要的收藏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方园区水中的跳石步道、中式造景的石灯笼与佛像、石墙中的雕像与壁龛陈列和被热带植物与蕨类植物环绕的景观路径</p> <p class="ql-block">来到蒙特利热带花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p> <p class="ql-block">背后那座建筑是蒙特利宫,曾是酒店,如今作为花园的一部分,展示艺术与历史藏品;右侧是著名的瀑布池塘</p> <p class="ql-block">池塘边有大幅的葡萄牙风格瓷砖壁画,池水中色彩鲜艳的锦鲤在悠游</p> <p class="ql-block">火烈鸟🦩在池塘边信步而行</p> <p class="ql-block">火焰红的羽色映衬着翠绿的热带植物,为花园增添了灵动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雕塑“躺卧的女子”代表宁静、自然与女性之美</p> <p class="ql-block">池中的小岛上的萨克斯风表演者正在演奏“You Raise Me Up “(你鼓舞了我)的曲子,在这个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的世外桃源之中,那细腻委婉的音符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静心倾听</p> <p class="ql-block">蒙特利宫的正面照</p> <p class="ql-block">眺望丰沙尔湾,有一种朦胧美</p> <p class="ql-block">结束蒙特利热带公园的游览后,我们去马德拉植物园,它是该岛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植物园的海拔高度约300米,低于蒙特利宫(海拔550米)。我们坐另一条线路的缆车去植物园。</p><p class="ql-block">看来马德拉植物园不是热门景点,缆车站空无一人,也没有工作人员。机器检票,自己上缆车,坐定后,门自动关闭,缆车启动。</p><p class="ql-block">距离缆车站不远这座古老的教堂是圣母无染原罪教堂</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不值得去,植物种类虽多但整体布局普通、维护一般,尤其是如果你已经参观过蒙特宫热带花园这样的高质量园区后,植物园会让人感到单调乏味。植物园也是要门票的,我们进去后随便看了看,就坐缆车向上返回到蒙特利热带公园附近,准备坐柳条“雪橇”下山</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里的步道</p> <p class="ql-block">站在植物园,也可以俯瞰海景城景</p> <p class="ql-block">马德拉岛地势陡峭,尤其是蒙特山区到丰沙尔市中心的路段,坡度极大。在19世纪,岛上还没有发达的道路或汽车,居民和商人常常需要快速从山上下到港口。1830年代,当地居民发明了柳条雪橇,用于从蒙特(Monte)下山运送人或物品。柳条雪橇轻便,底部的木制滑轨(带有牛脂润滑)能在石板路上高速滑行,成为当时最快捷的下山方式。 到了20世纪初,随着旅游业兴起,这种雪橇逐渐从实用工具转为吸引游客的特色体验。如今柳条雪橇已成为马德拉岛的文化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柳条雪橇是用柳条编织成椅身,底部是两根木制雪橇轨道。雪橇由两位身穿白衣、头戴戴草帽的当地人操控,站在后方用靴子和绳索控制方向和速度。</p><p class="ql-block">我们准备乘坐这种雪橇滑下山去😅</p> <p class="ql-block">双人座的雪橇票价是35欧元,2公里的路程,雪橇的车速可达50公里/小时,2公里所需时间约10分钟</p> <p class="ql-block">乘坐丰沙尔柳条雪橇是一种非常独特又令人难忘的体验。雪橇开始滑行时会有轻微颠簸,然后突然加速,速度感很强,感觉“像快要飞出去”,没有安全带。尤其是穿过陡峭转弯,旁边还有偶尔闪现的汽车或行人,让我们既紧张又刺激。但据说这个项目已经运行了近200年,真正危险或失控的情况几乎从未发生</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我们去丰沙尔市中心。这里是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的这座雕像是葡萄牙探险家若昂·贡萨尔维斯·扎尔科的纪念碑。他是15世纪发现马德拉群岛的领航者之一,也是丰沙尔的创建者。雕像背后是葡萄牙银行,经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足球巨星C罗出生于马<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拉岛丰沙尔市。</span>C罗纪念馆,全名是CR7 Museum是专门为他而设立的博物馆。