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24华夏中部游(十)

老轅

<h1><b><font color="#ed2308">4月23号</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青州古城5A、李清照纪念祠、淄博烧烤、周村古商城5A</font></b></h1> <h1><p><font color="#167efb"><b>4月23号,齐鲁寻古韵,烟火品珍馐</b></font></p><font color="#167efb"><b><br>4月23日,我自寿光启程,驱车奔赴青州古城。这座承载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又不乏现代匠心雕琢的精致。城内,名人展览琳琅满目,其中李成作为钦州历史名人,其生平与成就在此娓娓道来,引人驻足。<br><br></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漫步偶园,</b></font><span style="font-size: 17px;"><font color="#167efb" style=""><b>园内</b></font></span><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牡丹虽已过盛花期,花朵大多凋零,却别有一种“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诗意。园内四块太湖石名曰“福禄寿喜”,寓意吉祥,仿佛在向游人诉说着美好的祝愿。欧阳修纪念馆古朴典雅,青州府贡院庄重肃穆,孔夫子雕像伫立其中,让人不禁遥想往昔学子们在此寒窗苦读、求取功名的场景。登上阜财门城楼,俯瞰青州古城全貌,壮观之景尽收眼底。城中街巷熙熙攘攘,各种小吃与特色商品令人目不暇接。造型精美的烧饼香气四溢,山楂制品品类繁多,密山刀更是别具一格,每一样都透着这座古城的独特韵味。</b></h1><h1><font color="#167efb"><b><br>走出青州古城,我来到李清照纪念祠。李清照,这位中国历史上才情卓绝的女作家,与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渊源,在此缅怀她的一生,感受她笔下的婉约与豪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br><br><br></b></font></h1> <h3><b><font color="#ed2308">青州为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曾见证了六座古城的兴衰,现在的青州古城是2011年修复的,包括三部分:东阳城的北关古街区,南阳城的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以及东关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区。大量的府衙建筑、传统民居、古典园林等遍布古城街巷,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特色和古老的青州民风民俗。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等众多古代名宦及文人墨客都曾居住过这里。<br></font></b><b><font color="#ed2308">青州古城(5A)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云门山南路与凤凰山东路 青州古城位于山东省,是一座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初次踏入青州古城,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古代的繁华盛景。古城保存完好的城墙、古建筑和街巷,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古城的街道两旁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以青砖灰瓦为主,风格古朴典雅,充满历史感。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气息。 青州古城的博物馆也是一大亮点。博物馆内珍藏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资料,通过参观这些展品,可以深入了解青州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馆内展示的古代书画和陶瓷,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古城内的饮食文化也令人印象深刻。青州的传统美食种类繁多,味道独特。无论是香气扑鼻的煎饼卷大葱,还是鲜美可口的鲁菜,都让人垂涎欲滴。在古城的街头巷尾,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地方小吃,令人回味无穷。 青州古城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它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无论是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还是喜欢美食的朋友,都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font></b></h3> 青州古城。 