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女和莫愁湖

春风秋雨

<p class="ql-block">  这次来南京游览,莫愁湖也是我的选项之一,来莫愁湖并不仅仅是因为其美丽的风光,更在于民间和戏剧中关于莫愁女那凄婉动人的传说。虽然关于莫愁女的故事有多个版本,但是,南京莫愁女是流传最广、名气最大的一个,列各版本之首,况且,南京还有莫愁湖,这和莫愁女最后投湖而死正好吻合,所以,我更愿意认为莫愁女生活和香消玉殒的地方就在南京,换句话说就是更认可南京的莫愁女。</p> <p class="ql-block">  先说莫愁湖,它位于南京市的建邺区,东西南北为虎踞南路、莫愁湖西路、水西门大街、汉中门大街所围绕,2号地铁线有莫愁湖站。说是莫愁湖不如说莫愁湖公园更准确,在历史上这里就是湖面和周围建筑融为一体的江南古典名园,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在隋唐以前,长江沿南京城西侧流过,与秦淮河汇合于石头城下,后长江改道北移,留下多处沼泽、池塘与湖泊,莫愁湖就是其中之一,这里南唐时称横塘,因其依傍石头城,亦称石城湖。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卢妓莫愁家此,故名。”明初,莫愁湖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建设,沿湖畔筑楼台十余座,一时热闹非凡,享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等美誉。</p> <p class="ql-block">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曾对弈于胜棋楼,并将此处赐徐。明亡后,莫愁湖一度衰败、楼阁倾颓,厅榭坍塌。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江宁知府李尧栋自捐俸银复建郁金堂、苏合厢,辟建湖心亭。楼台间,湖沼畔,杂植花柳,斯湖复又盛隆,并以“莫愁烟雨”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郑板桥赞叹其景日:“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咸丰六年(1856),莫愁湖之建筑及花树皆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直隶总督曾国藩修复湖心亭、胜棋楼、郁金堂、赏荷亭、光华亭等,并广植花柳及莲荷、荷花,成为莫愁湖又一景观。</p> <p class="ql-block">  民国3年(1914),巡按韩国钧拨官钱修葺楼台,并于湖西南隅拓地筑亭,带以小池,编茅引泉,景观尤佳。民国17年(1928)12月14日,南京市政府公园管理处接管莫愁湖,并辟为公园,民国21年(1932)重修。在日军侵占南京期间,湖床淤塞,建筑破损,可供游览者仅郁金堂、胜棋楼一隅而已,面积不足0.6公顷,此败落景象直至南京解放之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一直到近年,政府多次进行投入资金进行修葺建设,以至于到现在这种美丽境况。可以说,莫愁湖经历了太多太多兴衰更替的历史烟云,饱尝了太多太多喜怒哀乐的酸辣苦甜,莫愁女的传说和莫愁湖的经历,让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动情,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莫愁湖公园面积53.33公顷,湖水面积为28.43公顷,占园区面积的大部分,园区内遍植花木,岸边皆垂柳、院内多海棠,绿化率达92.24%,在湖边赏景,在小径徜徉,满眼翠绿、空气清新,心情十分舒畅。</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再说莫愁,关于莫愁女的传说有多个版本,这里说的是南京莫愁女,相传南齐时,河南洛阳有个少女,名叫莫愁,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明的贫家女子。15岁那年,父亲病死,为葬父只好卖身。正巧,家住建康(今南京)石城湖边的卢员外在洛阳,见莫愁美丽就买为儿媳。莫愁葬父后,挥泪辞母南下,不久,北方边塞受到敌军侵犯,丈夫应征戍边,谁料一别十载杳无音讯。纯朴的莫愁把心思寄托在帮助邻里扶危济难的善行之中,深受邻里称颂。但遭卢员外反对,莫愁不堪诬陷凌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后人怀念莫愁,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和石城湖改称莫愁湖。这个莫愁我们不妨称之为南齐莫愁。</p> 还有一种版本故事也较为完整,说的是明代永乐年间,南京中山王府中来了一个烧火丫头。这女孩虽然娴静美丽,却总是愁眉紧锁、不见笑容。 中山王徐达的孙子徐澄觉得这个女孩很特别,为她取名莫愁,意思是让她不要这么忧愁。徐澄还请求祖母将莫愁赐给自己做伴读丫环。原来,莫愁出生在官宦之家, 父亲因为直言进谏得罪了皇上,受到严厉的处罚,她也被没籍为奴。几个月伴读下来,莫愁和徐澄产生了感情,两人深深相爱。徐澄希望自己能通过读书上进,将来到朝廷为官,好替莫愁一家平反昭雪,讨回公道。正当这一对年轻人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中时,徐澄的祖母却另有打算。虽然中山王徐达是开国元勋,但此时已荣光不足。她为了振兴门庭,强迫徐澄和当今丞相的女儿邱彩云成亲。邱彩云是心肠歹毒的女人,她得知徐澄与莫愁相爱,尤其得知莫愁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就借刀杀人,夺走了莫愁的双眼。莫愁双目失明,悲愤地投湖自杀。徐澄也 殉情而亡。莫愁自杀的那个湖,就被叫作莫愁湖。浙江的越剧、山东的吕剧、安徽的黄梅戏等,都有《莫愁女》的剧目。这个莫愁我们不妨称之为明代莫愁。 还有一个楚国莫愁,故事是这样的,莫愁女出生于公元前3世纪,是一个容貌美丽、热爱歌舞的女子。她在十六七岁时被楚顷襄王征召进宫,成为了一名歌舞姬女。在楚王宫中,她得到了屈原、宋玉等文学家的指导,歌舞技艺日益精进。她将古代的高雅歌曲与屈原、宋玉的骚、赋和楚辞乐声融合,创作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著名曲目。这些作品成为了千古绝唱,对后世的乐赋入歌传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莫愁女因未婚夫被放逐至三吴扬州而投汉江自尽。<br>  我们列出这三个莫愁故事,还有其他的版本,就不再说了,这三个版本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莫愁最后都是因殉情投水而去,可见莫愁女是一个重情的有气节的贞烈女子,正因为她为情而死的悲剧色彩,才在民间传说、戏剧剧目中,为人们所传称颂。 在莫愁湖公园游览到下午六点多,天气渐晚多云转阴,光线也不利于拍摄了,此时累的也够呛,于是出园,结束了斯日的宁城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