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院里的三棵树

高塬

<p class="ql-block">  今年因故推迟了回故乡居住的计划,使笔者的乡愁愈来愈浓,常常使人梦寐萦怀。</p><p class="ql-block"> 笔者的故乡位于邯郸市复兴区西端。近几年,在上级的鼎立支持下,全村干部群众经过三年多的荜路蓝缕艰苦奋战,无论春夏秋冬,宵衣旰食,永不停歇地进行建造、打造、修造、改造,终于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建设成了一个不改变地形地貌、不改变农作物种植、以观赏油菜花和向日葵花为主打金牌、并兼有冬季滑雪和当地各种美食的新兴生态观光旅游胜地。几年来,闻名邯郸,遐迩晋、冀、鲁、豫,引来全国各地游客,高峰时日,游人多达一两万。成为乡村游的佼者暨魁首。使笔者对家乡甚感骄傲。</p> <p class="ql-block">  5月7日,笔者与夫人回到了阔别一冬一春的老家。打开街门,走进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笔者亲手栽植的三棵树。这三棵树,两棵为枣树,位于堂屋的前面。西花池中的一棵枣树已有十五年树龄,年年为我家收获了不少脆甜的大枣,那种囗感常使自己回味无穷,甚感是枣界中的珍品。东花池的一棵枣树刚栽植三年,且栽时还不足一米,仅仅过了三个春秋,它居然长的超过房高,树头都高出了西花池中的壮年枣树。去年,刚刚进入结果期的这棵幼树,还为我家结了五六斤又甜又脆的大红枣,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另一棵树是石榴树,它栽植在东屋的前面。树龄也有十五年了,但石榴树丰欠年明显,丰年,满树挂果,全家人都吃不完,乐享石榴的饕餮盛宴。前年是欠年,满树仅结了十个石榴,眼看着树上的稀品,个个都馋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  在微风的吹拂下,三棵树轻轻摇曳,仿佛含笑点头、手舞足蹈、张开双臂欢迎主人的回家。看着满树榴红的石榴花,望着郁郁苍苍的青绿枣树,我与夫人的心情顿然开怀喜悦,欣慰无限。笔者赶忙对旱的冒烟的三棵树浇了一次透水,并将石榴树根部和主干上孳生的赘枝赘芽全部进行了剪除,促进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  听邻居们说:今年春天由于气温忽高忽低,乍暧乍寒,像过山车一样飘忽不定。再加上春季几乎没下过透雨,造成太久的春旱,导致开花较早的果树和农作物的生长、开花、坐果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开花较晚的石榴树和枣树则躲过了这些天灾,花儿开的普遍旺盛,长的都是叶绿枝肥。听了这则喜讯,使我和夫人都对自家的石榴树和枣树属晚花果树而避开了天灾而不胜欣忭。</p> <p class="ql-block">  本人喜欢枣花的淡雅与清香。虽然花骨朵如米,花儿似豆,在植物界的花中差不多是最小的花朵。但它那纤筱的花朵与淡黄色的花色相搭配,构成了一个个谦谦君子的正人形象,符合吾的品格追求和审美观念,所以常常望之,大有肃然起敬之感。</p> <p class="ql-block">  笔者驻足枣树下,仔细观察了今年枣花的绽放情势,发现花蕾(花骨朵)与盛开的枣花自下而上成串长满一条条枝桠,甚是繁旺。预示着今年枣树确是个丰年。满树的枣花散发着淡淡的馨香,飘荡在宅院与空中,引来无数个蜜蜂、蝴蝶及叫不上名字的飞虫。它们争先恐后地在一个个淡黄色的枣花上飞来飞去,吸吮着枣花上的甜饴。特别是社会分开极细、无监自勤的蜜蜂,更是成群结队在枣花中不停地采集花粉,为釆到蜂蜜中的极品枣蜜而忙碌。蜜蜂的勤奋、自律和自強精神是人类仿效的样板。</p> <p class="ql-block">  满树红艳艳的石榴花深深吸引了作者夫人的目光。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火红的石榴花若有所思。那一朵朵盛开的石榴花,有的像吊挂的红色小钟,有的像斜倚的红色小灯笼。花骨朵与石榴花同样的嫣红,同样的似火,充满了神圣与童趣,使其看的目不暇接、啧啧称赞。用手机从不同角度拍了许多石榴花的照片,发送给亲友共同欣赏。用定格的火红石榴花留下了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作者的庭院是一老宅。是父亲于1970年、1975年和1978年分三期盖起的一座四合院。那时因物资匮乏、资金短缺,不能盖全是砖的房舍,时为中共党员、生产队长且性格坚強的父亲,凭着会石匠的手艺,利用工余时间,硬是用一己之力,用铁锤、铁钻、铁钎打凿了许许多多用于盖房的石块,盖起了三面(后墙和左右山墙)为石、一面(前墙)为砖的这些浸满父亲血汗的三石一砖房舍。现在,村里人基本无人居住这种砖石合建的老宅了。笔者为了保留这座具有缅怀父母且具有纪念意义的老宅,对房屋原有面貌没有改动,只做了修葺和塗新,并栽植了三棵树,使院落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尤其是经过八、九两日雨水的洗濯,翠绿的枣树叶和石榴树叶在初夏阳光的照耀下,泛着亮亮的光泽,挂着还没有落地的雨滴,使我的小院充满了诗情画意,温馨且雅致,是一时尚的瑞宅。</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O日写于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