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文含情,牵引你我思绪;赏读有意,共享岁月无痕!”</p><p class="ql-block"> 欢迎收听乾县二中美文赏读,今日推出马亚伟的《慢炖人生》【主播:马翠翠】</p> 欢迎点击收听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慢炖人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马亚伟</p><p class="ql-block"> 母亲很喜欢煲汤。我觉得她喜欢的不仅仅是美味的汤,煲汤的过程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p><p class="ql-block"> 一段悠长的时光里,母亲不紧不慢地收拾着食材,准备煲汤。她动作轻柔舒缓,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韵律,整个过程甚至有了音乐的美感。然后,母亲坐在炉火前,等一锅莲藕排骨汤沸腾起来,她再把火调小。接下来需要小火慢炖,不着急,慢慢等,等汤汁变得清亮,等醇厚的味道满溢出来⋯⋯</p> <p class="ql-block"> 汤煲好了,尝一口,味道真好,鲜香可口,余味无穷。关键是汤的余味,让你再三品咂,只觉得这味道如一首绕梁三日的曲子,可久久回味。母亲说,汤之所以美味,关键在于慢炖。小火慢炖,各种食材在水中由原来的毫不相干到被此试探,直至融为一体,熬成淡而有味的汤。这个缓慢的过程中,你要耐着性子,等待时光将其熬煮出最美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是的,时光的熬煮。不经历时光的熬煮,怎能品味到这难得的美味?我忽然想,其实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是这种境界吧。清欢,应该是清淡的欢愉,这不就是慢炖人生的境界吗?慢慢炖出人生真味,不焦躁,不迫切,冷静,沉着,耐心,安然地等待美好悄然降临。</p>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得慢炖的妙处。那时我们喜欢浓烈和张扬,喜欢速成和高效,喜欢立等可取和立竿见影,把“快”当成我们追求的目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不绚烂到极致不罢休。我们极力攀登华美的梯子,恨不得一步就到顶端。我们以为鲜衣怒马的生活才是梦想之境,所以忽略了一道汤的素简和质朴。 </p><p class="ql-block"> 日子就在这样匆促的节奏中流逝了。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我发现留下的那些脚印那么肤浅,轻飘飘的,仿佛风都能吹散。想想自己的经历,栽过跟头,坠入过人生最低谷,我急于从中摆脱出来,却总是困顿其中,觉得人生从此再也看不到希望的曙光,那时候我是绝望的,母亲却淡淡地对我说:“不要着急,慢慢等,就像煲一锅汤一样。越着急越不行,把心沉下来,小火慢炖,你尝到的滋味才会是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学会了用一勺耐心,两勺冷静,在时光的文火中,慢炖人生。我静静地等待着希望的降临,不再急躁莽撞,也不再遇到一点挫折就悲观绝望,我在生活的汤锅中放入三碗悲喜,四碗忧欢,慢炖出人生五味。 </p><p class="ql-block"> 我终于体会到慢炖的妙处。原来,慢炖也可以磨炼心智,在时光“嘀嘀嗒嗒”的流逝中,你那颗焦急的心慢慢收敛了张扬的刺,变得温润平和起来。你以等一朵花开的心境,等待炖出美味,一点也不着急,也不在乎所谓的效率,</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高效,不是短时间里获得什么,而是长久地拥有某种心性。岁月赐给你成熟和睿智,赐给你豁达和淡然,也赐给你温暖和幸福,这都是慢炖人生的收获。慢炖人生,还可以让你体会到简单朴素的妙处,修炼出一颗素心,学会珍惜人生的细节,一汤一饭之暖,一花一叶之美,都是慢炖出来的人生滋味。 </p><p class="ql-block"> 文火熬喜怒哀乐,慢炖品人生百味。人生有味是清欢,慢炖人生,品出的是清欢之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2年8月12日《精神文明报))</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马亚伟,河北保定人,是一位多产的期刊和副刊作者,已发表作品超过900万字,笔名包括王纯、文心、水云飞等。她是《思维与智慧》《文苑》《启迪与智慧》《特别关注》等杂志的签约作者,作品常见于《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大公报》等知名报刊,并出版了散文集《岁月积淀的味道》。</p> 主播简介 <p class="ql-block"> 马翠翠,中共党员,乾县二中一级生物教师。人生要走的路,没有一条是容易的路。我们只能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的样子,去过上最想要拥有的那一种生活。</p>