包浆的行道石。 青州牛肉汤。 青州阜成门是青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城门上的牌匾“阜成门”三个字遒劲有力,彰显着历史的厚重。站在城门下,仿佛能感受到往昔的繁华与喧嚣,这里曾是青州城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业中心,见证了无数商贾往来、百姓生活的场景。如今,阜成门已成为青州古城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让人在欣赏古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青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魅力。 城门里有个三雕文化展,即木雕、砖雕、石雕。 李成纪念馆位于潍坊市青州市王府街道三官庙西巷青州古城内,占地面积897.7平方米,2019年上半年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 [2] [5]。该馆以展示中国山水画鼻祖李成的艺术成就为核心,通过十个主题展厅系统呈现其生平事迹、山水画发展脉络及青州地区绘画艺术演变 [2]。 <h3><b><font color="#ed2308">在青州市区偶园街中段东侧,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的偶园,它原是清初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的私人花园,系清康熙初年所建,是中国幸存的为数不多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偶园的规模虽不大,但它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别有一番情趣,满园内亭阁棋布,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曲径通幽,竹柏森森,花木隐翳,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园林建筑艺术。园内四株明朝的桂花,已经四百余年,三株明代留下来的迎春花,虽“老态龙钟”,但每年隆冬都会绽开满枝黄花,迎接春天的到来。在偶园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偶园假山了,假山共有三峰,沿偶园东、南两墙环列,乍看并无奇特之处,细考究则颇有趣味,假山在结构上分坪、峰、涧、台四部分,每部分体现各自的主题,特色分明,使整个假山繁而不乱,静中有变,层次分明,境界高雅,于一园之内显出千里之势,据专家考证,青州偶园假山是中国唯一幸存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假山。</font></b></h3> 即将凋谢的牡丹花。 “福”石。 “康”石。 “宁”石。 “寿”石。 <h3><b><font color="#ed2308">青州府贡院是古代青州府科考选士的场所。明洪武九年以前为山东布政司衙门,前有仪门,中为正堂,东西有廊房,正堂后为川堂,西为庖舍,左右为书吏房。万历年间改为云门书院,清雍正四年改为青州府贡院。民国初年废除科举制度改为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原为青州市云门书院双语学校,现为青州科举博物馆。</font></b></h3> 青州的范公亭公园内,进范公亭公园,过永济桥,就到了青州李清照纪念祠。纪念祠内有一处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的四合小院,这就是1989年5月揭幕开馆的“李清照纪念馆”。院内主厅三间,坐北朝南,额曰“归来堂”。东、西、南三面为“人杰亭”、“金石斋”与“词廊”。另有花木点缀,使这座中华传统格局的民间建筑,显得格外清淡素雅,古色古香。 <h1><font color="#167efb"><b>带着对美食的期待,我抵达了心心念念的淄博。中午时分,我选择了一家网上推荐的烧烤店。许是时间尚早,店内只有我们一桌客人。半斤带皮五花肉、半斤猪肉,搭配上土豆、豆腐串成的烤串,再裹进自带的烙饼里,一口下去,肉香、饼香与调料香在口中交融,淄博烧烤的美味果然名不虚传,让人回味无穷。</b></font><br></h1> <h1><b><font color="#167efb">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周村古商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商城,承载着岁月的记忆。瑞蚨祥店内,那曾为中国第一面国旗提供布料的故事,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今日无税碑”静静伫立,见证着过往的商路繁华;乾隆御题的“天下第一村”牌匾高悬,尽显此地昔日的荣光。逛累了,坐下品尝一碗周村煮锅,虽谈不上惊艳绝伦,但也别有一番风味,为这一天的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font></b></h1> <h3><b><font color="#ed2308">周村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城镇,明清时期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商镇,号称“天下第一村”。