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加队里的每周一山活动,七点半鼓楼集合,徒步伍公山,经白蛇飞渡最后到达九曜阁。近十公里的山路,我偷懒,走过白蛇飞渡桥就止步了,这一路的风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楼,杭州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浙江杭州吴山东面,古为滨海敌楼,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南朝,屡遭战火,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再次重建,十年动乱时遭到拆除,2002年复建完成,规制采用五开间,二重檐歇山顶风格,木斗拱装饰。屋面仿古结构,黑色亚光琉璃瓦,古门窗。城墙为复制原城墙,墙体为清水墙,重建后的鼓楼与吴山西面的城隍阁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伍公山门旁的金色墙壁前,我们的集体照。人中人与大豆豆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伍公山靠近鼓楼,是一个隐藏在闹市中的胜境。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能看到粉墙黛瓦的老民居、老戏台、古樟树以及许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4月20日,我们还到中岳庙欣赏了楸树开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伍公山是吴山风景区内的一座小山,昨天的一场雨令空气格外清新,被雨水浇灌了的树木,苍翠欲滴,一派生机勃勃,行走其间, <span style="font-size:18px;">身心舒畅,</span>大家聊着天,讲着身边人和身边事,抒发着每周一山带来的快乐,人与山是一段不老的情,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下伍公山,走到马路对面,有两块很醒目的太湖石立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走过太湖石,一座腾空而起的空中栈道,就是白蛇飞渡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蛇飞渡桥位于万松书院的下方,桥梁整体呈S型蜿蜒盘旋于半空,形似深褐色老树干般的藤蔓,全长约100-200米,也被称为“空中栈道”或“空中长廊”,据说,其造型灵感来自《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在桥上,人与桥构成了一副流动的画面,很美。远看,群山万壑,层林尽染;脚下是桥面上刻有的经典爱情诗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心里便飞出了“有缘千里来相会”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蛇传描写了白素贞与许仙曲折的爱情故事,故事包括蓬船借伞、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祭塔、遁身等情节,表达了人们对自由恋爱的赞美与向往,白蛇飞渡桥,如同龙蛇飞舞,那些穿越千年的情思,如同这桥一般,随时光蔓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桥下溪流婉转,清澈见底,弯弯的木桥凌架其上,鹊桥相会的场景在此定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曲水流觞说的就是这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曲水流觞是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喝酬的一种雅事。参与者围坐溪边,将盛酒的羽觞(两侧带耳的木制酒器)置入水流,停驻者需即兴赋诗,违者罚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的景观描述的是,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万松书院时,曾与书院学子相伴出游,见此处荗林修竹,清流激湍,亦学右军风骨,在此一觞一咏,畅叙幽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伍公山到白蛇飞渡,微微的出了一身细汗,在此处我与大部队分手,他们继续登山流汗,我跟着山友湖底渔周边游走,也解锁了一个个曲径通幽处的小秘密,只要走到户外,就能换个视角,领略世间之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