馆内陈列着C罗职业生涯中的主要奖杯和奖牌,还有比赛球衣、球鞋、签名足球等</p> <p class="ql-block">C罗铜像,热门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葡萄牙里斯本</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斯本(Lisbon)是葡萄牙首都和最大城市,拥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首都,也是葡萄牙的主要港口、和商业政治旅游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斯本以其天然良港而闻名,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葡萄牙航海探险的重要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我们第二次到里斯本,第一次是2017年跟Gate1旅游团来的。这次我们首先去上次没机会去的阿茹达宫。</span></p> <p class="ql-block">阿茹达宫(Palácio Nacional da Ajuda)是一座19世纪新古典主义宫殿,曾是葡萄牙王室的正式住所。如今,它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展示了丰富的艺术收藏和王室生活的遗迹。</p><p class="ql-block">宫殿正门前的雕像是葡萄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葡萄牙王国的倒数第二位君主,统治时期为1889年至1908年。卡洛斯一世在1908年遭遇刺杀身亡,这一事件对葡萄牙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直接导致了葡萄牙王国的覆灭与共和国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宫内保留了19世纪的原始布局和装饰,包括王座厅、宴会厅和私人套房。还展示了丰富的装饰艺术品,如银器、绘画、雕塑、家具和玻璃器皿</p> <p class="ql-block">宴会厅</p> <p class="ql-block">看完阿茹达宫,我们在市中心漫步了一会儿。这座方尖碑是葡萄牙恢复独立纪念碑,建于1886年,以庆祝1640年葡萄牙从西班牙统治中恢复独立</p> <p class="ql-block">圣乔治城堡也是我们不曾去过的地方。它是里斯本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之一,位于城市的最高点,是俯瞰特茹河与老城区的绝佳观位置。</p><p class="ql-block">游客很多,排长队买票</p> <p class="ql-block">城堡入口附近矗立着一座青铜雕塑,上面站立着葡萄牙的开国国王阿方索一世(Dom Afonso Henriques)。他在1147年收复里斯本,正式从摩尔人手中夺回城市,使其成为葡萄牙的核心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城堡面朝特茹河,俯瞰整个里斯本市中心</p> <p class="ql-block">远眺4月25日大桥。它是美国金门大桥的姊妹桥,由同一家公司设计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塔霍河边的山上耸立着张开双臂的基督雕像,其建造灵感来源于巴西里约内卢的救世基督像</p> <p class="ql-block">保留完整的防御城墙</p> <p class="ql-block">城堡还坐拥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展示了从古至今多阶段的文化沉积</p> <p class="ql-block">考古区展示了跨越2500年的人类活动痕迹,其中有建筑基础、陶器、马赛克地板、排水系统、水井等</p> <p class="ql-block">城堡庭院里有古老橄榄树和成群的孔雀,充满历史与自然气息</p> <p class="ql-block">城堡里的曼努埃尔一世(Dom Manuel I, 绰号:“O Venturoso” 幸运者)的雕像。他是葡萄牙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他的统治见证了大航海时代的巅峰,使葡萄牙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帝国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据说是圣乔治的,一位早期基督烈士、也是罗马士兵。他最著名的传说是屠龙救公主,葡萄牙人视他为守护圣人之一。他同时是圣乔治城堡的主保圣人。12世纪葡萄牙收复里斯本后,以圣乔治命名这座城堡,以感谢他的保佑</p> <p class="ql-block">下了城堡山后,我们再次打卡里斯本的代表景贝伦塔</p> <p class="ql-block">离开里斯本,邮轮前往地中海</p> <p class="ql-block">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我们看到美国的杜鲁门号航空母舰。