周村古商业是在各种手工业、农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丝织业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乡村盛行栽桑养蚕,所产的蚕丝、绫、罗、缎、绸等都在周村集散,从而推动了其他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通过从康熙到道光近150年的发展,周村成为相当繁华的市镇。周村古商城坐落于周村城区西部,为古老的商业中心所在地,2001年被列为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周村古商城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周村古商业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古商业城南有山东讨袁护国军司令部旧址及魁星阁庙宇,北有明教寺、千佛阁、汇龙桥,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汇所在。古商业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是周村古老的一条商业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明崇祯九年,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它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口,北至朔易门,长约两华里,北极阁拦腰横跨中间,把大街分为南北两段,现状保留的基本为南段,全长400米。至清朝后期,章丘旧军孟氏“八大祥号”先后来这里营业经商,远近富商巨贾竞相云集,大街逐渐成为布行、杂货行聚集经营的商业贸易中心。清光绪三十年,周村辟为商埠后,商业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如青岛、济南,远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商号,都与这里发生了频繁的生意联系,大街商业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谚云:“大街不大,日进斗金”。</font></b></h3> “今日无税”碑立于大街的北首,这块六角形石碑见证了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的历史。现在这块碑已不是原来的那块。碑正面刻的是“今日无税”,其余几面刻的内容是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长山知县金铽来周村视察后亲自撰写的《周村义集记》。 “今日无税”碑。 <h3><b><font color="#ed2308">周村烧饼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一种传统小吃,因产于淄博周村区而得名,其源于汉代,成于晚清,是山东省名优特产之一。该小吃以山东省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拥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山东瓜拉叶子烧饼”。<br></font></b><b><font color="#ed2308">山东周村烧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制成后,薄如秋叶,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font></b></h3> 周村烧饼。 解放后,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周恩来总理指定瑞蚨祥提供的。 煮锅原是百姓的菜肴,一份也就在七八元左右,一般的食量,一份足够,饭量稍大一点的,不过再多添几个大丸子、几块酱豆腐而已。如此,以煮锅宴客,做东之人花钱不多,却又不失体面,被请之人酒足饭饱,大快朵颐。无怪乎周村煮锅店虽多,却家家座无虚席。 <h1><b><font color="#ed2308">4月24号</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趵突泉景区5A、黑虎泉、曲水亭街 、大明湖景区、</font></b></h1> <h1><p><font color="#167efb"><b>4月24号,泉城济南一日游:寻梦泉韵,邂逅古今</b></font></p><font color="#167efb"><b><br>2025年4月24日,我踏上了济南这片充满泉韵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期待已久的泉城之旅。首站便是闻名遐迩的趵突泉,记忆的时针拨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的到访已逐渐模糊,如今再次踏入这片天地,仿若重逢一位阔别已久的老友。<br><br>刚至趵突泉景区,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虽是平日,却已是游人如织,足见其作为知名打卡胜地的非凡魅力。若逢节假日,想必更是摩肩接踵。步入园内,趵突泉三股泉水喷涌而出,澄澈见底,水花翻涌间似灵动的精灵,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每一处景致都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卷。更惊喜的是,这里还坐落着李苦禅先生的纪念馆,静静伫立,见证着大师与这座城市的深厚渊源。