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之旅(二)太谷古城,太原晋祠

三碗不过岗

<p class="ql-block">  离开李家大院,我们驱车北上,直奔太谷。</p> <p class="ql-block">  傍晚安排好住宿,夜访太谷古城。</p> <p class="ql-block">  太谷古城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始建,明清时期因晋商崛起达到鼎盛,成为全国金融中心之一,有“中国华尔街”之称。</p> <p class="ql-block">  清代太谷商帮掌控全国票号业,著名票号“志成信”“大德玉”等总部均设于此,白银流通量一度超过省会太原,号称“金太谷”“旱码头”。</p> <p class="ql-block">  太谷鼓楼(大观楼)古城地标建筑,明代万历年间修建,高20米,曾是晋商票号交易、信息传递的中心。为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四面悬挂“观风”“听雨”等牌匾,登楼可俯瞰古城棋盘式街巷格局。</p> <p class="ql-block">  现东、西大街及南大街明清建筑保护相对完好,北街及太谷城墙毁于建国初期。青石板路两侧林立票号、镖局、药铺旧址,如“广升远”药店(龟龄集、定坤丹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太谷古城如同一本活着的晋商史书,漫步其间,既能触摸明清砖瓦的温度,也能感受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有人说以太谷古城的规模及影响力,远超平遥古城,如果没有当初的毁城……,如果……,哎!历史没有如果!</p> <p class="ql-block">  漫步古街小巷,居然遇到了母亲心心念念的小常谷源斋驴肉馆。母亲是小常村人,和父亲随军离开家乡近70年,嘴里总念道的就是这小常驴肉,家乡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点了一道驴肉面,配上儿时记忆中的腊八蒜,泡菜,算是替母亲还了一个思乡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次日早晨,在酒店的餐厅中,邂逅了一位穿军装的老者,作为军人的后代,父亲有一张同样的照片,所以备感亲切。攀谈中,得知老人曾为林彪四野46军的军人,从东北打到了长沙。而我父亲曾是彭德怀一野61军的军人,他们胸前点缀的军功章是那个时代的印记,共和国不应忘记!</p> <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再访古城。</p> <p class="ql-block">  品尝太谷最有名的美食,莫过于鑫柄记的太谷饼了。</p> <p class="ql-block">  位于古城的山西总商会,曾经代表太谷帮在晋商的份量,往昔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夜的辉煌后,是城的古朴,古城有些破旧和凄凉。</p> <p class="ql-block">  是的,如今的晋商没落了!如今的商界充满了尔虞我诈,现在的世界欺凌霸弱,正如中国面临美国特朗普的关税贸易战。</p> <p class="ql-block">  诚信的人仍然诚信,守着商道最后的遵严,正如眼前武家的小店,虽然客人不多,但童叟无欺。</p> <p class="ql-block">  无边寺,位于太谷城西南隅,俗称白塔寺、南寺。太谷有一句俗话,“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p> <p class="ql-block">  无边寺创建于西晋泰始八年(272),北宋治平年间易名普慈寺。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建后复名无边寺,因寺内白塔闻名,塔高43.6米,七层八角,塔身洁白如玉。</p> <p class="ql-block">  寺院座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寺宇前后三进院落,布局严谨而又显疏朗。中轴线上,山门与戏台连为一体。进入寺内,顿觉豁然开朗,只见殿宇雕梁画栋,院内树木成荫,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  站在塔下,仰望天空,塔身直插云天,树影婆娑。</p> <p class="ql-block">  檐角彩釉龙头,顶悬铁铃,叮当有声。</p> <p class="ql-block">  塔身侧望,拱券叠叠,亭阁飞檐,树荫掩映!</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无边寺不远,我们来到了孔祥熙的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完成于清咸丰年间,整座宅院东西共六条轴线,分为正院、书房院、厨房院、戏台院、墨庄院、西偏院和东、西花园等8个院落。</p> <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斗栱飞椽,雕梁画栋,堆金沥粉。各院之间用过厅相隔,中有垂花门、宝瓶门和八角或月洞门相通,是山西大院民居的典型遗存。