第一次亲眼目睹航空母舰,有点兴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西班牙阿利坎特</b></p><p class="ql-block">阿利坎特(Alicante)拥有非常古老丰富的历史,其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它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阳光海岸(Costa Blanca),是一个集海滩、文化、历史和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山顶上的圣芭芭拉城堡是我们今天要去拜访的第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去圣芭芭城堡有几种方式:体力好的可以徒步登山;想省力的可以搭乘山体电梯;还可以自驾或乘出租车。我们选择乘电梯上山。</p><p class="ql-block">从邮轮码头沿着海滨大道步行约20分钟后,我们上到天桥,然后进入隧道,电梯在隧道尽头</p> <p class="ql-block">海滨大道边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从天桥上看海滩</p> <p class="ql-block">隧道</p> <p class="ql-block">出了电梯后再走了一段隧道就来到城堡</p> <p class="ql-block">圣芭芭拉城堡是该城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地标之一,位于市中心的贝纳卡蒂尔山上,海拔约166米。山体面向地中海,形似“摩尔人之面”。</p><p class="ql-block">这座城堡始建于9世纪,摩尔人建造这座要塞作为防御工事。1248年,阿方索十世从摩尔人手中夺取它,命名为“圣芭芭拉”,因为当天是圣芭芭拉日</p> <p class="ql-block">圣芭芭拉是一位早期基督教殉道圣人,在天主教、东正教和其他基督教都受到崇拜。据传说,她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异教徒家庭,后来在家中秘密改信基督教。她的父亲为了防止她与外界接触,把她关在传说中的“三窗塔”,而后又将她交给当局。圣芭芭拉在严刑逼迫下,仍坚持信仰,最终,她的父亲亲手将她斩首,但在他杀女之刻遭天雷击毙。此后圣芭芭拉成为那些接触火药、雷电、炮火的人群的守护圣人</p> <p class="ql-block">城堡上保留了摩尔人的建筑基础,有主塔、瞭望台、古老水井、弓箭孔等</p> <p class="ql-block">城堡上是俯瞰老城区、地中海和邮轮港的最佳位置之一</p> <p class="ql-block">城堡山脚下的圣玛利亚大教堂是14-16世纪建于原清真寺旧址上的</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阿利坎特的“西班牙滨海步行长廊”是该城的标志性景点之一。长廊的地面由750万块红色、奶油色和黑色的马赛克瓷砖铺成,形成波浪形图案,这个设计灵感来源于大海的波浪,走在上面仿佛置身于流动的海面,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和步行的乐趣。</p><p class="ql-block">长廊的两侧种植着四排高大的棕榈树,它们树影婆娑,既为步行者提供了阴凉,也增添了浓郁的热带风情</p> <p class="ql-block">长廊旁有许多露天咖啡馆、餐馆和纪念品摊位等。人们在这里悠闲地聊天、喝咖啡、欣赏街头艺人的表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位于长廊南端的这座雕塑名为“拉斯·霍吉亚斯的天使”。它描绘的是一位守护天使,他高举右手,象征护佑。天使旁边是身着华丽传统服饰的小女孩,代表阿利坎特著名节日中的“火之美女”,她是阿利坎特“圣胡安之火节”的象征性人物。圣胡安之火节是西班牙阿利坎特市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6月20日至24日之间举行,庆祝夏至的到来。</p><p class="ql-block">圣胡安节起源于古老的庆祝夏至的传统,人们相信夏至之夜的火焰可以驱除邪恶和不幸。随着基督教的影响,这个节日也与6月24日圣胡安日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p> <p class="ql-block">港口区的这座著名雕塑,名为 “带着冲浪板翅膀归来的伊卡洛斯”,由波兰裔法国雕塑家艺术家伊戈尔·米托拉伊创作。它是古典与现代结合,融合希腊神话元素,尤其是伊卡洛斯(Icarus)的主题。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因飞得太高而坠落的悲剧人物,此雕塑表达的是一种重生或回归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阿利坎特城是一座融合了地中海风情与历史底蕴的城市。登上圣芭芭拉城堡俯瞰碧蓝港湾,让我们心旷神怡;徜徉在西班牙滨海大道,海风轻拂,仿佛时光慢了下来。