<br><br>从趵突泉步行出发,我们来到了济南第二大泉——黑虎泉。听闻此处泉水储水量每小时达四百多公斤,水流潺潺,气势不凡。在黑虎泉边,特设的市民取水口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他们提着形态各异的容器,满怀期待地等候接取这天然纯净的泉水。望着他们满载而归的喜悦神情,不禁感慨济南人民是何等幸福,能日日与这甘冽清泉相伴。<br><br>临近黑虎泉的解放阁同样值得一游。这座建成于90年代的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为纪念济南解放而建。登上解放阁,极目远眺,泉城美景尽收眼底,历史的沧桑与现代的繁华在此刻交融。而黑虎泉旁,那免费开放的泉水游泳池,更是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对市民的贴心关怀,处处彰显着生活的惬意与美好。<br><br>行至曲水街,腹中早已饥肠辘辘。在街边的一家餐馆里,我们品尝了手把肉、干煸鱿鱼丝和济南和菜等特色美食。鲜嫩的手把肉,嚼劲十足;干煸鱿鱼丝香辣入味,令人回味无穷;济南和菜清爽可口,别具一番风味,每一道菜肴都让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曲水街所在的老城区,泉水潺潺流淌,岸边柳树依依,古朴的街巷与灵动的泉水相映成趣,既有江南水乡的婉约,又独具泉城特色,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br><br>最后,我们抵达了大明湖。如今的大明湖已成为开放式的市民公园,没有了围墙的阻隔,更显开放与包容。园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沿着湖边漫步,树荫婆娑,微风拂面,惬意悠然。湖中的超然阁格外引人注目,更为贴心的是,阁内设有免费电梯。乘坐电梯登上最高处,济南全景一览无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焕发着蓬勃的活力。<br><br>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泉城的大街小巷,为这一天的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济南,这座以泉闻名的城市,用它独特的魅力,将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给我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b></font></h1> <b><font color="#ed2308">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段,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景区 ,东与泉城广场连接,是以泉水为主题的特色园林,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位于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也曾多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有代表性的则是老舍笔下的《趵突泉》。而游客来此都是为了一睹趵突泉三股泉水喷发的壮丽景象。<br><br>  从南门或东门进趵突泉,早上游玩最佳,能避拥挤赏宁静美景。40 - 60分钟可游玩一圈,周边还有不少地方可以去,记得看地图哦。 园内还有国保万竹园。这园始建于元代,有江南与北方的建筑风格融合。它占地12000平,庭院楼阁众多。这里的石雕木雕超精彩,雀替木雕花木动物点缀,柱础也很有看头。来济南别错过,感受独特魅力。</font></b> <h3><b><font color="#ed2308">李苦禅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公园万竹园内,1986年6月正式开放,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馆舍由元代始建的万竹园改建而成,融合江南园林、北京王府与济南四合院风格,现存建筑以石雕、木雕、砖雕“三绝”著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设有18个展室及五桥四亭等景观。该馆长期陈列李苦禅书画遗作及生前收藏的文物400余件,涵盖《盛夏图》《松鹰图》等代表作,其中21平方米巨幅《盛夏图》为写意花鸟画罕见之作,并藏有其书信、照片及齐白石印章等文物 [6]。1986年建馆时,李苦禅亲属捐赠其毕生作品及收藏,后于2024年在济南市美术馆增设珍藏馆,形成与原馆互补的展陈体系。万竹园历经民国时期重建及多次修缮,2019年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同时保留明清古籍及仇志海黑陶艺术陈列 。</font></b></h3> 趵突泉。 <h3><b><font color="#ed2308">黑虎泉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它位于济南环城公园内,泉城广场东部,在绿树掩映之下,与广场东边的古城护城河相连,又与对面的解放阁相望。</font></b></h3><b><font color="#ed2308"><br>黑虎泉在济南泉水中很有气势,它是一处自然形成的洞,水深3米。夜色中远远听更像是虎吼,该泉也因此而得名。泉水涌入方形泉池内,池内的泉水清澈,青藻漂浮,之后再流入护城河,形成瀑布,故黑虎泉已成为了环城公园中的一大胜景。