</p> <p class="ql-block">  孔祥熙,祖籍山东曲阜,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孔子的第75世孙。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曾任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p> <p class="ql-block">  作为民国四大家族的孔家,其家俱的精美程度令人咋舌。</p> <p class="ql-block">  透过二楼的孔方兄式圆窗,阐释了其作为商人的贪婪。</p> <p class="ql-block">  虽然孔二小姐的闺房如多数士绅对女眷的管理一样严格,但并不妨碍她在民国时期的跋扈。</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太谷,驱车南席村。</p> <p class="ql-block">  经村民介绍,来到了武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祖宅破败,基本无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  古宅门楣,无声诉说着往日的辉煌。“鸢飞鱼跃”,百年前,祖先冥冥之中似乎告戒武氏子孙不要久居一隅,要如鹰击长空,鱼跃龙门。现实中我们这一支武氏家族多数已跃龙门,生活在北京,沈阳,西安,琛圳等各大城市,有的甚至漂洋过海,鹰翔在美利坚。</p> <p class="ql-block">  离开南席,继续北上,今天的下一站是太原晋祠。</p> <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p> <p class="ql-block">  也许因为假期,今天的晋祠熙熙攘攘,人潮如涌!</p> <p class="ql-block">  随着人流,进入唐苑,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巨石堆砌高台上修筑的高耸阁楼:凌云阁,为唐太宗表彰功臣所建。暗三层朝不同方向分别题“观汾”“眺岳”“望翠”“凌云”,呼应周边景观(汾河、山岳、树林等)。</p> <p class="ql-block">  穿过凌云阁下暗道,是一面巨型影壁,分别为天官赐福,禄星,南极仙翁。祝大家福禄寿三星高照。</p> <p class="ql-block">  影壁背图是八仙过海,不对,似乎还多了个仙翁,即可使梓梓学子高中的文曲魁星。影壁设计者的初意似乎美好,只是不知各位仙翁仙姑们是否合意?如果闹出关公战秦琼的世纪笑话,贻笑大方的就是山西文旅了。</p> <p class="ql-block"> 转过影壁,迎面而来的是高大的龙兴晋阳青铜群雕,彰显着太宗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敬德,魏征,李勣,马周等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李渊反隋前,隋炀帝杨广曾派官员到晋祠,以祈雨为名打算诱杀李渊,结果反被李氏所杀。随后,李渊父子在晋祠誓师,起兵晋阳,最终龙兴天下,建立大唐王朝。</p> <p class="ql-block">  唐开元二十三年,初到晋祠的李白看着郁郁葱葱的悬瓮山,晶润透彻的晋泉水,顿感神清气爽,诗兴大发,吟出“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的名句。</p> <p class="ql-block">  现晋祠公园分为免费休闲区及收费的博物馆区,所谓的晋祠三绝:周柏,宋代彩塑,难老泉。三宝:圣母殿,鱼梁飞沼,献殿及三匾:难老匾,水镜台匾,对越匾均在晋祠的核心区,因时间关系,不得不做退票处理,以待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  免费区包括九龙湖,南湖,东园,唐园等。</p> <p class="ql-block">  公园初夏的林间草地,宛如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曲形长廊,是市民免费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东园最初为清朝官员杨二酉的私家园林,杨二酉是太原晋祠人,曾任台湾巡察御史兼学政。园内湖光山色,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园内布局遵循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包含映月楼、菊馆、玉烟书屋等十余座建筑,拱桥、莲池、廊亭、水榭等景观错落有致,形成“动静皆宜”的雅致空间。</p> <p class="ql-block">  也许因天色渐晚,黑云压城,风雨欲来,我们不得不加快了离去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再见,晋祠!再会,晋祠!晋祠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也是我最重要的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