阿利坎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印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西班牙瓦伦西亚</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瓦伦西亚(Valencia)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是一个融合了历史底蕴与时代创意的迷人城市。它既有古罗马和穆斯林留下的遗迹,也有科幻感十足的现代建筑,是完美的旅游胜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时期,瓦伦西亚由厚厚的城墙围绕,共有12座城门。1865年城市扩张时,绝大多数城墙被拆除了,仅有两座城门因其军事与象征意义而保留下来。这是老城区北侧的塞拉诺斯城门,它建于1392年,除了是城市的主要进出门之外,还兼作防御塔与王室仪式入口</p> <p class="ql-block">塞拉诺斯城门的内面</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西侧的昆特斯城门,曾在拿破仑军队入侵时遭到炮击,塔上仍保留弹痕。西门比北门更坚固厚实</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有一座“迷你”小楼是游客必拍的奇景之一。它是欧洲最窄、世界第二窄的住宅楼,宽度仅为107厘米,门窗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传言过去这里住着一位裁缝,他是瓦伦西亚当地“工匠精神”的象征。这栋楼现已改为商用</p> <p class="ql-block">圣母广场是老城区最具历史文化意义的地标之一,是古罗马时期城镇论坛的遗址。广场正面是瓦伦西亚守护神“无依圣母”的殿堂,它是当地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无依圣母”的意思是“被遗弃者之母”,起源于15世纪,由一群修士发起的,对象是孤儿、病人和无家可归者。后来无依圣母成为瓦伦西亚地区的守护圣母。殿堂内饰华丽,保存着“无依圣母”的圣像</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图里亚喷泉,中央是一位呈斜倚坐姿的半裸男子,头戴麦穗冠冕,手持水罐,他是“图里亚河”的拟人化形象。环绕着中心人物的是八位女性雕像,代表图里亚河流域的八条主要灌溉水渠。她们手持各类容器,水从容器中流出。图里亚河是瓦伦西亚的生命之源,几世纪以来灌溉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图里亚喷泉雕塑表达对水资源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广场一侧是瓦伦西亚主教座堂的北侧立门。教堂建于1262年,历时数百年建成。相传里面的圣杯礼拜堂保存着耶稣最后晚餐所使用的“圣杯”,圣杯是由红色玛瑙制成,是教堂内最神秘与传奇的圣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瓦伦西亚主教座堂的正门位于它的南立面,朝向皇后广场。门廊呈曲线凹入状,雕刻细腻,有浓重的动态感</p> <p class="ql-block">游览瓦伦西亚的老城区后,我们来到位于市区南部的艺术科学城。它是这座城市最具未来感的地标,也是西班牙最引人注目的现代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艺术科学城是1996年开工,2009年整体开放。它的设计者是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和费利克斯•坎德拉。上个世纪末,瓦伦西亚希望摆脱“传统农业港口城市”形象,打造一个面向未来、充满科技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同时市政府决定利用废弃空间,1957年瓦伦西亚发生严重洪灾后,图里亚河被改道,留下一条宽广的干涸河床。现在这条干涸的河床已被转化为一条绿化长廊与文化轴线,艺术科学城就在这轴线的最东端</p> <p class="ql-block">强烈的未来主义建筑风格,白色结构、大量曲线与水面倒影交融。建筑之间由浅水池和反光池串连,夜间灯光尤为梦幻迷人</p> <p class="ql-block">艺术科学城的主要建筑是海洋馆、科学博物馆、天文馆、艺术宫、Agora大厦、阿古阿斯大道和阿索桥。</p><p class="ql-block">Agora大厦,独特高拱形结构,贝壳般的外形。内设展览厅、演讲厅、书店、咖啡馆和教育教室等</p> <p class="ql-block">科学博物馆像一副巨大的恐龙骨架或鲸鱼骨骼,有科学探索的结构之美。科学馆里的展览经常更新,主要分为几类主题:人体与生命科学、物理和力学、科技与创新、环境发展与能源等。馆内致力于通过互动让访客,特别是青少年,以动手做、亲身试的方式理解科学原理</p> <p class="ql-block">天文馆独特的外形酷似一只巨大的半球形眼球,在水中倒影时更像一只正在睁开的眼睛,因此也被称为“智慧之眼”,象征着知识、探索与观察宇宙。馆内有IMAX球幕影院、数学天文馆、激光与音效秀</p> <p class="ql-block">艺术宫形似一艘宇宙飞船或一只白色“鱼鳍”,它拥有4个剧场,最大主厅可容纳1500人以上。屋顶设有花园和观景平台,可俯瞰整个艺术科学城。