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转折:在遵义会议会址触摸历史脉搏

蘭亭書法藝術創作中心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马成义</p><p class="ql-block">摄影:沈继刚</p> <p class="ql-block">  4月22日的晨光,为遵义会议会址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枯木参天,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者,默默伫立,诉说着往昔的峥嵘。重走长征路红色书画万里行团队怀着崇敬与期待,来到这片承载着中国革命重大转折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当日,参观的人群如潮水般涌来,长长的队伍缓缓前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庄重与渴望。随着脚步迈进会议旧址,时光仿佛在此刻凝固。当年的陈设依旧,那一张张陈旧的桌椅,一盏盏古朴的油灯,仿佛还留存着革命先辈们激烈讨论时的余温。每一件物品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程中一座巍峨的里程碑,是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彼时,中国工农红军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踏上长征之路。在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屡遭挫折,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而遵义会议的召开,犹如暗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道路。会议纠正了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了我们,他们眼中闪烁着对这段历史的自豪与热爱,艺术家们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向馆里捐赠了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对遵义会议精神、对长征精神的致敬与传承,它们将在这里留下独特的印记,为这片圣地增添一份文化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走进陈列馆,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泛黄的文献资料、生动的图片影像,将那段光辉历史更加全面、深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下顽强战斗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每一个展品都在诉说着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p> <p class="ql-block">  站在遵义会议会址,触摸着历史的痕迹,我们深刻认识到,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意义,不仅在于它纠正了当时的错误,更在于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让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成熟。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敢于反思、勇于变革,坚定信念、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遵义会议所蕴含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每一次对遵义会议历史的回顾,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次对长征精神的感悟,都是一次力量的凝聚。让我们铭记这段伟大的转折,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篇章。</p> <p class="ql-block">  最后,向遵义会议纪念馆李主任和工作人员致敬!向重走长征路全体队员致敬! </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0日晚于合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