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五行升降中医理论篇

紫萱

<p class="ql-block">《金氏五行升降中医理论》</p><p class="ql-block">老子《道德经》曰“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释义为:宇宙间的万物在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然后经过演化、繁衍以后才变得错综复杂。中医也一样,中医就像五千年长成的一棵大树,学习中医不能从繁杂的枝叶上去学,这样永远也成不了体系,应该从大树的主干上去学,抓住中医的根本,头脑才能时刻保持清醒,从而才能分清疾病的“标”和“本”,才能真正的治疗疾病。</p><p class="ql-block">《内经》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释义为:天所覆盖的与地上承载的,所有的物件都齐全,而人是最宝贵的,人凭借天地之气而生,并按照四季的法则生长。人的生命是天地所生,而“气”就是连接天、地、人的通道,这里的“气”就是空气或气候。若人体疾病产生,说明人的生活规律违背了自然规律,不能和自然规律同频共振。</p><p class="ql-block">自然界中存在“气”的运行,“气”可分为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同样,人体的五脏六腑也存在“气”的运行,运行规律是“左升右降”。金氏五行升降中医理论就是左升右降,左肝右肺,心在上,肾在下,中间是脾胃,脾胃是中轴,脾气升则五脏之气皆能升,胃气降则五脏之气皆能降,五脏气机的升降构成一个循环无端的气机圈,也就是一个太极图。若人体五脏气机升降运行顺畅,人就没有疾病,反之,人体生病就是气机运行不畅,而“寒湿邪”就是阻碍气机运行不畅的根本阻力。总之,千病万病都可以归到五脏五行升降图里,“寒湿邪”是阻力,治病的根本就是祛寒湿、调升降。</p><p class="ql-block">在人体中,肚脐以上为阳,肚脐以下为阴,肚脐中间是脾胃,阳要降下来,阴要升上去,这就是人体五脏气机的左升右降、循环无端的气机圈。从金氏五行升降图里来看,肾脏为人体的根本,就像是大树的根部一样,肾脏就是气机上升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路。肾脏的运转就像是火烧水,肾阳是火,肾阴是水液和血液,肾气就是肾阳烧起来的蒸气,这个蒸气带着血液和水液向上推动五脏气机的上升,五行中水生木,即肾水生肝木,即肾气上升去推动肝气,同时肾气上升也去推动中间的脾气。若人体肾阳虚、肾水寒,则肾气就弱,那么肾气向上推动的动力就弱,即五脏气机上升的源动力就弱,那么上升和下降这一圈都不会顺畅。</p><p class="ql-block">千病万病都可以从五行升降图中找到答案,从五行升降图中看,若人体肾阳虚、肾水寒,则肾水生肝木的动力就弱,肾气推动脾气上升的动力就弱,那么就引起肝气上升的动力弱,又引起脾土寒湿板结硬,即脾阳虚。根据五行相生原理,肝气还要上升去生心火,但肝气还要穿过中间的脾土,但这时候脾土寒湿板结硬,肝气穿不过去,那么肝气就会郁结,肝脏里面的水液血液也会停滞,这时候叫“肝气郁结”,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心情烦闷、闷闷不乐,但时间一长,肝气血液水液就会郁结化火,这时候叫“郁而化火”,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脾气爆发、压制不住情绪,这就是肝火。若肝气还是不能破土而出去生火,那么郁而化火会更加严重,这时候肝火就开始煎煮自己的肝阴肝血,这样就耗干了肝阴肝血,肾是肝脏的母亲,这时候肾会用自己的精血去帮助肝脏,这样又耗干了肾精,这就是肝肾亏虚、肝肾同源,这就引起肝肾一系列疾病。</p><p class="ql-block">那么现在,肝阴肝血亏虚,肝阴不制肝阳,肝阳就上亢,引起眼睛等问题,肝阳也会化成风,就是由肝脏的郁而化火再变成郁而化风,这时候人就不只是脾气暴躁,而是肝风上扬导致的头晕目眩、头昏眼胀,脚底下还站不稳像踩棉花一样。