艺术宫是一座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中心,主要涵盖歌剧演出、音乐会、舞蹈、话剧表演等。</p> <p class="ql-block">短暂的瓦伦西亚游览是一场古今交融、艺术和科技并存的精彩体验。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西班牙巴塞罗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一座穿越两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城,以高迪建筑、艺术氛围、海滨风光和多元文化闻名于世。这是我们第二次拜访它,打算首先再去看看巴塞罗那的地标圣家堂</span></p> <p class="ql-block">圣家堂是巴塞罗那最具标志性、世界最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一生中最重要的杰作。圣家堂于1882年开始建造,至今仍未完工。拖延这么多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迪的设计极为独特复杂,融合了自然、宗教象征、几何与创新结构,很多部分超前于其时代,建造难度极高。另外,圣家堂的资金来源完全依赖私人捐赠,从不接受国家拨款或教会资金,因此资金时常短缺,影响进度</p> <p class="ql-block">高迪将人生最后43年主要奉献给了圣家堂,尤其是最后15年几乎全心投入。遗憾的是1926年高迪因车祸去世,当时圣家堂的建造仅完成不到1/4,但他留下了详细模型与图纸供后人继续。</p><p class="ql-block">2017年去圣家堂时,听说该教堂计划在高迪逝世100周年的2026年完工。但因疫情等原因,目前估计将在2030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是高迪在巴塞罗那设计的极具艺术性和象征性的住宅建筑,是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外墙宛如起伏的石波,整栋建筑几乎没有一面完全平直的墙。高迪的设计模仿自然界中的波浪、洞穴、树根等形式,楼梯间像藤蔓,天井如深海,奇异通风塔宛如雕塑花园</p> <p class="ql-block">巴特罗之家是高迪的另一代表作,被誉为“建筑中的童话故事”。原为住宅,现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它的外立面设计跟龙和圣乔治的传说有关。传说曾经有一条恶龙威胁着一个王国,为了安抚恶龙,人们每天要献上一只牲畜,后来不得不用人来代替。国王的女儿也被抽签选中,就在她被送到龙前时,圣乔治骑着白马出现了,他用长矛刺穿了恶龙,救下了公主。</p><p class="ql-block">五彩斑斓的马赛克瓷砖象征龙的鳞片;波浪形阳台像龙的受害者的骷髅和骨头;屋顶弯曲如龙的脊背,顶部的十字架塔楼象征圣乔治的长矛刺入龙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桂尔宫是高迪的早期建筑作品之一,其设计融合了哥特风格与东方元素,外立面庄重对称,由玄武岩建成。</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参观的高迪的几部建筑作品都被世界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哥伦布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加泰罗尼亚广场是巴塞罗那的核心地标之一,是游客与当地人日常活动的交汇点,也是城市最重要的交通与商业枢纽之一。广场上点缀着许多现代主义与新古典风格的雕塑,周围有大型喷泉和绿地,鸽子众多,是游客拍照的热门地点</p> <p class="ql-block">巴盖利亚市场是巴塞罗那最著名、最热闹的食品市场,也是游客与本地人最爱的美食天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弗朗西斯科·皮奥·德·萨维尼亚诺-阿布鲁而建。他是18世纪西班牙的重要政治人物和加泰罗尼亚的皇家总督,对当地公共事务建设有重要贡献。这处纪念碑不像高迪作品那样知名,却是本地人熟悉的历史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W巴塞罗那酒店,也被当地人昵称为“帆船酒店”是一座标志性现代建筑,坐落在地中海之滨,宛如一面直立的玻璃风帆</p> <p class="ql-block">这次在巴塞罗那,我们仅初略地欣赏了高迪的几部作品,但已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建筑语言。他不讲对称,不求平直,反而用流动的线条和自然的形态打破了传统的秩序——仿佛建筑不再只是遮风避雨的容器,而是有生命的艺术体。屋顶能像海浪起伏,墙面如山岩堆砌,连一根柱子、一扇窗都带着幻想的笔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天横跨大西洋的旅程将至尾声,邮轮即将靠岸终点站 - 罗马。10个港口,一段旅程,我们收获的不止是照片与纪念品,更是满满的回忆和一种更开阔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