<br><br>来到黑虎泉,你会发现很多市民在此取水,可见水质之好,装备齐全的话,你也可以试试品尝这泉水。这里环城公园专为观赏泉水而设的亭台,游客在此可以看到泉水从洞中通过暗道从三个石雕头中喷射而出,可喷射达到一米多,在青石砌成的方池中激起层层的水花,动人心魄。</font></b> 取水的市民。 免费的泉水游泳场。 <h1><b><font color="#167efb">临近黑虎泉的解放阁同样值得一游。这座建成于90年代的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为纪念济南解放而建。登上解放阁,极目远眺,泉城美景尽收眼底,历史的沧桑与现代的繁华在此刻交融。而黑虎泉旁,那免费开放的泉水游泳池,更是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对市民的贴心关怀,处处彰显着生活的惬意与美好。</font></b></h1> <h3><b><font color="#ed2308">解放阁位于原济南旧城城墙东南角,黑虎泉东侧,隔护城河与黑虎泉相望。<br></font></b><b><font color="#ed2308">阁址为1948年济南战役,人民解放军攻克济南时(具体时间为1948年9月24日)的攻城突破口处。后旧城城墙因城市建设而拆除时,济南人民特意在这里的旧城址上,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解放阁,以纪念济南解放。1965年建成10米高的石砌台基,后因“文革”停建。1985年于台上建阁,1986年9月24日落成。</font></b></h3> 济南宽厚里位于泉城路核心地段,着力打造最济南、最文化、最生活的街巷,推行文态、行态、业态三态一体的理念。宽厚里为商业、旅游、文化一体化的情景式消费街区,汇聚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 行至曲水街,腹中早已饥肠辘辘。在街边的一家餐馆里,我们品尝了手把肉、干煸鱿鱼丝和济南和菜等特色美食。鲜嫩的手把肉,嚼劲十足;干煸鱿鱼丝香辣入味,令人回味无穷;济南和菜清爽可口,别具一番风味,每一道菜肴都让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h3><font color="#ed2308"><b>大明湖风景区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是集水域风光、园林景观、古建筑为一体的公园。大明湖就在公园中心,更可以说公园是依湖而建的。大明湖是一处天然湖泊,水源来源于城内诸多泉水,有“众泉汇流”之说,且它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b></font></h3><font color="#ed2308"><b><br>大明湖景区分为老景区和新景区,整个景区共有16景,漫步其中,就像是在水墨画中游赏一般。此外,整个景区还与环城河相连,形成了环湖休闲游览景观线。园内水陆美景连绵不断,也是当年名人雅士的聚集之地,如今在此还能参观到老舍纪念馆,有着辛弃疾生平事迹展的稼轩园。<br><br>大明湖景区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每个大门进去都有不同景致,其中,东门进入是老景区,这里主要可以看到的景色有“曾堤萦水”,曾堤是位于景区东面一条连接南北的长堤,也是大明湖南岸通往北渚亭的必经之路。堤上杨柳垂阴,堤两侧湖水波涛阵阵。曾堤旁一处超然楼,可以登高远眺整个大明湖的风光,这也是大明湖16景之一的“超然致远”。<br><br>沿着曾堤向南门方向步行进入新景区,这里有七座风格各异的桥,这里便是16景中的“七桥风月”。其中的鹊华桥是其中历史悠久,也是较为有名的一座桥。老舍纪念馆便坐落在该景点中。过了南门向西步行,便可至16景中的“稼轩悠韵”,它位于南门和西门之间,稼轩园原名稼轩祠,是为纪念爱国英雄辛弃疾而立。这里所到之处皆可感受到辛弃疾那爱国情怀、戎马生涯的画面与意境。</b></font> 大明湖。 <h3><b><font color="#ed2308">超然楼是大明湖景区超然致远景观的载体,楼始建于元代。《历城县志》记载,大明湖水面亭后,元代学士李泂建超然楼。明代诗人杨衍嗣作《超然楼》诗:“近水亭台草木欣,朱楼百尺回波濆。窗含东海蓬瀛雨,槛俯南山岱岱云。柳色荷香尊外度,菱歌渔唱座中闻。七桥烟月谁收却,散入明湖已十分。”</font></b></h3><b><font color="#ed2308"><br>超然楼现面积5673平方米,高51.7米,分七层,上面一层观光,下面几层以木雕、壁画、图片、文字等形式,体现济南泉文化、城市园林文化及老济南的民俗文化。</font></b> 湖中的超然阁格外引人注目,更为贴心的是,阁内设有免费电梯。乘坐电梯登上最高处,济南全景一览无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焕发着蓬勃的活力。 <h3><b><font color="#ed2308">大明湖景区有一处幽静古朴的小院,为老舍纪念馆,对济南人来说,老舍是不能忘记的,20世纪30年代,老舍应邀到齐鲁大学执教,在济南结婚成家生子,度过了四年美好时光,在此期间,老舍写下了许多描写济南湖山泉水、风土人情的传世佳作。 老舍写济南的散文美篇有二十余篇,其中《趵突泉的欣赏》《大明湖之春》文字质朴厚实,娓娓道来,可谓“淡语皆有味,浅言皆有致”,曾经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充满了诗情画意。 老舍在济南,收获了文学成就,收获了爱情结晶,收获了朋友,收获了太多的东西……老舍与夫人胡絜青一生都对济南这座城割舍不下,心存念想,老舍说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