与此同时,肝阴肝血受到肝火的煎煮会变得粘稠,肝主藏血,肝主调节血液,那么粘稠的血液循环上去就会引起血管淤堵,这就是由气病到血病引起的气滞血瘀,人体的血液是循环的,粘稠的血液淤堵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心脑血管淤堵、心梗脑梗、血压增高等,但活血化瘀的药还不能经常用,用多了会损气,因为这都只是症状,只是“标”,追根到底还是肾阳虚引起肝气不升,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产生的一系列疾病。</p><p class="ql-block">那么,现代儿童的近视率这么高,还是由于肝脏淤堵产生,《内经》曰“目受血而视”,就是眼睛得到了肝血的滋养才能看见,若肝脏淤堵,升上去的都是肝火,血液上不去眼睛就近视、模糊不清。除此之外,肝脏淤堵出的火还会下陷,这个火还会变成湿热,下陷到下焦,湿热就是炎症,那么下焦的所有器官都可能发炎,比如前列腺炎、妇科炎症、肾炎膀胱炎、肛门瘙痒红肿热痛。若肝火下陷到血室,血室就是肾脏,则又会导致血热妄行,比如月经过多、提前、崩漏等,或者会遗精早泄。若肝火长时间煎煮肾脏又会引起肾结石、膀胱结石等。与此同时,肝气升不上去下陷,水液也会跟着下陷,比如盆腔积液就是多余的水液没有代谢掉,这是肝气下陷引起的水液下陷,白带清稀过多也是盆腔积液排下来的,若白带黄稠臭就是里面还夹杂了淤堵出的肝火。若肝气升不上去,水液也有可能下陷到肠道引起腹泻,若夹杂着肝火就是便血脓血或痢疾。若肝气升不上去,水液也可能下陷到腿脚,腿脚水肿就是水液下陷,若静脉曲张就是血液也跟着下陷,若下肢出过敏性紫癜、红疹就是肝火下陷。肝火下陷还会引起脚面的红肿热痛,这就是痛风,肝火下陷到脚心就脚底板发热。</p><p class="ql-block">那么,左升还有脾气虚,若肾阳虚则引起脾阳虚,脾阳虚脾气虚就引起中气下陷,比如胃脱垂、子宫脱垂等器官的位置整体下移。若脾气升不上去则胃气就降不下来,脾胃为中轴,两者一升一降控制着五脏气机的升降。若胃气不降,则五脏气机的右降就不顺畅,胃不降则胃胀、反流反酸、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胃溃疡等一系列的胃病就会出现。胃不降也堵住了胆的下降,则胆又会发生病变,比如胆囊炎胆结石等。胃不降又引起肺气不降,肺由肺泡组成,肺不降则肺气淤堵,则出现胸闷气短、肺气肿、肺大泡等,若肺脏淤堵出火,肺火再煎煮肺脏的血液水液,又产生肺结节、肺炎等,肺结节若有气血的供养就会长大变成肺癌。肺脏淤堵那么肺脏的水液也会淤堵,那么就会出现痰饮、咳痰、咳喘,夹杂着肺火就是黄痰。肺气在痰饮中穿梭,就是哮喘。那么,胃气不降、肺气不降又堵住了心气不降,则又产生心脏的一系列疾病,比如心慌心悸,心火上逆又扰乱神志,则会失眠或得精神上的疾病、狂躁症等,这也是“肺心病”。</p><p class="ql-block">总之,所有的疾病都是由于五脏气机的升降出现了问题,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升降反作,追根到底还是由于肾阳虚,即五脏气机的源动力不足,则引起了一系列的疾病。但肾阳虚又不能单纯的去补,因为中焦不通,滋补的食物药物到了胃之后,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就难以运化吸收,那么这些补阳的药物又变成了火,这就是虚不受补。但很多人都是虚实夹杂证,这又怎么理解?虚症实证其实就是脏腑的淤堵程度,比如由肾阳虚引起肝脏的淤堵,这就是由虚到实,再由肝脏的淤堵发展到给上焦供血不足,则又是心脏气血亏虚,这又是由实到虚,最终回到肾脏又是肾阳虚,所以,虚虚实实追根到底还是肾阳虚。</p><p class="ql-block">那么,金氏五行升降原理明白了之后该怎么用药。首先,根据患者的主症定脏腑,再把脉看寸关尺哪一个脉是最凸的,比如心脏最凸,那就是心火降不下来,则胃堵住了降路,先在足三里上扎一针,用泄法51下,把脉看脉平了没有。配药祛心火用黄连等,降胃用半夏等,然后想胃不降是因为脾不升,再加干姜升脾,再想脾不升是由于肾阳虚,再加附子温肾阳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